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31日首届客家文化创意产品博览会开幕 客家文博会催生梅州文创产业 文创产业

梅州日报 2018-11-30 10:22

▲2013客家文化创意产品博览会开幕式上,各具风情的客家服饰表演。▲金柚艺术作品展吸引众多市民观看。周末创意集市上的汉服饰品吸引年轻人关注。(林翔摄)▲顾客在彩书生活馆选购产品。▲彩书国学小瓶装矿泉水。

关键词:

旧闻今述

2013年12月31日,2013"客家文化创意产品博览会在梅城院士广场拉开帷幕。来自印尼、泰国、台湾等地及北京、广州、深圳等国内客属地区的130多家参展商设馆展出各式各样的文创产品,吸引了众多业内人士、市民前来参观、交流、选购。

这只是首届客家文博会的其中一项内容。在持续6天的文博会期间,包括展览、影视、研讨、比赛、演艺等五大板块20多项内容的“好戏”轮番上演,掀起了一阵文化艺术鉴赏、文化创意传播的热潮,不仅让文创企业的产品得以大力推广,而且让文化创意的意识和概念开始进入梅州市民的心中。在客家文博会的带动下,客家文化开始向有形化、产业化和市场化转变,文化创意与实体经济开始融合发展,梅州文化创意产业走上“快车道”。

无形资源实现有形化产业化

意识超前

梅州是客家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和重要集聚地,有着最具原生态、客味最浓的客家文化艺术,被誉为“世界客都”“文化之乡”。

“我们拥有丰富的客家文化资源,如何将这些无形的文化资源实现有形化、产业化,更好地将文化传播出去,成为人们看得见、摸得着、体验得到的产品,这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说起举办首届客家文博会的初衷,时任市文广新局局长、现任市文联主席陈锐锋满怀感慨。

2013年,“文化创意”仍是新鲜事物,梅州在此之前鲜有提及。为了将客家文化“有形化”,将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梅州市勇于创新,大胆创办“客家文博会”,致力打造客家文创第一平台,在国内客属地区中率先打起发展客家文创产业的旗号,引领和带动整个客家文化产业加快发展。

“客家文博会是国内唯一一个以文化为纽带而非以地域来冠名的博览会。”参加“创意客家”电视论坛上来自北京的权威专家这样点评。首届客家文博会立足梅州,放眼客家,邀请了海内外客属地区的130多家展商来参会。这样一来,梅州便在客属地区中抢占了发展客家文化创意产业的先机,体现出作为“世界客都”的话语权。

梅州通过创办客家文博会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颇具超前意识。在2013年底首届客家文博会成功举办后,2014年3月14日,《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提出将大力推进文化创意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创意和设计产品服务的生产、交易和成果转化。

创新方式

市场化运作破解诸多难题

筹备首届客家文博会时,市里未提出具体部署要求,财政方面亦无资金支持,但市文广新局觉得此举具有战略意义,因此全局上下统一认识,敢想敢试,提出“协会组织、市场运作、企业承办”的解决思路。

在市文广新局牵头发动下,梅州、北京、广州、深圳、河源、珠海、台湾等地10多个文化企业发起组织,100多家企业响应,于2013年10月成立梅州市客家文化创意产业协会。随后,引进北京梅州商会乡贤、深圳乡贤以及梅州本土乡贤一起组建梅州客家梦工厂文创投资有限公司,负责投资和承办客家文博会。

万事开头难。筹备期间,文广新局干部职工及梦工厂等人员日夜加班,好几位同志在开幕后都病倒了。其中,招商工作尤为艰难,因为第一次举办客家文博会,很多企业都不愿过来参展,怕“血本无归”。尤其是台湾企业,他们大多像“季鸟”般参加各种展会,客家文博会举办的时间恰逢全国各地展会高峰期,他们更倾向于参加熟悉的展会。

为了让企业打消顾虑,陈锐锋带领市文广新局干部和筹备组人员多次与他们联系,说服他们参展;同时,利用与市领导到东南亚考察的时机,向印尼等侨商推介客家文博会,最终成功引进台湾、印尼等展商参展。参加首届文博会后这些展商都取得了较好回报,此后台湾等展商成为客家文博会的“铁杆粉丝”,每届都参展,并一直获得良好效益。

链 接

成功举办五届,打造“客家文创第一平台”

