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间赛跑 莫让非遗“人去艺绝” 梅州现有各级非遗传承人305人,20-39岁传承人仅占26%

南方日报 2018-09-12 14:36

广东汉剧剧照。南方日报记者何森垚摄

广东汉剧具有300多年的历史。图为女演员在舞台上随着汉乐舞动。

南方日报记者何森垚摄

国家级非遗项目广东汉乐走进校园。南方日报记者何森垚摄

“人不在了,谈何传承?”这是不少非遗传承人提出的疑问。后继乏人、青黄不接是梅州大多数非遗项目都面临的危机。在非遗项目的传承发展中,最令人忧心的就是传承这项技艺的人越来越少、年龄越来越大。

据不完全统计,梅州非遗传承人普遍高龄化,全市国家级、省级非遗传承人平均年龄近60岁。近年来,梅州积极发现和培养非遗人才,通过开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等活动,组织“师带徒”以老带新培养传承人才。此外,梅州积极搭建平台,建设非遗传习中心、传习所,并加强非遗工作者的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

任重道远,人才缺失仍是梅州非遗传承的突出问题。因此,如何守护非遗的“活化石”,做好非遗传承人才队伍的培育工作,成为非遗项目传承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

●南方日报记者马吉池汪思婷

成效

从娃娃培养让非遗进校园

非遗课程成高校热门选修

“郎有心来妹有心,唔怕山高水又深。山高自有人开路,水深自有探桥人……”悠扬婉转的曲调回荡在教室中。日前,由梅州市文化馆主办的第九届客家山歌幼苗培训班开班,40名山歌幼苗开启了为期一年的学习培训。

“这40名山歌幼苗是从暑期班中遴选出来的。”客家山歌幼苗培训班相关负责人介绍道,暑假期间,学员在客家山歌代表性传承人赵文有、廖建隆等指导下,在山歌唱腔、身段形体、舞蹈和节目排练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学习。结业后,老师们根据学业水平成绩,遴选出音质、唱腔和舞感等方面较为突出的40名学员,编入一年制幼苗班。据悉,山歌幼苗培训班自2010年启动以来,已先后培养了1200多名学员。

挖掘人才从娃娃抓起是梅州培养非遗人才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梅州积极发现和培养非遗项目传承人,将表演新人源源不断地输送给专业剧团。部分非遗项目通过“以老带新”“师带徒”的方式培养后备人才,组织各类非遗传承人依托专业剧团、艺术院校、民间社团带徒授艺。

在人才培养方面,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以下简称“汉剧院”)作了一个成功的探索。“我们与嘉应学院音乐学院建立了大学生艺术实践基地。”汉剧院汉乐团头弦师熊长江说,每周三下午第三、四节课,由汉剧院组织传承人与老师在嘉应学院对学生进行头弦、笛子、扬琴等乐器,以及唱腔和声段的教学。同时,学校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到汉剧传院观摩“周五有戏”,每月组织学生到汉剧院对舞台灯光、音响、舞美等操作技术进行观摩学习两次。

“全级有一百多个学生,目前有72名学生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嘉应学院音乐学院院长吴华山说,自2013年基地建设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就列入了音乐学院的选修课。他表示,作为地方性课程,能受到学生的欢迎是很难得的。为了传播梅州的非遗,该院在每学期开学都会组织一场非遗演出,包括广东汉剧、广东汉乐、客家山歌、提线木偶戏等表演,让学生近距离接触非遗,了解非遗。

当前,梅州大多数非遗传承人以“艺比天大”的精神,主动配合非遗项目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等“六进”活动,开展非遗项目及其相关保护知识和技艺的普及,热心带徒,无偿传授濒临失传的民间绝活。

有“请进来”当然也有“送出去”,梅州除了将传承人带进校园课堂等地,还将人才送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地进行深造学习。

“去年我们输送了5名学员到上海戏曲学院学习,今年我们分别送4名学员到福建泉州学习提线木偶、2名学员到广州学习木偶制作。”梅县区木偶传习所所长赖瑜明说,输送人才到一、二线城市学习是他们一直在做的事情。他说,提线木偶戏是一种口传心授、活态流变的文化遗产,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掌握非遗的知识和精湛技艺,确保非遗生生不息、世代相传。

