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绿水绕村舍 长寿客都生态优良 梅州有439位百岁人瑞,最长寿者115岁

南方日报 2018-10-24 07:26

不少专家认为,生态宜居的生活环境是梅州老人的“长寿密码”之一。南方日报记者何森垚摄

黄七妹(左二)与她儿子古昌南(左一)、孙儿媳朱梅(右一)、曾孙子合影。

汪思婷摄

黄竹云儿媳在院中为其梳理头发。何苑妮摄

百岁老人439人,最长寿者115岁,2017年每10万人中有百岁老人8.2人……日前,梅州民政部门公布的一组梅州百岁老人数据,尽显梅州长寿之乡之名,梅州下辖的8个县(市、区)中,大埔县丰顺县梅县区是“中国长寿之乡”,而蕉岭县是“世界长寿乡”。

不少专家认为,梅州长寿老人多,与生活环境、硒的摄入量密切相关。或许是梅州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提倡慢生活的生活方式奠定了梅州的“长寿基因”。而笔者在走访中发现,白发翁媪“村中织笼喂鸡去,一生一世纪”的勤劳和自然的生活状态也值得推介。

而在探讨健康长寿秘诀之余,在老龄化的背景下,长寿之乡同样面临挑战。如何更好地践行养老行动以及在打好长寿品牌的同时,不因过度追求经济效应而砸了长寿的招牌,是长寿之乡发展过程中需要思考的问题。

●南方日报记者蓝单汪思婷陈萍

通讯员陈冬雄祝银清林剑湧

1山长绿水长清人长寿

经过青山环抱的水塘和爬满牵牛花的绿树,101岁老人黄竹云位于梅江区金山街道龙丰村的家展现在笔者眼前。见到有人来访,老人走出房门迎接,衣着整齐,脸带笑容,精神矍铄,嘴上不停地说着“感谢!”“感谢那么多人来看我!”

在重阳节之际,梅州市委、市政府为全市户籍100周岁以上的老人发放“客家寿星奖”,每人1200元,引导全社会敬老爱老。并发布了一组数据,2018年,梅州市共有百岁老人439人,其中,女性有369人,男性有70人,五华县115岁的黄七妹(女)为梅州最长寿的老人。

近年来的数据显示,梅州百岁老人均在400人以上,长寿之乡名副其实。2017年,梅州市每10万人中有百岁老人8.2人,60周岁以上的老人比例为13.77%。而在“世界长寿乡”蕉岭,截至2017年12月31日,该县百岁老人占总人口的20/10万,全县平均预期寿命达78.6岁,均超过了“世界长寿乡”主要数据认证标准。

根据史料记载,梅州市作为“长寿之乡”并非一朝一夕。早在清朝嘉庆年间,蕉岭人赖以潜70岁高龄考中进士,而后在京辅助嘉庆皇帝治理国家10年,在当地留下“赖以潜古稀之年中进士”这一佳话。

不少专家普遍认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高龄的关键之一。据龙丰村当地村干部介绍,黄竹云是龙丰村唯一一位百岁老人,但这个仅有1745人的小村庄,却有35个年龄在80—100岁之间的长寿老人。“2005年,这里就成了东山教育基地的一部分,并建有公园。”当地村干部说。

无独有偶,蕉岭长寿老人也住在生态环境良好的村庄。江菊胜今年105岁,2003年从县城搬回蓝坊镇峰口村居住,“山里环境好,老人住的也比较习惯”,江菊胜的儿子林定昌说,目前老人除了耳朵有点背之外,身体、精神状态都挺好的。

作为广东重要的生态功能区,“绿色”一直是梅州的主色调。在日前发布的“广东省2016年度绿色发展指数计算结果”中,梅州市名列全省第二。资料显示,梅州全市现有林业用地面积1824.01万亩;森林覆盖率75.06%,位居全省第一;2017年,梅州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99.2%,位居全省第一,空气质量综合排名位居全省第六;10个省考核断面(含3个国考断面),除榕江北河永安桥断面年均为Ⅳ类水质未达到Ⅲ类考核要求外,其余9个断面均达到考核目标要求,地表水水质优良率(达到或优于Ⅲ类)为90%。

