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加码 力挺实体经济 梅州出台《关于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的实施意见》

南方日报 2018-08-29 07:29

广东冠锋科技股份公司通过银行贷款新进了一批设备,目前已到调试阶段。何森垚摄

日前,梅州市印发了《关于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促进梅州金融稳定与发展。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梅州21家银行金融系统各项贷款余额1091.46亿元,比增21.2%,增速居全省第三,存贷比达51.6%。对全市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34.85亿元,比年初增加26.64亿元;涉农贷款余额520.58亿元,比年初增加51.79亿元。

接下来,金融系统将持续加码,助力梅州实体经济发展。以《意见》为指引,梅州金融系统将突出主体责任,努力实现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的新作为,不断提升金融工作水平。

南方日报记者陈萍汪思婷通讯员李俏萍黄静李娜廖国栋

??破解融资难题

创新中小微企业投融资优惠政策

“有些时候,银行只要出手帮助,一个企业就能起死回生。”广东冠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林能文说,中小企业发展所面临的第一大困难就是融资成本太高。

按照银行传统贷款评估方式,中小企业大多因为规模小、发展前景不确定等,面临信用度较低、抵质押物不够、经营风险大的问题,所以银行普遍将目标客户定位于大型国有企业、优质民营企业,“10个小单不如1个大单”,这是金融系统最常做出的选择,也是中小企业常常面临的困境。

林能文是幸运的,一路走来都得到了银行的大力支持,并且成功挂牌“新三板”。“我们与中国银行梅州分行合作了10年,如今企业能平稳运行,离不开中行的帮助。”林能文说,当初能提供的押品有限、无法满足融资需求,银行进行了全方位的评估,从企业的实际需求和还款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核准贷款额度,并减免了票据费、敞口承诺费、评估费及抵押登记费等,在利率方面也给予了优惠。

值得一提的还有,近年来,为支持建设教育强国,提升素质教育,梅州金融系统对学前教育的支持力度空前。梅江区某高端民办幼儿园开办初期存在资金压力,通过向银行申请免抵押信用贷款,改善了办学环境及教学设施,对幼儿园后期的教学创设、教科研工作的开展有很大的帮助。“能否解决资金问题关乎企业的存活。”该幼儿园负责人说,金融系统能够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这是一个重大的利好,提振了民营企业坚持发展实业的信心。

前不久,人民银行五部委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人民银行梅州市中心支行也加大了再贷款投放力度,复办再贴现业务,推动辖区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实现增量扩面。

梅州的金融工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但打通企业融资之路并不容易。

中小企业是国家数量最大、最具创新活力的群体,特别是创新型中小企业正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其生存状态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近年来,梅州出台了“民经26条”和实体经济12条等政策措施,坚定企业发展信心。

《意见》的出台则进一步明确了金融系统服务实体经济的要求和目标。

针对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意见》指出,通过完善信贷风险分担与补偿机制,创新中小微企业投融资等优惠政策,推动中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基金发展,建立全市统一的企业信用体系,着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同时,梅州在现有2100万元工业企业技术改造风险补偿资金基础上,加大市级财政支持力度,进一步扩大资金规模,推进政银企合作,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针对如何服务好实体经济的问题,《意见》明确要大力发展直接融资,拓宽实体经济企业融资渠道。重点对已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进行挂点服务,力争用3年时间,新增两家以上企业申报国内A股上市。同时积极发动、引导更多企业登陆“新三板”挂牌,力争用3年时间,新增两家以上“新三板”挂牌企业。并要求各县(市、区)政府制定上市、挂牌扶持政策,开辟绿色通道,降低企业改制成本,营造企业主动上市、挂牌的良好氛围。

??助力乡村振兴

提升农村地区金融服务覆盖率

今年7月,梅州首个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服务示范点在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梅州金鸽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挂牌成立,该示范点将着力解决乡村振兴过程中遇到融资难、融资贵、缺少产业帮扶、金融知识贫乏等问题,全面提升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和可得性。

乡村振兴,离不开金融支撑。

邮政储蓄银行梅州分行积极创新“农担贷”产品,由省农担公司提供贷款担保,为涉农企业提供最高1000万元免抵押贷款;农业银行梅州分行与市农业局签订《梅州市农林业新型经营主体信贷风险补偿基金业务合作协议》,开展具有梅州特色的农林业担保贷款探索;农合机构改制农商行工作继续走在全省前列,两社合并改制工作进入最后阶段,兴宁联社和丰顺联社已经获得筹建批文……

近年来,梅州金融系统在推动乡村振兴路上积极探索,创新推出一系列符合“三农”实际的金融产品。在《意见》中,梅州进一步提出深化农村普惠金融建设,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和水平。

根据《意见》,梅州将在原有普惠金融建设的基础上,继续完善综合征信系统、信用村、金融服务站和便民取款点等4个平台建设。发展农村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依托农业龙头企业推广应用产业链融资模式。

7月31日,蕉岭县新铺镇高山源家庭农场经营者林振良通过“农村承包土地额经营权抵押+省农担融资担保+政府项目贴息”,成功获得邮储银行蕉岭县支行发放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抵押贷款90万元。林振良给笔者算了一笔账,该笔贷款由政府全额贴息,农场只需要承担1.5%的担保费,融资成本较无抵押信用贷款低7个百分点以上,按其贷款金额测算,可为农场节省年融资成本6.3万元。

