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建设 须防“新瓶装旧酒”
事件
近日,梅州市发展和改革局公布梅州市第一批市级特色小镇创建对象名单,并提出了一系列规划建设意见。其中一条便是要求按照小镇规划中明确的主导产业和建设计划,加强产业导入和培育,延伸产业链条,做精做强主导产业,努力将特色小镇发展成为区域创新高地,要严控房地产化倾向,住宅用地占特色小镇总体规划建设用地不得超过30%。
分析:与传统工业园区相比,特色小镇是一个融产业和生活为一体的综合区,具有明确的产业定位、文化内涵和旅游功能,是融合生产生活生态的“生命体”。近年来,特色小镇重建轻管、地产化等问题,屡屡被提及。这意味着特色小镇的建设与考核将更注重质量。
从全国情况来看,这几年特色小镇在发展过程中,因为概念不清、定位不准,出现了比拼数量、一拥而上、千镇一面等现象。梅州在建设特色小镇之时,需以此为鉴。
我们要看到的是,虽然有一些旅游、文化、体育等不同主题的小镇开始崛起,为县域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但是也有不少特色小镇在规划建设上,没有独到的创意,只是拿别人现成的模板照葫芦画瓢,失去了自己的特色。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原因是缺乏“产业血肉”。
对特色小镇来说,硬件的建设仅仅是开始,如何打造软件、吸引受众,才是真正挑战。不少特色小镇看起来外表光鲜,但实际上缺乏特色的产业支撑;或者即便有一些产业,也因为盲目引进、揠苗助长,并无深厚的产业基础。这就导致一些特色小镇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条件,造成资源浪费。
尤其值得警惕的是,特色小镇的房地产化苗头冒起。不少旅游小镇、健康养老小镇的建设,让一些房地产企业看到了开发机会,特色小镇建设很容易就成了房地产开发,失去了“特色”初衷。更严重的是,特色小镇失去了靠实体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机会,得不偿失。因此,梅州市发展和改革局提出的规划建设意见的重要一条,就是要严控房地产化倾向。
南方舆情建议,在建设特色小镇的过程中,要有足够的耐心与决心,切忌浮躁与功利。本质上,特色小镇是一种高品质的生产生活综合体,是一项需要长期建设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因产业制宜、因文化制宜的基本原则。
特色小镇是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重要结合点,也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只有遵循规律、规范发展,目光长远、脚踏实地,才能打造好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机制“新而活”的宜业宜居宜游的特色小镇,培育高质量发展的小镇经济。
南方日报记者黄思华
新闻推荐
扫一扫阅读更多《学习笃行》要继续推进作风建设,整治各种隐形变异“四风”问题,防范商品交换原则向党内渗透,规范政商交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