梅州:以人民为中心,全力解决民生问题
2018年11月15日,副省长黄宁生(站立左二)率省直有关单位负责人到梅州市福利院调研社会福利保障工作。(站立左一为梅州市民政局局长罗颖安,左三为梅州市市长张爱军、左四为梅江区区长钟秀堂)
去年5月17日,家住梅州市梅江区长沙镇大密村村民钟荣光的93岁母亲叶阿婆在夜里摔了一跤,入院治疗一个月后不幸离开了人世。叶阿婆的意外离世,让特困户钟叔陷入了悲伤和困境。让钟叔没有想到的是,就在母亲去世后不久,一份保险赔付的2万多元化解了他的窘境。钟叔享受的保险,是梅州市“银龄安康行动”老年人意外伤害综合保险,是梅州市委、市政府推出的公益惠民行动,对全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政府统一赠送办理的一份人身意外伤害综合保险。“感谢政府的关心关怀,让我减轻了大部分经济负担!”面对笔者钟叔连声道谢。钟叔是梅州市委市政府全力解决老百姓民生问题的一个缩影。
笔者从有关部门获悉,去年以来,梅州市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为工作目标和动力,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要求,狠抓落实,全力解决民生问题,全市民生工作整体顺利推进,社会救助、老龄工作、殡葬管理成效尤为突出,得到了上级充分肯定和广大老百姓的普遍赞誉。
社会救助亮点多
梅州市委市政府认为,社会救助是民生最重要工程之一,要统筹推进各项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考核监督机制,实现全面小康一个不能少、脱贫致富一个不能落。据了解,去年以来,梅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把社会救助工作列为重点工作狠抓落实,切实做好低保、特困供养、医疗救助、扶贫攻坚等底线民生保障工作,按时保质完成省市十件民生实事等重点工作。
一是对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实施政策兜底。梅州市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的工作要求,全力以赴抓好扶贫攻坚工作,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完全丧失和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依靠产业就业帮扶脱贫的相对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并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住院和门诊全面实施医疗救助,筑牢政策兜底网。
二是提高医疗救助水平和扩宽救助覆盖人群。近年来,梅州市不断扩宽医疗救助覆盖人群,在重点救助低保、特困供养人员的基础上,将救助对象扩大到低收入群体、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和因病致贫家庭重病患者,并逐年提高医疗救助比例和住院救助门诊救助标准,最大限度减轻困难群众医疗费用负担。2018年,该市对符合条件的医疗救助对象开展门诊救助和住院救助,救助对象的合规医疗费用经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报销后的自付部分医疗救助比例从去年70%以上提高到今年80%以上,特困供养人员给予100%救助。针对困难群众患重特大疾病政策外费用高、救助后实际医疗费用负担仍过重的问题,该市于去年11月份正式出台了“二次救助”具体规定,在年度最高救助限额内按照分类分梯度救助模式,逐年提高救助比例和年度救助最高限额。为完善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服务,该市委托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梅州市分公司,为困难群众提供民政医疗救助服务,救助对象不再需要先垫付医疗救助的资金,提高了救助率与准确率,确保做到“应救尽救”并足额到位,救助对象只要身份信息在系统里面,在梅州市内任何一家医院医治即可实现“一站式”结算。
三是提高敬老院规范化建设水平和集中供养率。去年以来,梅州市采取“三确保三加强”的积极措施,对全市敬老院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和规范化建设,提高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供养人员集中供养率等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该市各级共筹集资金3100多万元,对全市大部分敬老院进行扩改造建设,对存在问题进行大力整改完善。至目前,该市8个县(市、区)共105间敬老院,居住环境得到大幅改善,老人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笔者近日专程采访了颇具特色的梅江区城北敬老院和平远县八尺镇敬老院,规范一站贴心式管理令人叹服。今年71岁的吴海泉无子女,是特困人员,2015年冬入住在梅江区城北镇敬老院,他说敬老院有花有草,环境好,三餐有肉伙食好,院长关心爱护人,有专人护理,有意见可反映,有病痛及时医治,感到非常满意,该院院长林素兰2017年被广东省民政厅评为优秀养老院院长。目前服务13名特困人员的平远县八尺镇敬老院也发展得有声有色,院区花园式,在院老人住房实行单人单间管理,内有标准床铺、衣橱、桌凳,卫生间、风扇等设施设备,五保供应有力,供养标准明显提高,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今年来,该镇党委、政府投入48万元对敬老院进行全面提升,多方面提高了敬老院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为切实有效地提高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供养人员集中供养率,该市认真研究并印发了《梅州市民政局关于全面开展特困供养人员生活自理能力评估和安排失能、半失能人员入住服务机构工作的通知》,对全市特困供养人员进行全面摸底,对失能、半失能特困供养人员分期安排入住养老服务机构,至2018年底,全市生活不能自理特困集中供养率达到30%,对比上年增长17个百分点。
