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雕匠人陈国新: 50载坎坷雕刻路 一刀一琢见匠心
陈国新正在绘制树皮瓷雕。汪思婷摄
坐在木藤椅子上挪动下身子,活动活动筋骨,扶了扶眼镜,一手拿起刻刀,一手旋转着瓷瓶,专注地雕刻,不多久,简朴的陶瓷经过打磨、赋形雕刻,便拥有了新的生命,成为艺术品……这是陈国新的日常,他是梅州市大埔县高陂镇的一名瓷雕师傅。
大埔县是著名的青花瓷之乡,其烧制和手绘技艺在全国是数一数二,但能在瓷器上进行雕刻的工匠屈指可数。“我非常喜欢瓷雕,就想一辈子做这个。”陈国新说,瓷雕是他一生所爱,人生中剩下的旅途也希望与瓷雕一起。目前,高陂瓷雕正在申报县级非遗项目。“接下来我会做好申报工作,将瓷雕这门手艺好好地传承下去。”陈国新说。
南方日报记者汪思婷
兴趣使然13岁自学成才一周时间雕出“孙悟空”
走进陈国新的工作室,仿佛误入了一个藏宝洞:柜子里、架子上、桌子旁、角落里都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瓷雕作品,整整齐齐满满当当。
“这些都是我亲手雕刻的,仅此一款,独一无二。”陈国新说,世界没有相同纹路的叶子,瓷雕作品也没法雕出两个一模一样的。正是因为这种独特性和纯手工技艺,燃起了陈国新对瓷雕浓烈的热爱。
“小时候我家附近就有一间瓷厂,别人家的小孩每天放学就回家,我却直接往瓷厂跑去,直到饭点才被母亲叫回家。”陈国新说起小时候的事不禁笑起来,他说,瓷厂就像一间玩具制造厂,造型各异的瓷雕作品是他儿时最喜欢的玩具。
陈国新出生于陶瓷气息浓厚的光德镇,因为从小就深受家乡陶瓷文化的熏陶,耳濡目染下对雕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逐渐与瓷雕结下了不解之缘。
陈国新13岁的时候,别的小孩还在田间地里玩耍,他已经能完整地做出瓷雕公仔。“我自己摸索了一个星期,雕出了一个15厘米高的"孙悟空",当下的感受别提多激动了,满屋子跑告诉大人。”陈国新提起这事,双手不停比划,难掩兴奋之意。据他讲述,当年他在瓷厂照着工人的手法雕刻,每个步骤铭记于心,自己照着小人书《西游记》里的孙悟空,根据形状、面部神态慢慢雕刻。正是“孙悟空”这个瓷雕作品,坚定了他从事瓷雕艺人的志向。
后来他将人生中第一个瓷雕作品“孙悟空”赠予了堂弟,“他要去外地读书,我就把作品作为礼物送给他留念。”陈国新说。
17岁那年,陈国新开始跟着师傅正式学习。随着雕艺的熟练,他对雕刻越发痴迷。
“瓷雕的制作有五大工序,96个步骤。”陈国新说,瓷雕制作过程十分繁琐讲究,选泥、拉胚、上色、定型、烧制是主要工序,还需掌握设计、模印、锒嵌和镂、堆、塑、雕刻等精湛的手艺活。
据介绍,陶瓷雕刻与陶瓷绘画不同,瓷画在瓷胎上作画,而瓷雕则是从泥皮开始。“首先要用笔把轮廓勾勒出来,再以刀代笔进行雕刻,所以每一刀下去,就如同射出去的箭,已经定型不能修改了。”陈国新说,瓷雕是手工活、精细活,耗时间、费精力,需要恒心和耐力,才能雕出精品。
生活所迫26岁异乡工作时隔一年回家做设计
虽然心之所向,但是瓷雕并没有成为陈国新最初的事业落脚点。
“当时家里上有老下有小,带着三个孩子,做瓷雕没法过日子。”陈国新摇摇头说,瓷雕是个投入大、产出周期长的工作,单单依靠它来维持生计十分艰难。由于生活所迫,26岁的陈国新前往潮州,在一间大工厂里做陶瓷设计。但一年后他又回来大埔,“还是想留在家乡,毕竟这里是青花瓷之乡。”陈国新说,当时回来从事的是陶瓷设计。