为了更好地挖掘、培养人才,梅州着力为非遗传承人“搭台”。据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梅州积极推进这68个非遗场馆建设,包括13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6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习中心、49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习所。“相关部门将按照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功能优化的原则,为传承人提供传习、交流、研究、展演的平台。”

问题

梦想与现实矛盾突出

传承人保障机制需完善

“去年客家山歌国家级传承人余耀南逝世,今年身边也有一名传承人因病走了。”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副院长肖文评惋惜地说,传承人普遍高龄化,全市国家级、省级非遗传承人平均年龄近60岁,这部分人群是非遗项目的代表人物,经验丰富,如何守护这群非遗“活化石”,不让非遗“人走艺失”,实现活态传承,成为非遗传承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

如何突围?梅州市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认为,随着部分非遗项目传承人年龄越来越大,开展非遗传承保护工作逐渐力不从心,急需新生力量接过“接力棒”,改变非遗传承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现象。

近几年来,梅州市政府部门、非遗传承人等也意识到危机所在,正在积极吸引年轻人加入,培养新一代非遗传承人。令人遗憾的是,在培养新一代传承人过程中,经常出现年轻人难以坚持选择半途而废的现象。“当传承遇上现实生存困难,非遗项目的断层危机难以避免,人才流失的状况也就出现了。”一位非遗工作者告诉记者。

“年轻人不愿意加入非遗传承保护队伍,最根本问题在于经济。”松源麦芽糖传统手艺传承人温维明说,因为制作麦芽糖并不赚钱,工序繁琐,利润又低,他正为找不到年轻人来学习这门手艺而发愁。

为让更多年轻人了解非遗、认识非遗,发现并培养一批非遗项目专业人才,近年来,嘉应学院音乐学院把非遗课程列入选修课,广受青睐。但据吴华山了解,毕业后真正从事非遗工作的学生并不多。“曾有学生毕业后考入了采茶剧团,但是由于待遇问题,最后不得不离开剧团另谋出路。”

“之所以出现传承后继乏人、少有年轻人才、人才流失等问题,归根结底是传承人的保护及传承机制仍然存在缺陷。”梅州市非遗保护专家委员会成员、客家文化研究学者胡希张认为,现阶段传承人的保护与传承机制的建设仍有不完善之处,包括认定机制、保障机制和管理机制的完善,亟需重视。

“政府有关部门关于非遗保护和传承的理念要进一步提升,不能仅重视非遗项目的申报工作,却忽视了遗产保护的重要性。”胡希张说,当非遗项目申报成功后,相应科学、合理的项目保护与传承机制建设要跟得上,特别要强化非遗传承人的管理及考核机制。

“另外,在完善保障机制方面,给予非遗传承人相应的社会地位和资金支持,确保非遗传承人能唱响非遗声音,开展传授技艺、创作研究等非遗传承活动,也是政府应该考虑的问题。”胡希张说。

对策

利用政府部门推动力

增强非遗项目传承后劲

据记者从梅州市文广新局了解,今年开始,梅州市财政部门对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开展活动将予以补助。“此举将有效解决部分传承人传习活动中面临的现实困难,对于提高传承人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市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说。

不单是资金来了,目前,根据梅州市出台的《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梅州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传承体系与保护机制也将逐步完善。

为确保非遗传承人能够把资金用到刀刃上,胡希张建议,政府部门要明确非遗传承人的职责,鼓励并引导传承人开展展演展示、资料整理、带徒授艺、创新研究等传承活动,同时,要出台相应的传承人管理办法,与传承人签订年度传承协议,年终进行总结考评,存在不履行传承义务、连续出现年终考核不合格等情形的,取消其代表性传承人资格,以激发传承人的积极性。

专业人才匮乏一直是非遗项目发展的一个困境。“为增强传承后劲,下一步梅州将针对非遗传承人群开展研修研习培训活动,通过与嘉应学院及省内外高校合作,帮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在秉承传统、不失其本的基础上,增强传统艺术的表现力,提高传统工艺的设计、制作及衍生品开发水平,从而全面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市文化馆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为了让非遗真正融入生活,近两年来,嘉应学院音乐学院与汉剧院合作,组建了梅州非遗项目的课题小组,通过深入了解非遗项目,正在编撰非遗项目《走进系列》丛书。“希望通过对非遗项目的文字、图片、视频等整理研究,让更多群众认识非遗、了解非遗。”吴华山说。

非遗传承人才缺口如何补?加强非遗传承人保护及传承机制建设是关键一环。同时,除了发挥被认定的各级代表性传承人的关键作用外,梅州还有尚未被认定为代表性传承人的传承人,以及非遗领域的工作者,他们在各自岗位上为非遗项目的传承与保护作出积极贡献,这也是非遗发展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对话

广东省文化馆副馆长、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蓝海红:

开展研修培训提升非遗保护传承水平

南方日报:如何提高传承人、非遗工作者的传承保护能力?

