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新会陈皮飘香,家家忙着晒柑皮 新会柑从此不再“皮贵肉贱”
果农把柑剥皮后,把柑肉专门打包运走处理
一片片白花花的柑皮蔚为壮观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彭纪宁 通讯员 谭耀广 肖浩
金秋时节,又到一年新会柑的收获季。10月下旬开始到12月,随着各镇村的柑果园进入收获阶段,在新会各地的田间地头、村边道路、晒场、球场、广场及房顶……到处都晒满了柑皮,犹如一片片白花花的花朵,蔚为壮观,又给新会添上了一景,吸引了不少摄影爱好者到来拍照。
近日,记者在江门市新会区的东甲、梅江、双水、三江等新会柑核心产地走访,看到村民们正忙着摘柑、剥皮、晒皮,到处都弥漫着浓浓的柑皮香气。以前剥完皮后柑肉随处丢弃,对环境和水源污染严重。但今年这一现象不再存在。记者从江门市新会区农林局了解到,新会陈皮产业在政府的支持下快速发展,行业内对柑果也加快开发利用,不断推出陈皮酵素、陈皮虫等新形态的产品,新会柑不再“皮贵肉贱”。
新会柑价格保持平稳态势
记者来到新会轻轨站旁的东甲村村民梁先生的柑园采访,六名妇女正在帮忙剥柑皮。梁先生介绍:“今年新会柑价格低的每公斤可卖到6元左右,高的可达到每公斤24元。自家果园今年产量约6000公斤,价格也基本与去年一样,每公斤24元。虽然有些区域柑的价格略有下降,但总体而言,新会柑今年价格与去年基本持平,没有大的变化。”
新会区农林局副局长潘华金表示,今年受风灾影响,新会柑明显减产,台风“山竹”造成的损失除了物料和设备的损毁外,就新会柑而言,小青柑的收购价不如去年。伴随小青柑茶产量的回落,前期摘果的不多,整个新会的柑园都留到大果才采摘;而今年恰好是新会柑的“大年”,丰产年的柑果时下已经膨大,所以受风摇落比较严重。今年新会区8.5万亩柑园受前段时间台风影响100%受灾,其中造成(挂果面积)6.5万亩经济损失明显,平均每亩落果约350公斤,全区共损失产量约2.1万吨,价值约1.26亿元。
“今年有些地方的价格有所回落是合理的,”潘华金表示,“比如说去年小青柑、柑茶增量比较大,今年趋于平稳,增量不大,这些因素都会使新会柑价格有所回落、趋于稳定。”
新生物科技让柑肉“变废为宝”
新会的传统观念是“皮贵肉贱”。每年陈皮柑收获季节,新会区会产生近8万吨新会柑肉,大部分柑肉会被丢弃,腐烂后对周边的空气和水造成了极大的污染。记者在东甲、梅江等主产地查看发现,与前些年柑肉被大量丢弃在路边、河道的情况不同,今年,在大多数的新会柑皮处理现场,都有专用的塑料筐收集柑肉,这些柑肉也都被专门的公司收走。
不过,也有柑农表示,由于去年政府出台了相关柑肉处理法规,对环境进行保护,发现丢弃柑肉者,罚款两万元以上。虽然有人收购柑肉,但是,数量还是有限。剩下来的柑肉,果农也只好自己付费叫环卫公司运走处理。新会柑种植户表示,对柑肉的开发利用希望能加快一些,能早日解决柑肉处理问题,也能给他们带来收益。
“近年来,新会陈皮产业在政府的支持下快速发展,新会柑也不单单只收陈皮,行业内对柑果也加快开发利用,不断推出陈皮酵素、陈皮虫等新形态的产品。在新的生物科技应用后,新会柑肉也可‘变废为宝’。”潘华金向记者介绍了果肉的处理问题。
这两年,新会的新宝堂、和越生物科技两家公司向果农收购柑肉,用于制作陈皮酵素产品、“陈皮虫”饲料等,也让果农们在传统柑皮销售外多了不少收入。新会新宝堂有限公司利用柑肉含有丰富的钾、B族维生素、维生素C等成分和类黄酮等化合物质,具有非常丰富的营养价值,进行提取酵素。和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则从国外“生物昆虫处理生活垃圾”案例中取得灵感,研制出一种专以柑肉为食物的“陈皮虫”。“陈皮虫”除了能够处理多余的柑肉外,还可以产出多种高附加值的产品,像生物柴油原料、手术线原料、保鲜剂原料等,自身也可以作为家禽的饲料。以柑肉为食物的“陈皮虫”,蕴含着一个产值以亿元计的新产业。记者在多个新会柑产区了解到,往年皮贵肉贱,被剥皮后的柑肉到处乱丢污染环境的现象已不存在。
新闻推荐
本报讯梅江区纪委监委日前联合西阳镇纪委,在西阳镇白宫圩镇开展“举报贪腐、共创廉洁”信访举报专题宣传活动。在活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