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乡村旅游开启新模式打造新地标大黄村里品丰收 侨乡村中寻自在
南口镇侨乡村远眺。南口镇政府供图
大黄村丰收的金柚。谢伟志摄
南口镇侨乡村古民居夜景。南口镇政府供图
松口镇大黄村远眺。谢伟志摄
大黄村牌坊。
谢伟志摄
梅州旅游看两口,一个是松口,一个是南口。松口镇是“金柚之乡”,中国丰收节让更多人知道了梅州,知道了松口,知道了大黄村。南口镇侨乡村是客家第一古村,这里的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和文旅公司开创了乡村旅游的新模式。
松口镇大黄村
丰收节震撼亮相
“丰收节去别的地方是遗憾,来梅州大黄村是震撼”,今年是中国首个农民丰收节,广东主会场就在梅县区松口镇大黄村的中心广场,中央电视台的摄制组丰收节期间全国各地走了一圈,导演马坚在梅州留下这么一句话。
记者在大黄村看到,虽然丰收节已经结束,但还有游客专程赶来拍照。大黄村牌坊、丰收广场都成为热门的打卡点。丰收广场中心那艘巨大的帆船、可爱的柚子先生、柚子小姐、稻草人、茄子、西瓜、绵羊等都成为新晋网红,游客们争先恐后地与他们合影留念。
“丰收广场已经成为松口镇的一个新景点,金柚产业园、农耕文化馆、特色产品馆,还有美食街都将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大黄村。”松口镇党委委员谢伟志告诉记者,“国庆期间大黄村的游客每天都爆满,道路两边停满了车,土特产和小吃都卖断货,有家炸肉丸的,下午三点就收档了,因为实在是没丸子可炸了!”
记者了解到,大黄村正准备兴建金柚公园,村里有很多几十年树龄的柚子树,每到金秋时节都是果实累累,春天的时候,村里则是柚花飘香,游客们可以在公园里赏花。
除了柚子,大黄村还有一条长约2.5公里的古驿道,古驿道沿途有上步码头、上新屋码头、三沙码头和火船码头、古龙眼树群、古民居等景点。漫步古驿道,可以想象昔日松口“日看千帆过,夜观万盏灯”的繁华景象……松口镇还正在收集整理沿线古民居事迹、建筑结构等资料,制作民居介绍牌。
走在大黄村整洁的街道上,能够看到一幅幅充满浓郁客家民俗风情的创意墙绘:“梅州金柚”“客家娘酒”“磨豆腐”“稻谷丰收”……下一步,松口镇还计划结合乡村振兴工作,开发水上游松口、滑翔伞等项目,并引进企业对进士第、志坚庐等古民居进行开发,建设高端民宿、茶馆等,打造海丝文化特色小镇。松口镇还有一座废弃的水泥厂,很多摄影爱好者在这里拍下无数震撼人心的照片,“我第一次来松口,远远看到那座水泥厂,还以为是城堡。”据说已经有人看中了水泥厂,准备把那里也开发成精品民宿。
认识一个地方最直接的方法莫过于美食。松口镇的风味小吃很多,仙人粄、炸肉丸、企炉饼、萝卜粄、药粄、味酵粄等都深受游客的喜爱。这些风味小吃以前都是以路边摊的形式存在着,在政府的引导下,企炉饼以“一袋饼、一方事”为主题重新再出发,推出礼品装。用牛皮纸制作的包装盒上印有“老松口码头小吃企炉饼卷宗”、“类别:南洋往事”等字样,特别有文化气息,包装盒里还有松口镇工笔画卷。
南口镇侨乡村
古民居重焕活力