此外,梅州的富硒土壤更被认为是“长寿因子”。

国际硒领域知名研究专家、暨南大学教授陈填烽认为,硒元素是世界公认的“抗癌之王”,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梅州长寿老人多,与硒的摄入量有着密切关系。全国有超过70%的地区缺硒,梅州市的富硒土壤在全国实属少见。

早在2010年,广东省地质局第八地质大队分期分批对土壤进行勘测,发现梅州富硒土壤资源丰富。根据勘测统计分析显示,梅州有8280平方公里富硒土壤区域,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52.3%,硒平均含量达0.7mg/kg,比国家富硒标准高出75%。广东省地质专家将之评定为“优秀级”。

2爱劳动尚和谐滋养生命力

“山中不计岁月长,莫问红尘与过往。”对于百岁老人而言,一个世纪的沉淀,让他们有了安静与悠然的心境,活到老做到老、积极乐观的心态、悠闲自然的生活状态构成了长寿者和大自然互相依存的生命动力。

“她现在自理能力不错,平时都自己梳头,洗澡,还能自己洗衣服。”黄竹云的儿媳饶莉娥说老人年轻时就很勤劳,一天做到晚,中午都不休息。在起居方面,老人每天都睡到自然醒,并细致地梳头按摩,如今老人除了听力有所下降外,依然记忆清晰。

说起当年的事情,黄竹云话匣子一打开就停不下来。“我20岁的时候就从山里嫁到这里来了,42岁的时候,老公走了,就一个人在公社挣工分。”黄竹云说:“放牛,耕田,割草,当时什么都做,一个人挣的工分可以养活家里六张嘴。”

“真正一生做到老。”黄竹云说,现在自己能做力所能及的事,她还是喜欢自己动手干一干。“这两年,不能去地里了,有时在家里待着,没事做,不知道要干点啥。”

梅江区另一位百岁老人黄金英也是干活的能手,种菜、养猪、带孩子,她年轻时都一肩挑。

“从我妈算起,现在我们家已经出现第五代了,最小那个才3个月,之前她还说想接过来自己带。”黄金英的大女儿说,老人家平时喜欢散散步,这几年腿脚不太方便,就在自家阳台走走。

除了勤劳能干之外,笔者发现,百岁老人们往往心态乐观,崇尚自然淳朴的生活,他们在与他人以及家人的相处中和谐和睦,饮食以清淡为主。

在访问黄竹云期间,她说话间时常脸上带笑。

黄竹云觉得对现在的生活很满足,平日间,她喜欢坐在院中,看看外面的世界。“小孩上学放学走时,见到我就叫"阿太",听得我好欢喜。”

而梅州最长寿的老人,115岁的黄七妹也喜欢通过小小的门、窗看向外面的世界,一脸平静。

老人膝下有两女一儿,如今一家五世同堂。黄七妹的小儿子古昌南和老人的孙儿媳朱梅常年照料老人的生活起居。古昌南说:“我们一家人都很和睦,从不吵架。从儿媳到孙儿媳,他们都把老人当成自己的母亲在照顾。”古昌南说,孙儿媳朱梅在2016年还获得了“梅州市孝老敬亲好媳妇奖”,她说,“"家和万事兴"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一家人和和气气,心情好,身体自然好。”

对于老奶奶成为梅州最高龄的老寿星,黄七妹的儿子、孙媳妇都很高兴。“老人活到115岁,是我们的福气。”古昌南说,每当过节过年的时候,一大家人都从各地赶回家里,陪伴老人热闹过节。“他们知道老人家爱喝牛奶,每个人都是左右手各拎着牛奶进家门!”

说到饮食方面,老人们似乎比较随意,讲究清淡。

“平时吃马铃薯就粥喝,冬瓜也吃,肉也吃一点,要煮烂一些,吃点肥的。”黄竹云说,自己平日主食以粥为主,喜素食。

而黄金英喜欢汤汤水水,平日常喝粥、喝骨头汤,还喜欢泡奶粉和泡茶喝,在黄金英家一进门就是泡茶桌,平时和她一起生活的儿子常泡绿茶给她喝。而远在外地的儿孙则常寄送奶粉、燕窝等回家。

3慢生活重生态打好长寿牌

梅州,是一座生活慢城。来到这里,时间变得缓慢。夜晚,漫步归读公园,你可以碰到许多悠闲散步之人,远远还可以听到阵阵客家山歌。民国风味浓厚的老街,人们在骑楼下喝茶闲聊,品尝美食。