首届客家文博会期间,不仅有客属地区的文创产品展,还有中国动漫最高奖──“金龙奖”作品展、动漫COSPLAY秀、客家服饰秀、非遗展演、交响音乐会等文化活动,还举行了以侨领熊德龙为原型创作的客家题材电视剧《亲亲中国爹娘》、《我是蒲公英》的开机仪式,同时还以电视论坛的形式请来自北京、台湾等地的文化产业权威专家来为客家文创产业出谋策划……“天天有亮点,晚晚有精彩”的呈现方式,让人感受“文化+”带来的魅力。

客家文博会自 2013年来已成功举办五届,第六届客家文化创意产品博览交易会将于今年12月7日至10日在世界客商中心举行。客家文博会的影响力正在不断扩大,品牌和效益逐年提升,打造“客家文创第一平台”。

燃情故事

发动老家邻居上阵

为文博会保洁出力

2013年底开幕的首届客家文博会期间正值冬天。每天一大早,梅县区南口镇益昌村的20多名村民就集合在一起,从13公里外的乡下一同乘车到梅城院士广场的客家文博会现场,帮忙打扫卫生。

一下车,他们就熟练地拿起扫把、垃圾斗,看到地上哪里有垃圾就赶紧扫干净,一干就是一整天。

“累了就看看旁边的展览,看看附近的表演,很有意思。”当时参与到保洁工作中的吴文妃说:“反正在家闲着也是闲着,打扫这事对于我们农村人来说算很轻松的活儿,而且每天都能看到精彩的展览和表演,大家都很开心。”

原来,他们是陈锐锋专门从老家请来的“编外”保洁人员。

首届客家文博会举办期间,广大市民和游客纷纷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这一盛事,梅城院士广场每天人潮涌动、熙熙攘攘,这也给展会的卫生保洁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如果请专门的保洁人员,费用太高。陈锐锋想到老家一些邻舍这个时候比较有空,就想动员他们帮忙,因此和母亲说了这事。陈锐锋的母亲吴文妃非常支持他,带动了老家的邻舍20多人前来帮忙,为客家文博会解决了卫生保洁的难题,她们自己也获得了乐趣,至今回想起来还津津乐道。

浪 花

玉庭楼创意集市

文创展示新平台

每个周六日下午3时至晚上8时,位于梅城江南梅江四路侧的玉庭楼都格外热闹,这里举办的创意集市吸引了不少文创手工艺人和前来“淘宝”的市民。

“我们希望把创意集市打造、搭建成集设计师联盟、文创产品线上交易平台、本土旅游新产品和新技术的收集展示、信息发布、成果转让、推广应用为一体的开放性平台。”玉庭楼周末创意集市项目负责人蔡俊彬介绍,今年10月中旬,创意集市正式“开市”,目前已成功举办7期,吸引众多文创达人前来展示和销售产品。

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每期设置的展位越来越多,产品越来越丰富,参与者越来越多。“第3期成功举办后,大埔一些鲤鱼灯、剪纸等手工艺者希望参与进来,在大埔承思堂客家书院院长吴彬的牵线搭桥下,第6期、第7期他们就参与到活动中来,他们的作品也受到很多市民的喜爱。不仅如此,市外一旅游度假区特色小镇项目的相关负责人也希望我们带着本土文创手工艺人和本土文创产品过去办展,我们现在还在策划中。”蔡俊彬欣喜地告诉记者,创意集市反响不错。下个月他们还将在梅城剑英公园举办大型创意集市等活动,让更多的市民可以参与其中,更好地认识客家传统文化。

据了解,创意集市的发展,不仅要将玉庭楼打造成艺术办公区、文化遗产会客厅,而且将帮助梅州手工艺人和当地乡村村民对接互联网和境外销售渠道,带动传统手工艺者助力乡村振兴,实现绿色发展。

还看今朝

梅州市文化类市场主体3539家,多门类并存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初具规模

“文化+”迸发活力助产业融合发展

客家文博会文化+经济、文化+动漫、文化+艺术、文化+论坛、文化+创意的产业融合,不仅让客家文博会“一炮而红”,而且借势借力促进了客家文化丰富资源的创新开发,文化创意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全面助推客家地区设计、动漫、服饰、演艺、影视、工艺品、书画艺术、创意孵化等客家文化创意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文化+”激发了梅州新兴产业和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

文创“新军”丰富文化产业结构

梅州的文化产业不仅包含出版、发行、报业、广电等传统产业,还涌现出文化创意这一“新军”。 目前,梅州市已初步形成新闻出版发行服务业、广播影视服务业、文化旅游业、文艺艺术服务业、文化休闲娱乐服务业、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业、文化产品生产业、艺术品经营业、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等多门类并存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同时,网络文化业、餐饮文化业等初步兴起,丰富了梅州市文化产业结构。

