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馆藏古今 窥见四千年丰顺传奇 丰顺县博物馆现有藏品2904件,珍贵文物116件, 涵盖新石器时期至近现代文物
丰顺县博物馆所在地坚真纪念馆。
一级文物商代莲瓣口方格纹灰陶把壶。
一级文物清乾隆九年“丰顺县学记”石碑。
一级文物清右提督随征七营关防铜印。
学生在参观丰顺县博物馆展品。
一级文物清同治六年皇封“丁日昌之祖母为一品夫人”碑。
周末,位于丰顺县汤坑镇坚真公园坚真纪念大楼六楼的丰顺县博物馆内,不少市民带着孩子参观馆藏文物。“这个已经有三四千年的历史,你看它表面的纹路还是很清晰的。”一位家长向孩子介绍着玻璃展室内的夏商方格纹陶罐。孩子望着眼前的“宝物”,不停地提问。
梅州市国有博物馆(纪念馆)馆藏文物一级文物26件(套),分别藏于梅县区、兴宁市、丰顺县博物馆和叶剑英元帅纪念馆中,其中丰顺县博物博有4件,分别为清同治六年皇封“丁日昌之祖母为一品夫人”碑、清乾隆九年“丰顺县学记”石碑、商代莲瓣口方格纹灰陶把壶和清右提督随征七营关防铜印。
“我县博物馆珍贵文物的数量和种类在梅州市内属于比较多的。”丰顺县博物馆馆长欧进晴介绍,博物馆现有藏品2904件,从新石器时期至国民政府时期的文物都有。因为梅州唯一的少数民族村落畲族村在丰顺县,因此还藏有畲族民俗文物。
●南方日报记者张柳青通讯员胡金辉丰顺县博物馆供图
馆藏特色
种类丰富以陶瓷类文物居多
丰顺县博物馆常年展为“丰顺县历史人文展”,临时展厅正在展出“馆藏陶瓷精品展”及“畲族的传说”,供市民参观学习。珍贵文物被置于专门的保管室内保存。
近日,笔者在该博物馆馆长欧进晴一行的带领下,换上专用服饰,穿戴上鞋套、口罩走进保管室内。观察着陈列的陶瓷、铜器、铁器、碑刻等文物所留下的历史痕迹,仿佛从不同朝代穿越之感,让人不禁发出赞叹。
保管室中央,一件白色的小壶最为引人注目。此壶有明显“腰身”,壶口带有“嘴”,似莲花花瓣般“敞开”,方便水流出来,壶身有一把手。走近细看,壶上覆盖着细密而有规则的方格纹。除部分因风化导致壶身格纹退化外,整个壶保存完好,线条流畅美观,在灯光照耀下,好似美玉般晶莹剔透。
“看不出来吧,这可是近4000年以前的人们所用的物品。”看着笔者目不转睛和连连发出赞叹,欧进晴在一旁介绍说:“这就是我馆馆藏宝物之一,国家一级文物商代莲瓣口方格纹灰陶把壶。”他介绍,此壶虽为灰黄色泥质陶,但因工艺精湛,有晶莹剔透的视觉观感。“按照它的质地和做工大概可以判断它是商代一个富裕人家的物品。”
把壶口径13厘米、高18厘米,比一个手掌略长一些,是个精致的小壶。1982年,在汤坑附城乡堂屋山,准备建造侨思学校,工人们开挖土层,挖至距离地面1.5米处,出现了部分石刀(长20.5厘米、宽5厘米)以及多种纹饰的陶片。再往深处挖,一个完整的小壶出现在人们眼前。经史学家鉴定,此为夏商时期物品。
潮汕地区有悠久且广泛的制陶传统,因距离相近,丰顺县馆藏物品也以陶瓷文物居多。“我们在探寻和挖掘过程中,收藏了大量的陶器,这或许与潮汕地区制陶传统相关,带动了本地的制陶工业。”欧进晴从事文化、文物工作已有20余年,时常带领团队到乡镇收罗文物。
另一件国家一级宝物——清右提督随征七营关防铜印,同样值得细细品味。该铜印呈浅铜红色,印章底部有印文:右提督随征七营关防。印章有一把手,比人的拳头略高。笔者戴着手套的手拿起印章时,感觉略重。
欧进晴介绍,此铜印高7.5厘米、印柄呈圆锥形,印面长9.5厘米,宽6厘米,为清初饶镇总兵吴六奇右营参将王金所用之物。据了解,王金是丰顺县建桥镇人,少年聪慧,小小年纪不仅能吟诗作对,还会摆刀枪耍武术。24岁时,被吴六奇看中,成为他的标将。后屡次在战场上立功,连连晋升,成为吴六奇的左膀右臂。1669年,王金卒于任上,享年49岁。明朝大学士黄锦、巫三祝对他均高度评价。
欧进晴表示,丰顺县博物馆内文物多为民间收集而来,部分由他人捐赠。“这些文物都记录了丰顺县的历史进程,所以很多人也愿意交由更专业的部门保管。”
碑记历史
为研究丰顺古代史提供详实资料
