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六十载 “三甲”谱新篇 市第二中医医院医务人员忆往昔谈变化
●本报记者黄焱
日前,梅州市第二中医医院举办系列活动纪念建院60周年。站在新起点,市第二中医医院的医务人员忆往昔谈变化,回顾了医院从租用店铺作为诊室一步步成长为“三甲”中医医院的历程。
租用店铺建院
走进市第二中医医院,中医文化长廊、中医文化园等体现“中医特色”的元素随处可见。谁曾想到,这家医院曾经连门诊都是租用的。古献民是医院退休返聘专家,返聘回来后除了出门诊也负责院刊编辑工作。“一个老头、三个指头、一个枕头。”古献民回忆往昔,无奈地笑道。他告诉记者,1958年医院建院时,租用的是中华路42号店铺。直至1976年,才在梅松路“安家”。“1975年,省卫生厅和梅县卫生局拨款12万元,医院自筹1.5万元,买下了原梅县建筑工程公司的办公旧址,市第二中医医院这才有了院址。”古献民说,建院之初,该院医疗业务不分科,以门诊为主,病床只有20张。“如今变化是天翻地覆,环境设备、技术人才、学科建设都有了质的飞跃发展。”他感慨道。
该院副院长古宇环表示,这10年来,市第二中医医院办院规模不断扩大,医院占地面积增长了3倍,医院研究生以上学历人才从零增长到55人,副高以上职称人才增长了1倍。该院目前有省级中医名科1个、省级重点专科2个,省级名中医2人、市级名中医3人。
特色专科做强做优
1976年,新院址建成投入使用时,只设立了内科、骨伤科、痔外科及门诊部。在省中医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一院等省内多家三级医院的帮扶下,该院专科越分越细,特色专科越做越强,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大大提升。
作为该院最早设立的科室之一,如今的骨伤科已是省级中医名科和省级重点专科,成了该院“品牌科室”。该院副院长、骨伤科学科带头人丘元强是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岭南名医。他说,骨伤科如今“成长”为3个科室,分别为创伤骨科、脊柱科和关节科,病床总数达128张。“作为中医医院,我们突出中医特色的方法治疗骨科疾患,受到大家欢迎,仅创伤骨科年平均收治住院病人就有1200人次,年急诊、门诊病人4000人次。”
市第二中医医院是梅州首个设立中医肿瘤科的医院,该院的中医肿瘤科是2017年从内三科分出来的。中医肿瘤科负责人梁益辉告诉记者,他的团队都是“80后”,这个年轻的团队在医院的支持下发展得很快,现在,该科病床有40张,比当初内三科的30张病床还要多。“现在虽然越来越忙,但大家的干事热情都很高。”梁益辉说,在医院的支持和团队的努力下,他有信心将中医肿瘤科做强做优。
新闻推荐
近期,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进入关键节点,如何确保队伍心齐、气和、关系顺,成为县乡税务局(所)落实“三定”(定机构职能配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