这是梅州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村金融改革,进一步做好“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的又一创新举措。中国人民银行梅州市中心支行通过将传统商业金融、互联网金融、政策性金融与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有机结合,积极推广“两权”抵押贷款,有效解决担保抵押缺失困境,拓宽了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渠道、降低了融资成本。据统计,至7月末,蕉岭县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余额1.26亿元。

根据《意见》,梅州将继续推进蕉岭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五华县农民住房财产抵押权贷款发展,鼓励金融系统免除“两权”抵押评估费,鼓励对“两权”抵押评估费进行专项财政资金补贴,并对“政银保”合作农业贷款按一定比例补贴保险费用和对不良贷款本金损失部分按比例分担,对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贷款给予贴息。

梅州是农业大市,农业的现代化发展需要金融改革作为强有力的支撑。《意见》提出,继续完善梅州基层农业担保业务网络和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加快推进农业保险扩面、提标、增品,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提高农业保险保障水平,探索开办农业设施保险、水稻制种保险、水果种植类指数保险、水产品养殖类指数保险以及地方特色农业保险,提升农业抵御风险和自救发展的能力。

??防控化解风险

探索建设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防控平台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事关国家安全、发展全局、人民财产安全,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跨越的重大关口,是打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之一。近年来,地方金融业态发展迅速,对地方金融安全提出新的要求。

去年,广东率先搭建全国首个地方金融基础设施平台——广东省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防控平台,为广东经济发展保驾护航。根据《意见》,梅州也将探索建设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防控平台,加强金融风险预警处置,力争今年年底前实现与广东省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防控平台的对接和运用,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地方金融风险发现、监测、预警、处置的闭环机制。

《意见》提到要防控重点领域风险,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其中,将加强对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以及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的监督管理,加大力度防范打击非法集资等非法金融活动。根据国家和省的要求,完成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对验收不合规的机构,纳入取缔类机构进行处理。并开展房地产授信风险评估,密切监测、及时处置房地产领域金融风险,合理控制房地产信贷规模占比。

根据梅州的实际情况,将探索制定市属企业债务风险管控办法,实施分类管理,禁止高于行业负债率警戒线的企业开展推高资产负债率的投资项目,督促各县(市、区)落实加强资产负债率管理工作,确保全市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控制在65%以下。

监管体制改革的推进将切实加强地方金融监管。《意见》提出,探索建立健全全市金融工作议事协调机制,负责统筹梅州金融改革发展、加强地方金融监管协调、维护地方金融稳定等工作。并按照中央和省要求完善地方金融监管部门职能和组织架构,切实履行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等的日常监管和风险处置职责。此外,开展信用互助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社会众筹机构、地方各类交易场所等的监管。强化金融监管队伍建设,加强监管力量,充实人员队伍。

■亮点

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梅州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可推广、可复制、可持续的普惠金融建设经验举措,进一步满足多元化的农村金融需求,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获得感”。

??亮点1

试水“两权”抵押黄土变黄金

2015年底,经国务院批准,梅州蕉岭获得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资格,梅州五华获得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资格。按照“政府主导、人行推动、部门配合、金融系统落实”的总体工作思路,梅州市因地制宜,探索开展了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业务,试点探索集林权、地权、产权等为一体的农村产权流转、他项权属登记、交易体系建设,开发了“公司+两权抵押”“两权抵押+基金担保”“两权+机械设备+第三方担保”等组合质押贷款。

同时,搭建“组织+技术+培训+市场+流通+金融+信息”七位一体的农业抚育和支撑体系;健全“企业+农民合作社+农户”“企业+专业大户”“企业+家庭农场”等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并建立完善了风险补偿机制,让静态的土地“流”起来,使沉睡的资源“活”起来。

??亮点2

引入“互联网+”小农场变大农场

在“互联网+”浪潮下,梅州市主动引进农业众筹,拓展农村发展所需资金募集渠道,提升资金募集效率,用金融创新解决农民的资金需求,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2015年10月,广东首个农业互联网金融众筹项目——来自世界长寿之乡的生态大米1期在国内上线不到24小时,全部被抢购一空,成功融资20万元。

头炮打响后,梅州市继续探索,积极发挥货币政策引导作用,成功推出“支农再贷款+互联网金融+信用三农”助贷模式,搭建“互联网金融公司+涉农银行业金融系统”助贷合作平台,以“互联网金融公司对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担保助贷服务,银行利用支农再贷款给予互联网金融公司10倍以内担保放大倍数”的合作方式,促进金融资源向普惠金融倾斜,降低社会融资成本。2015年12月,广东首笔“支农再贷款+互联网金融+信用三农”助农贷款成功落地。

在获得融资支持后,梅州又以“电商搭台、金融惠农”为工作契合点,推行“支农再贷款+农村电商+惠农信用贷款”新模式,解决农村电商服务站因代付、垫付带来的资金不足问题,扶持农村电商的发展,为农产品打通销售渠道。“梅州金柚”“长寿大米”“平远灵芝”“兴宁油茶”“客家娘酒”“蕉岭葛根”等纷纷走向全国各地。

新闻推荐

今起新开通两路公交

本报讯(记者王丽莉)昨日,记者从梅州城市公共汽车有限公司获悉,今起开通84路和85路公交线路。据悉,84路公交从石扇镇三坑村始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