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青山相伴 以鸟兽为友 平远县野生动物保护者陈远忠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故事
12万亩的深山密林,他早已轻车熟路;24年的不渝坚守,他被誉为野生动物的“守护天使”,曾获得全国“斯巴鲁生态保护奖”。他便是现任广东平远龙文-黄田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林业工程师、平远县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办公室主任——陈远忠。日前,记者来到位于上举镇的保护区山沟,了解这名梅州生态文明建设践行者的故事。
●本报记者傅思林
进山调查危险与快乐同在
山地环境复杂,道路泥泞狭窄,又有藤蔓蒲苇阻碍。此时,48岁的陈远忠身着迷彩服,背着30斤重的双肩包,仅凭一根竹棍,在前方披荆斩棘,轻车熟路地穿越着。“我每月进山调查,常常独自走一整天,三餐就包里的干粮应付,早习惯了。”他笑着说。行至某处隐蔽的土堆旁,他驻足向记者介绍道,这是野猪刨食的痕迹,还有白鹇的足迹。
长年的野外作业,还让陈远忠学会闻声识鸟、妙口学鸣等绝活。丛林中,只见他张口起哨,惟妙惟肖学了数声鸟鸣,鸟儿们竟立即有所回应,欢叫更甚。陈远忠凭它们形貌和叫声悉数介绍道,这是画眉、紫啸鸫、栗耳凤鹛……他告诉记者:“我目前能准确辨识上百种鸟,模仿10余种鸟鸣,都是自己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琢磨积累的。”
采访中,陈远忠笑称自己的工作是“游山玩水”。但实际上,莫测的极端天气、凶猛的野生动物、狡猾的偷猎者等,都是他的危险来源。记者注意到陈远忠手背上有两点白斑,那是他去年不慎被蟒蛇咬伤的疤痕。
从“门外汉”到“救生员”
“我1994年毕业后便从事林业管护工作,但当时不懂动物,连死蛇都不敢碰,还曾经被鸟啄伤。后来经过学习,我才渐渐爱上这些美丽的生灵,并坚持至今。”原来,敢与毒蛇、野猪周旋的陈远忠也曾是个“门外汉”。2007年,龙文-黄田省级自然保护区成立,而立之年的他被派到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从零学起,这才同动物结了缘。
作为野生动物的“救生员”,陈远忠总是亲力亲为、尽职尽责。他说:“我周末不休息,群众报了警,哪里有野猪扰民、蟒蛇进屋等,不管多远都第一时间赶到。”今年9月,一条大蟒蛇误入农家干涸的蓄水池,陈远忠只身犯险,跳入一米多深的池中将其捕捉,并放归山林。11年间,陈远忠东奔西跑,救助了超过60只野生动物。
此外,陈远忠还通过摄影和记录,不断完善保护区的物种数据库,发现新纪录物种91种。在“广东省发现数量最多鸳鸯群”“广东蛇类新发现”等新闻报道的背后,都有他的身影。打开他的电脑硬盘,上千种动植物、数以万计的影像资料塞满了2T容量。
带动群众自觉投身“野保”
受陈远忠影响,当地居民与他缔结了深厚的感情,自觉投身到野保工作。行进中,陈远忠与记者偶遇一名农户。农户看见他,便亲切地迎上前说:“陈伯,前一阵家里进来只竹鼠,我安全放走了。”“真的吗!”陈远忠显得十分高兴。事后,他告诉记者,保护野生动物,个人的力量是极有限的,而群众的力量是强大的。
陈远忠向记者讲述了一段趣事。数天前,梅州某村飞来“天鹅”的消息在网上传开,他鉴定认为是豆雁,并立即前往观察记录。拍摄中,当地村民误以为陈远忠“图谋不轨”,竟自发上前制止,并“教育”其爱护动物,令他哭笑不得之余,备感欣慰。
“这些年,通过我们野保工作的不断推进,及媒体呼吁大家保护动物、知法懂法,人们的保护意识正逐年提高。”陈远忠高兴地说。今年10月,通过群众提供的讯息,陈远忠还在县城程旼公园救助并放归一条罕见的重达50斤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缅甸蟒。
肩负新使命坚守深山
穿梭于保护区大山,一路曲径通幽,遍处奇花异卉,琼林玉树秀美。密林之间,闻得百鸟自在啼,飞鸣深树间,欢颂着这片无数生灵繁衍生息的“乐土”。 在陈远忠等一批工作者的努力下,广东平远龙文-黄田省级自然保护区2000多种动植物保护良好,被誉为“物种宝库、粤东明珠”。
今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确定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梅州更被定位为生态功能区,走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新时代,陈远忠的生态保护工作也被赋予新使命,开启新征程。“我已年近五十了,有人问我将在这深山野墺待至何时。但我每每望见这美丽的大山,就相信自己会一直坚守下去。”陈远忠笑着说。
新闻推荐
花生地里来了解放军 平远县人武部帮扶东石村贫困户提高技术脱贫能力
正值丰收季,平远县东石镇东石村的村民们都在忙着收花生,争取早日卖个好价格。然而,贫困户李小红一家却望着两亩多花生地发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