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梅州公安积极探索建立起智慧新警务立体巡防体系 高效打击犯罪 全面服务群众
●本报记者钟梅滨
通 讯 员曾翔翔罗玮
改革开放40年来,梅州的社会治安巡防建设经历了从两条腿走路到机械化巡逻、再到融合了智慧新警务的现代化移动警务车巡防体系的发展,助力公安机关在实现打击犯罪高效化的同时,不断提升服务群众全面化的水平。
巡逻防控逐渐规范
1986年至1990年间,商品经济快速发展,人、财、物流动日益增大。为适应动态环境下社会治安管理的需要,公安机关的勤务方式、巡防制度逐渐建立。
“以往,梅州人口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户籍管控、计划生育等因素导致城市人口密度低,公安工作主要是打击现发案件,巡逻防控工作主要由各派出所完成。”市公安局巡警支队政委刘剑锋说,从1993年开始,全市各地逐渐开始组建巡(特)警大队,以两轮或三轮摩托车武装机动巡逻的勤务方式执行巡逻任务,解决一些突发、现发案(事)件。1995年8月,市公安局成立巡警支队,标志着巡逻防控进入了一个具有系统性、指导性的新时代,开始推行“定人员、定时间、定任务、定路线”的责任制,巡逻方式逐渐向规范化发展。
就在巡警制度萌芽生长的同期,派出所的职能也悄然改变。1994年底,梅县公安局提出了社区警务改革的总体构想,根据辖区地理环境、治安状况等分成数个警务区,并借助群防群治力量,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把警力进一步向社会广度、基层深度延伸。
打防结合成为常态
1996年12月,市公安局在城区正式开通110报警台。城区的巡防力量,正式纳入接处警队伍。
在随后几年,巡警部门逐步提出“有事找巡警,巡警为您服务”的口号,并探索设立集办公、交接班、接处警、服务群众等功能于一体的巡警责任岗亭,根据岗亭范围再划分巡逻责任区,最大限度将警力撒向街面,进一步提高巡逻效率。在开展巡逻的同时,还积极搜集犯罪线索,打击群众反映强烈的各类街面现发犯罪活动。
2004年11月,全市巡防力量进行了一次整合,设立江南、江北、治安巡逻等大队,提出“我们是这个城市最活跃的群体,通过巡逻将安全感传递给每一位市民”的理念。同一时期,特警支队也完成了组建。至此,梅州公安巡防工作逐步成熟,进入了一个稳定时期。全市巡警、特警与派出所、群防群治等治安群体相结合,大力加强打击和防控街面犯罪,特别针对“两抢一盗”案件进行防控。在公安机关的高压打击下,梅州街面“两抢一盗”势头得到控制。
立体管控平台建立
2016年10月以来,市公安局党委提出了社会治安“大巡控”工作理念,并将其纳入全市公安五项重点工作之一深入推进。同时,形成以梅州城区为中心、各县城区为支撑、覆盖全市的社会面巡逻防控网,全市社会面见警率明显提升、刑事治安警情同比明显下降。
“现在我们的移动警务车上,不仅集合了接处警、指挥调度、远程管控等功能,还可以现场为群众办理车管、出入境、户政在内的29项公安业务。”移动警务车民警丘文婷说。据了解,自今年2月移动警务车“一窗通办”工作运行以来,全市所有移动警务车全部实现“一窗通办”,共受理办理公安窗口业务24814件,调解纠纷1865起,救助群众2810人次,提供查询咨询服务6645人次。
梅州公安的大巡防工程,从此发展成为全方位、全时空的立体管控平台,集系统管理、指挥调度、智能分析、数据共享、综合应用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平安梅州”智慧新指挥平台。还有电瓶车巡逻、武装动中备勤、移动警务车三者相结合的点、线、面“显性用警”理念,在服务群众、打击犯罪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新闻推荐
梅州公安组团到汕头开展警务交流活动 携手共创社会 治理新格局
本报讯(记者钟梅滨通讯员梅公宣)日前,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成员、市委政法委书记、市公安局局长陈俊钦率队到汕头市开展警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