除了享受悠闲的慢生活,梅州还有美景与好生态。从梅城出发,沿着广东最美旅游公路之一S223线一路前行,你可以邂逅一路优美的风景,感受到一路浓郁的客家味道。

或许正是这样的生活环境奠定了梅州人的“长寿基因”,同样,这些纯天然的资源也可以促成梅州走上长寿经济的发展之道。

有专家分析,打造“长寿”品牌可以助力地方发展健康产业、旅游产业,进而拉动经济发展。同时,还可助推地方政府致力于提升社会保障水平、解决老龄化社会的各种问题等。

“随着中国老龄化时代的到来,以追求长寿为理念的养老产业和相关的食品、保健品、旅游等产业变得越来越受欢迎,"长寿之乡"这张名片,能为这些产业提供新的发展机遇,还可以吸引资本、人才、技术,为当地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开辟新的空间。”中国老年学与老年医学学会常务副会长赵宝华说。

以“硒”资源为例,广东省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陈开枝认为,梅州要充分发掘本地无比珍贵的富硒土壤资源和不可多得的长寿之乡新优势,全力打造“世界客都·长寿硒谷”区域品牌,进一步促进梅州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促进资源大融合,产业大发展。

“寿乡”蕉岭已走上探索之路,4月8日至10日,2018第七届世界健康产业大会在北京举行,蕉岭县多企业组团参加大会产业论坛和长寿产品展览,参展的长寿产品抢购一空。

据不完全统计,参展期间,蕉岭展区共达成100多个合作意向,围绕茶(富硒茶)、水(富硒弱碱水)、米(长寿竹稻米)、笋(第一素食冬笋)、蜜(蜂蜜)、桔(金桔)、糖(富硒红糖)、淮山等长寿食品开发的一百多种参展产品供不应求,日成交额达4万多元。

近年来,蕉岭充分发挥世界长寿乡品牌和富硒资源优势,以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为方向,着力培育绿色农业,大力扶持“蕉岭硒品”开发,打好富硒牌,奏响长寿健康产业“进行曲”,助农增收致富。目前,建立七大农产品生产基地、11家规模以上长寿健康食品企业、37个富硒农产品种植示范基地,已开发长寿食品70多种,年产值达8亿多元。

但在打长寿品牌的同时,仍需注意的是,同打“长寿”牌或带来趋同化发展,而对经济效益的过分追求或砸了长寿的招牌。

以广西巴马为例,大打“长寿”牌的巴马县,吸引了无数追求养生者到来,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巴马全年游客数量达400多万人次,其中“候鸟老人”10万人次左右。但近年来,巴马等地频频曝出因游客数量过多而导致环境遭严重破坏的负面新闻,成为反面教材。例如,游客排放的生活污水对当地河流造成明显污染,一些夸大宣传、不合格的长寿商品也在当地泛滥等。

相关专家建议,长寿只是结果,养生才是原因、是过程。当地的良好生态和老百姓的心态平和是长寿的两个重要原因,地方政府要重保护、重生态,将“长寿现象”延续下去,将其真正经营成品牌。

■延伸

老龄化社会背景下的

梅州养老模式

近年来,梅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老龄事业发展,把老龄事业作为社会建设和民生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2014年,梅州设立“客家寿星奖”,每年重阳节前为全市100周岁以上老年人每人每年发放1200元。同时,建立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补(津)贴制度,市、县财政共同出资为80周岁以上老人发放每人每年200元起的高龄补(津)贴。

自2017年起,市、县财政还共同出资为全市户籍所有60周岁以上老人购买老年人意外伤害综合保险,在全省山区市中率先实现户籍60周岁以上老人政府统保全覆盖,有效提高了老年人抵御风险的能力。

在此基础上,梅州建立百岁老年人发放长寿保健金制度,由各县(市、区)为年满10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发放每人每月200元起的长寿保健金。其中,蕉岭县对101—106岁的老人每人每月补助1000元,106—109岁的老人每人每月补助2000元,11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补助3000元,另外还发放重阳、春节慰问金。

新闻推荐

客商银行·2018世界客都梅州马拉松赛举办期间 梅州市部分路段实行交通管制

本报讯(记者钟梅滨通讯员张冠华)记者从交警部门获悉,客商银行·2018世界客都梅州马拉松赛将于28日举办,比赛时间为7时30分至1...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