丰顺县馆藏4件国家一级文物中,有两件属于石碑类文物。因物品较大,未与其他文物一起放置,特地存放于一楼的仓库里。
笔者看到“丰顺县学记”石碑,即被眼前高许多的石碑所震撼。此碑有2.05米长,0.91米宽,0.12米厚。石碑呈长方形,顶部为半椭圆,碑上刻字依旧清晰可见。
“皇帝龙飞十载,德化光昭,诞敷遐迩,加意泽官,振饬名教。”“学宫及城垣、祠坛、营讯、光口等项,以作新斯民。然此处万山,水道不通,运料艰难,匹夫稀少,论者及此。辄多色阻,乾隆八年腊月,葛令曙莅任,广诹逖览,大惧风俗不易,无以克尽厥职,乃早作夜思,立保约,明纪纲、宣德意,审教令,与民更始。”“学宫亦于甲子孟夏兴工,乙丑季秋落成。”……
石碑刻有近千字,为广东巡抚印务策楞所撰,描绘了丰顺学宫的建造历史。“它讲述了建丰顺学宫的原因,过程的艰难,以及当时的知县葛曙为建学宫的诸多不易,建成后对当地影响的一个过程。”丰顺县博物馆副馆长朱报钦介绍道。朱报钦已在博物馆工作近20年,他的父亲也曾是丰顺县博物馆的一员。
据石碑记载,丰顺学宫建于清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夏季,于第二年的秋季完工。丰顺县因位于山区,水道不通,石料难以运及,每当谈及建学宫、祠堂等建筑时,许多人都知难而退,所以迟迟没有学宫。葛曙上任后,他夜思日想如何完成这项工作,他亲自筹划、过问建造详情,并到周边地区购买材料。建成之后,丰顺也渐渐开始兴起文教之风,根据碑文记载,当时入学的童子有2000余人。
“此石碑是县文物普查队在丰良镇进行试点普查,在丰良初级中学内发现的。”朱报钦介绍,发现石碑时,它正被用作垫脚石,补平道路。“发现的时候,文物普查队的人既兴奋,也十分心痛,还好破坏得不严重,没有裂痕,碑上刻字也还很清楚。”
如今学宫已无处寻觅,唯有石碑记载了它存在的历史。
另一个国家一级文物清同治六年皇封“丁日昌之祖母为一品夫人”碑于1984年10月在汤西镇双鹿村发现,也是文物普查队走村入户时发现的,当时它的保存状态完好。
此碑刻于清朝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碑长2米,宽0.48米,厚0.13米。碑文有142字,记载了当时的江苏布政使丁日昌的祖母罗氏的德行,并赐予她一品夫人。
碑文完整地记载下这段历史:“鸿恩锡类,聿昭贻谷之休,令范宜家,益著含饴之媺。式逢庆典,爰沛殊施。尔罗氏乃花翎江苏布政使司布政使加三级,丁日昌之祖母,庆叶珩璜,训娴图史,心庄体顺,著壸范于中闺,善积庆余。表母仪于奕世,兹以尔孙克襄王事,赠尔为一品夫人,於戏,播兰陔之芳泽,宠被重闱,扬芝检之徽音,光流华胄。荣章洊逮,德范犹存。同治陆年肆月贰拾日。”
丁日昌是丰顺县人,是中国近代洋务运动的风云人物和中国近代四大藏书家之一。“这块石碑为我们研究丁日昌仕宦生涯,提供了可贵的实物资料。”朱报钦说。
源远流长
2900余件藏品彰显丰顺文化
丰顺于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建置,已有280岁。看似“年轻”,但源远流长。
1978年12月,丰顺县成立县博物馆,并组成了一支文物普查队,走村入户收集文物。特别是1982年夏,普查队在全县开展了历时一年半的文物普查工作,发现与征集了一批珍贵文物,梳理记录了丰顺县已有的悠久历史。
“丰顺县自然条件优越,地上地下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宝藏。从潘田、丰良、汤坑、东留等地古遗址的考古发现,远在4000年前的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今丰顺县境内生息。文物考古为丰顺县的历史发展提供了依据。”欧进晴说。
寻访这些遗迹,可以发现4000多年前,先民的足迹几乎遍及现丰顺县全境,他们留下了大量生活痕迹,燧石、石器、陶片、陶器等不同时期的文物都为后代了解历史特定时期的人和事提供了诸多实物依据。欧进晴表示,“它为研究丰顺县的历史文化和科学技术提供了有价值的实物资料,它能使今人和后人从中吸取文史知识”。