记者从市工商部门了解到,目前已在全市工商部门登记注册且经营范围为文化产业的各类市场主体共3539家,多门类并存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初具规模。

近年来,梅州市通过配套相关政策,全面推动文化产业发展。2013年以来,梅州市出台了《梅州市文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关于印发〈梅州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关于印发〈梅州市扶持民间工艺美术创业创新发展奖励办法(试行)〉的通知》《梅州市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梅州市中小微文化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从政策、资金层面为梅州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客家文博会则为梅州市文创企业提供了展示、交流的大平台。自2013年以来,梅州市已连续成功举行了五届客家文博会。据统计,第三届客家文博会展会现场成交额2900万元,第四届则增至4201万元,第五届达5541万元,呈稳步增长态势,有效促进了梅州文化产业发展。

文化引领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近年来,依托梅州市现有的文化资源,文化产业与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不断融合发展,目前,已形成“文化+旅游”“文化+互联网”“文化+创意”“文化+工艺”“文化+古民居”等,文创产品越来越丰富,一些企业注重打造文化IP,为文化创意产业链发展奠定基础。

隶属于广东起跑线文化股份有限公司的兔小贝早教动漫品牌旗下有三大产品线,一是针对0-6岁婴幼儿的早教动漫视频内容;二是以兔小贝动漫IP形象为载体衍生出的系列产品;三是兔小贝系列早教益智APP。目前,APP下载量达800万,月活跃用户量300万;兔小贝早教动漫视频内容在互联网各主流视频网站总播放量超250亿次;外部媒体月播放量超3亿次。电商方面也成绩不菲,其中今年“双11”期间天猫商城兔小贝玩具旗舰店销售额达138万元。

在培养推动重点企业发展的同时,梅州市还积极培育文化产业园区、文化产业孵化基地等,引领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做大做强。目前梅州市有经省文化厅命名的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广东麓湖山文化产业园区,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百侯名镇旅游区、曼佗山庄,还有正在创建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的大埔县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园。

大埔县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园现有16家企业进驻,园区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和文化产品创新,坚持走差异化发展之路,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增速明显。2017年,园区实现产值4.91亿元,占全县陶瓷工业产值的23.4%;销售收入4.46亿;税收2885万元。2018年前10月,实现产值4.31亿元;销售收入3.73亿元;税收2587万元。

延 伸

梅州创意金山文化园展示彩书独特魅力

文化生活化创意产业化

彩书国学水、彩书书包、彩书手机壳、彩书陶瓷、彩书足球、彩书金饰……走进位于梅城江北元城路的梅州创意金山文化园的彩书生活馆,琳琅满目的原创彩书文创产品令人眼前一亮。在彩书艺术家、创意金山“掌门人”何柏俊的介绍下,记者领略到创意彩书产品的独特魅力。

何柏俊20多年来一直在深圳从事文化创意产业。出于家乡情结,两年多前,在当地政府支持下,他把元城路废弃30年的染织厂进行改造,成立梅州创意金山文化园,并把在深圳打造的文化创意品牌、外观专利、艺术版权以及彩书IP 的合作企业落户梅州。他意识到,文创业态的发展不仅要有原创的独特性,而且要使产品接地气,只有做到“文化生活化”,才能实现“创意产业化”。

“文创产品和文化艺术是两个板块,艺术追求个性化和小众化,而文创需要大众化和量产化。我们的产品,既有文创金饰,也有最普通的、可以走入平常百姓家的矿泉水。”何柏俊拿起一瓶彩书国学水告诉记者,这个瓶身不但颜值高、内涵丰富,还有很强的实用功能,获得了国家外观专利,蕴藏其间的“福、竹、品”元素,被赋予“福从天降、节节高升、品品相连”的美好寓意。更有意义的是,每瓶水的瓶标都融入了彩书创意和“一句半国学”,大家喝水时可诵读《论语》《尚书》等国学名著里面的经典句子。

“我们每一批水的生产量起码10万瓶,每年生产12批以上,一年就有上百万瓶水。”在何柏俊看来,产业化发展和质量化生产销售,才能实现品牌价值的叠加和积累,文创事业才能实现良性发展。

策划和统筹:王伟金

文字采写:严海苑

陈忠汉、陈飞、吴景礼对本专题采写亦有贡献

责任编辑:严海苑

图片摄影:除署名外均由钟小丰摄

版式设计:黄艳校对:刘洁瑛

新闻推荐

梅州市召开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推进会,黄采艺陈俊光陈敏出席并讲话 力争在粤东西北率先建成国家森林城市

本报讯(首席记者张柯钟智跃)昨日上午,梅州市召开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推进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习...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