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活古驿道 助力兴宁乡村振兴 南粤古驿道重点线路之一十二肩岭古道修复工作启动,力争国庆前投入使用
蜿蜒穿行在十二肩岭的古道。
受访者供图
罗岗河穿过兴宁市大坪镇金坑村缓缓流动,正值夏末秋初,阳光依旧十分猛烈。环绕着金坑村的十二肩岭上,工人们正在为山里蜿蜒、古老的驿道清除路面杂草,已清理干净的一段古驿道显露出一块块鹅卵石,在太阳光照下格外亮眼。
十二肩岭古道位于大坪镇金坑村至罗岗镇甘村之间,长约1.9公里。今年4月,广东提出将打造11条南粤古驿道重点线路,兴宁—平远古道位列其中。而十二肩岭古道是兴宁—平远古道重要一段,目前正处于修复施工阶段,预计国庆前可如期投入使用。
兴宁现已知的古驿道有8条,建设年代涉及唐、宋、明、清四个朝代,其中4条保存较为完好。在调研古驿道活化利用工作时,梅州市委常委、兴宁市委书记余其豹强调,各级各部门要科学编制规划,坚持尊重历史、修旧如旧的原则,完善沿线相关基础配套设施;要充分挖掘古驿道遗存背后的文化内涵,加强相关信息资料的整理收集,讲好古驿道故事。
●南方日报记者张柳青通讯员黄佑鹏钟思婷刘海阳
粤赣商贸往来之地入选省重点线路
驱车来到十二肩岭山间,道路逐渐变窄,古驿道旁出现一间茶亭,茶亭已成为四面围墙的空置之物。往前走,杂草丛中隐藏着一处建筑遗址。当地百姓介绍,这是驿道旁的伙店,从前是供路人歇脚吃饭的地方。
沿着驿道继续向前,一路上杂草还未除尽,再走六七百米,不远处一个巨大的墙体出现在眼前。这是一处更大的伙店遗址,据墙体面积推测,这个伙店占地面积至少有四五百平方米,且至少有两层楼高,可以想象昔日人来人往的热闹景象。
十二肩岭古驿道的记载始见于嘉靖三十五年《惠州府志》,而在此前的嘉靖三十一年《兴宁县志》记录的兴宁驿铺中未见,兴宁市方志办相关负责人推测,此驿道建置两部志书修撰完成的四年间隔期间,距今有480多年历史。这条古道是明朝至新中国成立前兴宁通往江西必经之路,人们将潮盐、兴宁的布匹沿此路挑往江西贩卖,再将寻乌的米、茶、纸、木、香菇、茶油等挑至广东地区售卖。
十二肩岭名称的由来也与这条古驿道有关。当地村民介绍,这里山路崎岖,蜿蜒曲折,当年北上南下的客家先辈要翻越此岭,要踏破铁鞋磨破肩膀,必须不时更换扁担肩位,以保持体力和身体平衡。十二肩岭形容扁担换肩次数多,才能走完这段艰难的路程。
随着社会变迁,古驿道也逐渐失去了它的重要性,深藏山中的十二肩岭古驿道在使用了数百年后,也逐渐被荒废。古驿道旁的伙店、茶亭失去了往日的兴旺和光芒。“修复迫在眉睫。”兴宁市住建局副局长曾然说,十二肩岭古道拥有丰富的历史古迹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及自然资源,见证了粤赣两省往日的商业来往,也是当年兴宁商贸发达的历史证明,曾经在支援中央苏区中发挥过重要作用。以修旧如旧的原则修复并重新利用古道,有助于记录那段历史,挖掘背后的文化内涵,结合美丽乡村、全域旅游等建设,让古驿道重现昔日的繁茂。
今年4月,广东省确定将打造11条南粤古驿道重点线路,梅州占据了两条,而十二肩岭古道所在的兴宁—平远古道也是其中之一。省里要求力争今年国庆期间重点线路能投入使用。十二肩岭古道迎来了新的生机。
修旧如旧修古道力争9月底完工
烈日炎炎下,兴宁古驿道精华段的入口处,几位工人正进行着除草和道路清洁。不一会儿,原来隐藏在泥土之中的鹅卵石就露出了它的面貌。一块块鹅卵石铺就的道路蜿蜒向前。
十二肩岭古道是兴宁古驿道精华段的其中一段。精华段全长7.6公里,以金坑村广场(驿站)为起点和终点,成环形,沿路有茶亭、伙店、古榕树和围龙屋等资源点。
今年,兴宁古驿道精华段将在古驿道原有资源的基础上,修建1处驿站和5处休息点。其中驿站设置在金坑村,结合驿站附设小型市内展馆、停车场、公共厕所和农产品售卖点等。休息点分别在金坑村古榕树、十二肩岭入口、十二肩岭茶亭、十二肩岭伙店和长坑村广场。
各休息点除了提供游客休息的场所外,还兼具不同功能。其中金坑村古榕树伙店休息点将做兴宁围龙屋介绍和兴宁十大古民居推介等。十二肩岭茶亭将新增大小景观石,并在景观石上刻写十二肩岭战斗历史、古道相关竹枝词等。十二肩岭伙店遗址则展出古道挑夫担货、休憩和买卖等场景图片,介绍兴宁古驿道商贸发展里程和大坪镇革命历史。
