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群积极“动起来” 城乡环境“美起来” 梅县区快速落实“两美”行动,推动城乡环境提质升级,共建宜居宜业宜游美丽梅县

南方日报 2018-12-17 07:00

走马梅县区大街小巷,“清洁大军”身影随处可见。受访者供图

“领导干部、志愿者都带头行动起来了,我们更要跟上。说到底,最终受益的还是生活在这里的我们!”说话间,华侨城广场一侧水果店老板薛伯便拿起了“家伙”,参与到大扫除中。

近日,围绕梅州市委、市政府部署,梅县区全面启动“美丽梅州·美好家园”城乡环境大提升行动,印发行动方案的同时,区四套领导班子成员还带领区、镇、村三级全体干部职工,统一到所在网格责任区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动员全社会力量,号召全社会参与,全面吹响城乡环境大提升“集结号”,以实际行动共同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美丽梅县。

黄韬炜刘洪桥

快速落实分三阶段实施“843”行动

城乡环境作为文明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地区的“脸面”,是展示社会文明程度的“窗口”,是招商引资的“名片”,更是地区高质量发展的“软实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硬指标”。

近年来,梅县区紧紧围绕省、市工作大局,立足于粤北生态发展区域定位,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以及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复查等中心工作,深入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统筹做好污染综合防治、生活垃圾处理、规范农村建房、建设美丽庭院、重要节点美化绿化亮化等工作,扎实改善城乡环境基础设施,着力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和“宜居宜业宜游幸福新城”,为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发展奠定坚实的环境基础,有效促进了“美丽”与“发展”共赢。

但是,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是一项任务重、难度大的群众性工作,是一场具有长期性、反复性、复杂性的攻坚之战。尤其是一些镇村重建设、轻规划,重城镇、轻乡村,重投入、轻管理;一些镇村没有充分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导致环境卫生工作缺乏长效保障,“脏乱差”问题反复出现,城乡环境大提升的任务仍然艰巨。

为此,12月10日,梅县区召开“美丽梅州·美好家园”城乡环境大提升行动(简称“两美行动”)动员大会暨创文迎检工作推进会,围绕梅州市委市政府部署,印发了《梅县区“美丽梅州·美好家园”城乡环境大提升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动员全区广大党员干部动起来、干起来,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全力推动梅县区城乡面貌和人居环境提质升级,打好梅县“创文”冲刺攻坚战。

根据《方案》,梅县区将重点抓好“843行动”,分动员、实施、检查验收三个阶段推动城乡环境提质升级。具体来说,“8”是指八项整治,即整治综合环境、整治镇村环境、整治城乡接合部、整治背街小巷、整治农贸市场、整治水体环境、整治扬尘污染、整治城中村和老旧小区;“4”则代表城乡美化、夜景亮化、园林绿化、保洁净化“四化提升”;“3”则是说三个规范,即规范摊点经营、规范车辆停放、规范户外广告设置。

“我们将以非常之力、行非常之举、尽非常之责,以城乡环境大提升的"攻坚战"为突破,坚定不移打好生态文明建设"持久战"。”在会上,区委书记钟光灵说。

全域推进三级联动上街“大扫除”

12月11日下午,梅县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全体领导,以及身穿荧光马甲、红色马甲的环卫、园林、区团委志愿者和区城综局全体干部职工等数百人齐聚华侨城广场,右手握拳,神情庄严,坚定而又饱含激情地许下誓言,齐心奋战60天,共同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美丽梅县,坚决打赢城乡环境大提升攻坚战、创文迎检阵地战!

随后,在区四套领导班子成员的带领下,区、镇、村三级的全体干部职工马上动起来、干起来,前往所在网格责任区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

走马梅县区大街小巷,“清洁大军”身影随处可见。他们分工明确,干劲十足,有的手拿扫帚清理背街小巷的落叶、塑料袋、废纸屑等垃圾;有的在整理店铺门口、房前屋后的杂物;有的拿着锄头清理水沟。

“我们镇村干部和创文挂钩单位全员上阵,对沿途和主村道两旁的垃圾进行大清扫。”程江镇党委副书记钟增兴表示,希望通过这次活动,激发辖区群众热情,掀起全民参与的热潮。

没过多久,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所到之处都变得干净整洁,焕然一新。志愿者小陈告诉笔者,自己是土生土长的梅县人,知晓活动后,他便马上报名参加了,希望用实际行动为家乡尽一份力。“在清理过程中,不少居民、店主都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如果每个人都能"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我们家乡的"颜值"一定会一路飙升。”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2月1日,梅县区桃尧镇根据《关于全域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总体工作方案》以及上级有关文件要求,结合该镇实际,制定出台了《桃尧镇2018年度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考核验收办法》,启动了以“村村户户搞清洁、干干净净迎春节”为主题的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对圩镇整治、“三清三拆”、畜牧养殖场整治工作及考核标准作出了明确要求。

同时,该镇还拨出部分资金用于奖励各村(社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并制定了相应激励制度调动各村工作积极性。在发放基础奖励金的基础上,对16个村(社区)考核得分进行排名奖励,排名在后三名且得分低于60分(不含60分)的村子,由党政人大联席会对所在村(社区)支部书记进行约谈。

“通过一系列的措施,辖区内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正在有序开展,各村之间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下一步我们也将继续创新机制,推进“两美”行动,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桃尧镇党委书记温育泉说。

■观察

让“两美”事

在我心

近年来,梅县区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巩固国家卫生城市等中心工作,深入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统筹做好污染综合防治、建设美丽庭院等工作,扎实改善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取得了一定成效。在此基础上,全面启动“美丽梅州·美好家园”城乡环境大提升行动,引导群众共同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和“宜居宜业宜游幸福新城”。

笔者认为,开展“两美”行动,不该是剃头挑子“一头热”,这不是某个部门的工作任务,而是需要政府多部门协同、群众参与的系统工程。

从志愿者、市民参与“两美”行动取得的成效中不难看出,广大群众作为城市主人,对梅县区城乡环境提升展现出不俗的能力,以及极大可挖掘的潜力。市民们如何增强“主人翁”意识,发挥主观能动性参与行动也成为了问题的关键。

对于每个市民来说,以主动姿态参与“两美”行动中,则是对家园建设的最好回应。争做“两美”行动的志愿者,爱惜一草一木、一街一巷,带头从小事做起,从容易革除的毛病改起,为城乡环境提升贡献自己的力量;争做“两美”行动的宣传者,身体力行,以自己的文明行为影响带动他人,以自己的文明素养辐射感染他人,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

黄韬炜刘洪桥

新闻推荐

梅州农村金融改革的 “探路者”和“先行者” 梅县客家村镇银行致敬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流动银行”为村民提供家门口的服务。梅县客家村镇银行坚持“服务三农、服务小微、服务民生”的发展定位。2010年11月4...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