虽然还是在陶瓷厂上班,陈国新常常能接触到瓷器,但真正能动手雕刻陶瓷的次数却少之又少。然而就是少有的雕刻机会,让陈国新倍感珍惜和难忘。
“偶尔我也可以到瓷厂,摸摸刻刀,拿起来雕刻一番。”陈国新说,做设计对他来说只是工作,但做瓷雕是打心底里的热爱,每次手执刻刀触碰到瓷器的时候,陈国新整个人就十分兴奋,“停不下来,就想一直雕下去。”
“我喜欢瓷雕,还有一个原因是它们时不时给我带来了惊喜。”陈国新一边说着,一边从柜子里拿出一份报纸包裹的东西,只见他小心翼翼地拨开一层层报纸,一对颜色独特的人物瓷雕出现在眼前。“这是我学艺两年时,有一次仿宋朝青釉雕刻了一个官人,无意间烧出了非常罕见的釉色,让我十分惊讶和喜欢。”陈国新说,这对瓷雕他一直珍藏着,是他自己最满意的作品。
后来,陈国新辞去了陶瓷设计的工作。他开始尝试做木雕和石雕,这一尝试就是六年,但对于陈国新来说,无论是木雕还是石雕,都无法深入他的内心,因此也没有雕出喜欢的作品。
再燃梦想45岁重拾刻刀根植家乡雕自己所爱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当家中三个孩子成家立业后,45岁的陈国新终于安心地做回了“老本行”,再次拿起了刻刀,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瓷雕工作室。
“重操旧业并不容易,花了一年的时间,才做出满意的瓷雕,三年左右才稳定下来。”陈国新说,原材料泥土是一个瓷雕好坏的关键,他所采用的泥土是高陂镇山上特有的,虽然每个月只上山一次,但500斤的泥土需要两个人上山挑,一个人来回三趟,一个来回就要一个小时,瓷雕不仅是技术活,还是体力活。
除了选泥配料,上色颜料、烧制技巧等方面,陈国新都研发出了独特秘方。据他介绍,瓷雕因其瓷土塑型与拉胚不同,瓷塑胚体厚实,如不掌握瓷土特性,很难烧制出成品,而现在改良的瓷土是结合三种不同瓷土,以传统烧瓷秘方结合按比例调制出来的。“这样烧出来的瓷胚硬度强,胚体近似人体肤色,人物瓷雕就更加惟妙惟肖。”陈国新说。
今年3月份,陈国新大胆创新,精细打磨每道工序,比如在陶瓷花瓶外围裹上一层瓷雕树皮,如果不靠近仔细看,这些树皮就像真的一样,充分展现出化腐朽为神奇的雕刻功力。不仅如此,他还在树皮瓷雕瓶身的画面融入了客家元素,使作品散发出浓郁的客家味与乡土味。
陈国新认为,作品的灵感来源和整体设计是最难的步骤。“古人讲究胸有成竹。瓷雕也一样,动笔动刀之前,要先设计好雕刻线路图。”
因为专注和专业,不少收藏家常常前来他的工作室观赏,他的作品也从高陂镇走向潮州以及海南、北京、香港等地。但有些作品,即便对方出高价,陈国新也不卖,“我现在做瓷雕,不为谋生,只因喜欢。有意义的作品自己会珍藏起来,毕竟它们是独一无二的。”
如今53岁的陈国新,一直默默坚持自己的瓷雕路,以匠人精神,手执刻刀,创造出一件件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艺术品,身体力行地诠释着瓷雕师傅的匠心之美。
新闻推荐
南粤古驿道红色之旅潮梅穿越徒步活动本报讯(记者潘伟璘通讯员粤体宣)近日,位于广东潮州市饶平县和梅州市大埔县交界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