蓝海红:青黄不接、后继乏人可以说是全国非遗传承人的普遍现象。目前,国家在积极推进相关业务培训班的开展,通过对传承人群进行系统培训,更好地扩大传承队伍,提高他们的传承保护能力。所谓的传承人群,并不仅指传承人本人,还包括他们的子女或者学徒,社会各界对非遗项目有兴趣的人,以及非遗工作者。

今年4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实施方案(2018-2020)》印发。自2015年实施研配计划来,全国80余所高校举办研修培训390余期,有效地帮助传承人群增强了文化自信和传承实践能力,提升了非遗保护传承水平。

我建议,梅州市可以启动本地区研培,不仅丰富了非遗保护的举措,激发了非遗传承的活力,还密切院校与地方社区的联系,促进了相关的学科专业建设,增强了高校的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能力。让传承人群带着问题进入高校,与专家共同探讨,让非遗传承走得更远。

南方日报:如何吸引年轻人加入非遗传承保护的队伍中?

蓝海红:从各级代表性传承人名录里可以发现,60岁以上的传承人所占比例较大,让年轻人加入,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现在很多城里的年轻人,对非遗项目还不是很了解,对传统文化认知不深,缺少文化自信。近年来,各级部门加大对非遗的宣传力度,目的就是想让更多地人知道、了解非遗,特别是年轻人。

要让年轻人加入到非遗传承保护中,首先要让年轻人知道非遗是什么,让他们从感情、文化上认同非遗,他们才会喜欢非遗,从而接受并参与进来。对于已经加入队伍的年轻人,要能解决他们的生存问题,他们才能继续做好传承工作。

同时,年轻人也需要社会各界的认可,这是他们传承保护非遗的动力。例如传统工艺美术如何能够活在当下,这就需要年轻人参与进来,结合现代创意设计,做出适合现代人审美需求的非遗产品。这样的传承才能健康、持续地发展。

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副院长肖文评:

让传承人自觉、有深度地传承

南方日报:应怎样让传承人更好地开展非遗传承保护工作?

肖文评:非遗传承人是唯一不可替代的,政府要加大对非遗传承人的保护力度,明确以传承人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核心主体。通过健全传承人认定和保护机制,为传承人创造良好的传承条件,明确传承人的责任与义务,制定并落实传承计划,以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序传承。

其次,要发挥非遗传承人积极性、主动性。政府要给予非遗传承人相应的社会地位,提高其影响力,例如非遗传承人可以作为人大代表参与政策的决议,拓宽他们的发声渠道。同时,除给予非遗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的资金支持外,制定相应的传承计划并定期检查、考核,通过表彰等激励机制,鼓励传承人创作的积极性,让传承人自觉、有深度地传承,讲好非遗故事。

再者,政府要为非遗传承人营造相对宽松的环境。鼓励传承人开展原生态的传承活动,非遗传承活动不是一种表演,要让非遗项目在原生态下自然传承,只有在特定的时间、地点、环境下发展,才能体现非遗项目的价值。

最后,要加大非遗的宣传力度。利用每年的“文化与自然遗产日”,举办展览、展演活动,普及宣传梅州客家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知识与理念,使民众充分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梅州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鼓励民众在正确理念的引导下自觉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生态区建设中。鼓励并支持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内容进行报道与宣传,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影响力,推动客家非遗文化知识的普及。

新闻推荐

梅州市对标对表层层传导压力从严从实抓好巡视整改 “三个着力”确保“上热下不冷”

●本报记者王玉婷自中央、省委巡视组反馈意见以来,梅州市把整改落实工作摆在重要位置,自觉对标对表,迅速部署、全面铺开,加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