老龄工作接地气
据悉,梅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老龄事业发展,2014年,设立“客家寿星奖”,每年重阳节前为全市100周岁以上老年人每人每年发放1200元。同时,建立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补(津)贴制度,市、县财政共同出资为80周岁以上老人发放每人每年200元起的高龄补(津)贴。2017年起,市、县财政共同出资为全市所有户籍60周岁以上老人购买老年人意外伤害综合保险,在全省山区市中率先实现户籍60周岁以上老人政府统保全覆盖。在此基础上,建立百岁老年人发放长寿保健金制度,由各县(市、区)为年满10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发放每人每月200元起的长寿保健金,去年为全市户籍100周岁以上的439位老人发放“客家寿星奖”每人1200元,引导全社会传承敬老爱老传统美德,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同时,梅州市实施“银龄安康行动”。2017年,该市为所有户籍60周岁老人投保意外伤害综合保险,成为全省5个率先实现全覆盖的地市之一。去年该市采取多项措施,有效提高“银龄安康行动”影响力和工作成效。市县财政共同出资962.616万元为全市76.989万名60周岁以上老人购买老年人意外伤害综合保险,实现户籍60周岁以上老人政府统保全覆盖;修订完善“银龄安康行动”政策文件,确保未来五年全市户籍60周岁以上政府统保全覆盖。省民政厅简报、《中国老年报》和《南方日报》专题报道了该市“银龄安康行动”的做法。 在此基础上,梅州着力提高老年人意外伤害综合保险自付费覆盖率,即自费购买100元的意外伤害综合保险,受保者最高保障金额达2.5万元,叠加政府统保后最高保障金额达3.57万元。“每年不过100块钱,本来是抱着没事保平安心态买的保险,没想到前段时间摔倒伤了右手,一个电话过去,就有人上门来理赔。”84 岁的阿婆李婉珍家住梅江区金山街道东郊村,她口中的这份保险是老年人意外伤害综合保险。如今带动效应已经初显,李婉珍阿婆的儿子说,连同母亲、自己、妻子在内,家里已有三人被纳入 “银龄安康行动 ”中。除了政府统一购买外,他们三个都加保了100元。
殡葬管理获突破
殡葬管理工作是政府一项综合性工作,在建设美丽中国、加强农村振兴发展工作中,地位越来越重要。去年6月省民政厅卓志强厅长来梅州调研,明确要求梅州要下大力气补齐殡葬管理方面的短板,特别是省政府督办的蕉岭县殡仪馆火化车间建设任务和五华县部分地区殡葬管理滞后问题。在市、县两级党委、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市、县民政局等相关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殡葬管理难点问题取得突破性进展。一是蕉岭县殡仪馆火化车间建成并投入使用。2017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出《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督查立项通知书》,蕉岭县殡仪馆火化车间建设列入全省7个应建未建殡仪馆建设项目之一,要求在2018年底前必须建成。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纷纷呼吁要尽快建成蕉岭县殡仪馆火化车间。
近两年来,梅州市和蕉岭县两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采取系列工作措施,大力推动蕉岭县殡仪馆火化车间建设。2018年12月27日,第一具98岁男性遗体火化,标志着蕉岭县殡仪馆火化车间正式启用,结束了多年来蕉岭县遗体要送至平远县殡仪馆火化的历史,大大节省了群众治丧时间,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二是五华县采取强有力措施推动殡葬改革。去年以来,五华县采取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殡葬改革。该县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强化措施,依法依规,开展以违规土葬和违规建坟为重点的专项整治行动,扎实推进殡葬改革工作,违规建坟等薄弱环节得到有效整治,火化率达到100%。
与此同时,该市积极推进公益性骨灰存放设施建设,努力提升殡仪服务水平。其中,梅江区西阳镇的1座镇级、2座村级公益性公墓正在办理报批手续;五华县加快公益性骨灰楼建设,对每座超过200平方米的公益性骨灰楼给予20万元奖励补贴。梅州市殡仪馆、兴宁市殡仪馆,通过加强内部管理,加大设施、设备升级改造力度,努力打造专业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殡仪服务队伍,先后于2017年、2018年被省民政厅评为“广东省二级殡仪馆”。
展望未来,梅州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围绕“六项工作争先”“六个短板补齐”,走好走实绿色发展之路,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城市范例,实现梅州美丽与发展共赢,为全省奋力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贡献梅州智慧和力量。
(文/图赖强 何辉凡 余雄辉 陈冬雄)
新闻推荐
本报讯日前,副市长曾尚忠率团赴台湾开展经贸文化交流活动,拜会乡贤、联络乡谊、考察招商,学习台湾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精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