文物普查队将收集回来的文物保存至丰顺县博物馆。该馆现有藏品2904件,其中珍贵文物116件,包括一级文物4件,二级文物24件,三级文物88件。这些藏品既有新旧石器时期的文物,也有自夏商以来各时期的文物精品。藏品包括有陶瓷、铜器、铁器、钱币、竹木漆器、碑刻等各类别。
展馆内除了历史文化遗物外,还有畲族的民俗物品,此为丰顺县博物馆的一大特色。丰顺县内有梅州市唯一的少数民族村庄——凤坪畲族村。
走进丰顺县博物馆畲族民俗展馆,展览的图画阐述了畲族的神话故事,摆放的物品展现着畲族人们的日常生活。畲族古称“山客”、“章人”或“畲民”,广东省畲族约有3200多人,其中有三分之二以上居住在潮安、丰顺两县境内的凤凰山区。
目前,丰顺县文物普查队仍在不断走进山村,走进田野,走进树林,发掘当地的历史文物。与此同时,该县按照梅州市对可移动文物的保护相关文件要求进行保护和维护,并不定期开展主题日,展出博物馆内的“宝物”,让文物“活”起来,激活文物的生命力。欧进晴表示,“我们将利用主题展览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愿意主动走进博物馆,了解文物知识,传承客家文化,从而自觉参与到保护文物的队伍中来。”
不久后,丰顺县博物馆将迁新址,目前展馆在汤坑镇坚真公园坚真纪念大楼六楼,面积约700平方米。“因位于市中心,而且坚真公园是群众健身休闲场所,所以每个开馆日都有很多市民来参观。”欧进晴说。
一座博物馆就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和印记。“俱往矣!人去物留,事过迹存,掀开历史的惟幕,在这存留的实物和印迹中,有雪泥鸿爪可见,有蛛丝马迹可寻。”望着眼前的文物,欧进晴不禁发出感慨。
■博物馆记
丰顺县博物馆及丰顺境内古遗址情况
丰顺县博物馆成立于1978年12月,是一座国有综合性博物馆,隶属于丰顺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丰顺县博物馆设立后,文物工作者即展开了文物的普查与征集工作,特别是1982年夏,在全县开展了历时一年半的文物普查工作,发现与征集了一批珍贵文物,博物馆现有藏品2904件,其中一级文物4件,二级文物24件,三级文物88件。
这些藏品既有新旧石器时期的文物,也有自夏商以来各时期的文物精品。藏品包括有陶瓷、铜器、铁器、钱币、竹木漆器、碑刻等各类别,还有丰顺县少数民族——畲族等民俗文物。
2008年1月1日,丰顺县博物馆迁至汤坑镇坚真公园坚真纪念大楼六楼,面积约700平方米。博物馆处于县城汤坑镇的闹市中心,藏品丰富、环境优雅、配套设施齐备。丰顺县博物馆作为丰顺县集文物收藏与文物保护工作的职能部门,已成为建设丰顺县的一张亮丽名片。
丰顺县内遗址有拱厝盘、红土岭、田头岽、芋地岽、苏姑山、汤屋山、下寨坪岽等。在这里发现了石碎片和众多磨制石器,包括石刀、石斧、石戈、石环等。还有陶制器具,印花陶罐和大量印纹陶片30多种,如方格、绳、网、雷纹等。在汤西下寨坪岽还发现南北朝墓群。
南砾村石子溜北面的石马营,秦时曾在此屯兵守备,是南端重要关隘。隋唐两代,朝廷已封官派员,自治管理,开发八乡山铁矿、琉玻矿。直至宋、元、明、清,文化、经济逐渐繁荣,出现了彭城、留隍旧城址,围堡遗址、圩镇遗址,以及不同艺术形式的古建筑,如太平寺、蓝田书院、少师第、笃庆堂、建桥围、永庆楼、四角楼等。农业的兴盛促进陶瓷业的发展,出现多类型的窑址,如建安窑群、九河窑群、枚印、亦草、下南、铜盘等窑址。
历史上留下来的遗址、遗迹,类型繁多的建筑文物等给丰顺研究古代史提供了详实的实物资料。
新闻推荐
丰顺县优质高山茶成为生态富民产业绿色饲料园一角丰顺县新农村示范村——新楼村新貌梅汕高铁丰顺隧道全线贯通汤坑镇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