侨乡村因华侨众多而得名,是名副其实的华侨之乡,也是唯一以“侨乡”命名的华侨之乡。2018年7月,村里成立了“自在侨乡旅游合作社”,494户村民自愿主动参与,且每户以2000元资金入股,总投资近百万元。2018年9月,侨乡村又与香港丁丁旅游合作,成立梅县区侨乡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合作模式是三七制”,侨乡村支部书记潘增明告诉记者,“我们投三成,他们投七成,大家一起来努力发展侨乡村的旅游,村民们每年的分红不低于投入的10%,如果未能实现盈利,香港公司也要补钱给村民。”潘书记说,这很好地保障了村民们的利益。“村民们旱涝保收,每年至少有两百块的收入,比存银行强太多,很多村民都想多入几股,但是不行,每户只能入一股。”
国庆期间,侨乡村举办了“自在侨乡·自在圩”的主题活动,还原了传统圩日,活动分游玩、美食、拓展、展览几个板块,集合各地特色小吃和客家菜品。另外设有青年类定向比赛、全村寻宝、抓泥鳅、捕鱼、文创设计展览等活动,让游客赴一场有特色的圩日。墟市上三四十个摊位,汇集了各地的特色小吃,村民们也把自家的特产拿出来,提供给游客,“在农村里做旅游,我们都会用农特产品为主,游客来我们这里都会想吃无公害的东西,都是用我们侨乡自产自销的东西,打响这个品牌。”潘增明说。
记者在侨乡村看到,村里的道路非常整洁,还修建了亲水平台和绿道,河岸边的芙蓉花、格桑花、美人蕉都开得正艳,河边跑步的小哥哥,河里赶鸭子的小哥哥都成为流动的风景。
侨乡村拥有众多古民居建筑,是中国客家地区现存围龙屋数量最多、密度最大、形制最丰富的村落,被海内外专家称为世界民居建筑奇葩,誉为“客家民居博物馆”。这些围屋比较集中,因为一直有人居住,保存得都非常完好。侨乡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正想办法让这些古老的建筑重新活起来。
“你发现没有,村里几乎看不到什么电线杆”,为了不破坏古建筑的整体美,村里花了几百万把电线杆迁移,站在游客中心放眼望去,视野开阔,古建筑和稻田相映成趣。
“南口有楼名自在,自在楼里亦自在”,自在楼楼上楼下各有5个小房间,不适合居住,但文化旅游公司考察后发现这儿风景很好,就把它改成咖啡馆。经过改造后,近百年老房子吸引了一批批年轻人前来“打卡”。咖啡馆的色调以白色为主,简约软包的布沙发,向上延伸的楼顶,使整个空间显得格外明亮宽敞的咖啡馆里,一个人,一本书,一杯咖啡,就在二楼的阳台悠闲地度过一个闲适的午后。自在楼的窗外,是一片碧绿的田园,没有高楼的覆盖,没有大城市的喧闹,只有小桥流水人家的温情和自在。
东华庐建于1919年,占地面积3100平方米,是一座三堂四横一围龙的客家民居。以东华庐为改造主体的民宿项目“让我们住进旧时光里”总投资1500万元,改造时将最大限度维持原有结构,保留当地特有的历史人文风貌。建成后的民宿精品酒店将为当地村民提供就业机会,吸引年轻人回乡就业。
客家菜给人的印象是“大盘抵食”,翎芳魔境景山艺堂居主理人王翎芳却让客家菜变得精致起来。她以六茶六菜和田园虫鸣鸟叫景致为背景,通过味道、手艺、摆盘和仪式感的塑造,打造了一份梅县“专属菜谱”。她还培训了50名“村姑”为宴席提供专业服务,“翎芳宴”让游客们更好地了解梅州了解客家美食。王翎芳把六菜六茶留在了梅州,侨乡村也趁势推出梅县区的六菜六茶打卡计划,让游人、网友带着美食地图去打卡梅县区各景点。采写:南都记者许琨
新闻推荐
梅州最长寿老人今年115岁 439位百岁老人获“客家寿星奖”
■相关南方日报讯(记者/蓝单通讯员/陈冬雄)近日,在重阳节来临之前,梅州市委、市政府为全市户籍100周岁以上的老人发放“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