此外,兴宁古驿道精华段的修复利用还将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在长坑村广场休息点将展出兴宁各乡村风俗民情、乡村建设成就等。
目前,修复工程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大坪镇副镇长余彬朋说,工程力争9月底完工,国庆时投入使用。届时,将在古驿道上举办徒步大赛、创意大赛等活动,吸引人们关注古驿道沿线特色人文、自然资源等,充分展示古道的内涵及魅力。
古道沿线的村民们对古驿道修复并发挥新作用充满期待。金坑村村支书苏玉清介绍,该村农业资源发达,因为缺乏二三产业支撑,该村发展较为缓慢,待古驿道重新利用后,村民可借此机遇,发展旅游业相关产业,推动村庄致富。“不少村民已经开始谋划如何借用古驿道,将村产品卖出去,有些村民已经有计划做参观、民宿等。”苏玉清说,部分村里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听到古驿道重修的消息后,都摩拳擦掌提出想要回家乡发展。
已知古道8处将择价值高的加以保护
兴宁素有“小南京”之称,清末诗人杨家彦赋诗曰:“如山如海闹盈盈,处处灯光庆太平;火树银花真不夜,小南京似大南京。”道出了当时兴宁商贸之繁华。除了作为潮盐入赣的重要中转地外,兴宁手工业产品,如毛笔、墨烟、纸扇、草席、土布等均多远销于赣南和潮汕一带。而古驿道则在商贸运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据兴宁方志办初步调查,兴宁古驿道的建设年代主要涉及唐朝、宋朝、明朝、清朝4个朝代,线路主要有8条,分别是兴宁驿道,兴宁东线古道、兴宁西线古道、兴宁南线古道、兴宁南线古道、兴宁北线古道,水口东线古道、水口南线古道。
现存较为完好的古驿道有4处,分别是十二肩岭古道、夜明古道、猴哥栋古道、“石结路”遗迹。古驿道沿线资源中,伙店约33个,古桥、古码头7处,古驿亭2处,涉及大坪、罗岗、罗浮、永和等12个镇(街)。
兴宁西线古道是由西面进入兴城的唯一通道,全长2公里多。明洪武年间,随兴宁县治从洪塘坪迁移至如今的兴城建成。明清时期,西线古驿道沿线,水草丰茂,为牧马场,后建有豆腐街。清末,沿驿道两旁建起了店铺,形成河背街。历经沧桑,史迹仍存。现存文物景点有兴建于清代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两海会馆,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永泰关和古街道约800米,老店铺(民国以前兴建)400多间。
位于永和镇夜明村跌马寨至径南镇马山村之间的夜明古道,有着和它的名字一般亮眼的历史文化。夜明古道是潮梅循惠古驿道之中的一段,长约7公里,宋代曾在此设有夜明场驿,清代曾设有跌马铺。唐代常衮、韩愈、李德裕等官员任潮州刺史时皆由此路至潮,在此处留下了众多诗篇。夜明古驿道是唐宋时期粤东最重要的驿道,也是粤东潮梅各州县沟通省治广州的官方大道。特别是在两宋夜明银矿开采时期,夜明驿道在交通、经济、军事、社会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事实上,每条古驿道都有深厚的文化和讲不完的故事,挖掘古道的文化内涵,不仅有助于历史和文化的研究,更有助于带动当地经济。”曾然说,兴宁将选取有价值的古道进行修复,且修复工作已提上日程。“我们将采取"古驿道+文化""古驿道+体育""古驿道+旅游"和"古驿道+特色农业"等创新模式,活化利用沿线历史文化遗产,打造多元文化主题线路,助推乡村振兴”。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郑炜梅碧水青山间散布着栋栋白墙青瓦的民居,洁净的沥青路连接着各个村庄,千亩火龙果、千亩韭菜、各式蔬果等,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