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不只是地理坐标 更是心灵的归宿

南方日报 2018-09-26 10:59

观察

不知从何时起,“乡愁”的话题总能引起社会的热议和共鸣。城镇化改变着传统乡村的面貌与肌理。“无乡可归”成为许多城市游子共同的喟叹:在现代人看来,乡村不只是地理的坐标,更是心灵的归宿;与物质层面的脱贫致富相较,“精神回乡”的诉求,更需要得到深层次的满足。

乡村文化振兴,就是筑起一条“回乡之路”。作为改革开放前沿地,珠三角地区的“回乡之路”尤显漫长:许多地方村民虽保留着“农民”的身份,却已“洗脚上田”,有部分村落呈现出“只有新房、没有新村”的景象,找不到自己特有的文化印记。

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常见的“追赶型乡村”,却面临着另一种危机:人口老化、青壮年劳动力流失导致的“空巢”现象,让古村落失去日常维护的主体,非遗传承后继乏人,部分村落甚至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避免农村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已是广东亟待破解的问题。

方兴未艾的“全域旅游”,似乎是乡村振兴一道“良方”。广东近年通过举办品牌赛事助推古村落发展。“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大多设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县区,对乡村经济的拉动显而易见:赛事期间,云浮兰寨村全镇餐饮业、住宿业营业额比平时增长约250%,梅州百侯镇当地特产销售额也较平时增长500%之多。

然而,在文旅产业风光的成绩单背后,不能忽略的是,文化振兴才是“灵魂”的真正所在。离开乡村文化资源的保育,文旅产业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美丽乡村建设重点不在旅游,而是当地人的家园建设。村民的参与是最重要的。”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刘志伟认为,与发展旅游产业相较,营造乡村社会的文化品格才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

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并不排斥城市力量的参与。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也将“坚持城乡融合发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原则之一。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科技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林志鹏期望,城乡文化的深度交融,城市“新传统”与乡村“老传统”形成共振,有助乡土精神价值的重新发掘,进而引领乡村发展走向全面繁荣兴盛。

南方日报记者杨逸

新闻推荐

两村同时成立青少年志愿服务站

本报讯(记者黄晓聪何汉锋)8月16日上午,区关心下一代爱心企业家志愿服务联盟志愿服务站分别在仙村镇仙联村、石滩镇仙塘村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