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后梅县地区首座跨梅江大桥建成通车 东山大桥架南北梅江变通途
旧闻今述
1986年12月1日,横跨梅城梅江两岸的东山大桥正式通车,成为改革开放后建成的梅县地区首座跨梅江大桥。虽然没有举行通车庆典,但是一大早很多市民驾驶摩托车、小车、拖拉机在收费站排队缴费过桥,还有很多人骑自行车过来,大家争相感受新大桥的魅力。
洪水四次袭击延误工期
逶迤的梅江河穿城而过,把梅城装点得充满诗意。然而,一河之隔却曾经给两岸市民造成诸多不便。以前人们过江只能乘船过渡。1934年梅江桥建成通车,才结束梅城无桥跨梅江的历史。几十年来,过往梅江桥的行人、车辆络绎不绝,遇到高峰期等待过桥的车辆常常排成长龙。两岸交通问题成了城市建设发展的瓶颈,政府部门将新建桥梁一事提上议程。
1978年,梅县计划委员会向广东省计划委员会申请,拟在梅江公社白马大队与程江公社程江大队之间建一座大桥。次年,省计委同意并将桥定名为梅州大桥。后经省、地等有关部门和工程技术人员考察研究,认为改在连接东山大道的位置建桥更适合,经所在地人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地委同意、报省城建局后改址,并最终定名为东山大桥。1981年6月17日,“东山大桥工程指挥部”成立。1981年11月13日,东山大桥举行开工典礼。
“当时施工工艺简单、设备落后,可以说是举全地区之力建这座桥。”市大桥管理养护所所长范林峰介绍,上世纪80年代,桥墩基础完全靠人工挖掘,这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更没想到的是,建桥过程中洪水也四次来“凑热闹”。在东山大桥桩基工程建设好不容易进行到围堰筑岛时,被洪水冲溃了两次;安装外模时遇洪水,拆竹架时又被洪水袭击,部分模板、支架和筏桥等设施和材料被洪水冲走,这些因素都对施工进度造成影响。
多项举措开本地区先河
缺少高级的专业技术人才也是当时建桥的困难之一。1982年,著名乡贤、桥梁专家、上海同济大学李国豪教授回梅时到东山大桥建设工地视察,了解工程情况后,对桥梁结构的设计方案提出修改建议。之后,东山大桥工程指挥部总指挥刘叨东带领工程技术人员前往同济大学,请该校技术人员对原桥上部结构及桥面设计进行修改。设计图修改后,上部结构及桥面造价由369万元减少为230万元左右,节省了一大笔建设资金。
由于资金有限,再加上只完成基础图,工程预算尚未完成,为确保工程列入年度基建计划,经广东省城乡建设局同意,东山大桥边筹钱边施工。“当时政府把试行"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模式用在东山大桥建设资金筹集上,在梅县地区率先实行"贷款修桥、收费还贷",这在广东省仍属新鲜事物,也给以后的公路桥梁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范林峰介绍,除了上级拨款和华侨捐款外,政府还向银行贷款。当地政府向地委和省交通厅申请用收取过桥费的方式来偿还银行贷款。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批准后,东山大桥于1986年12月1日正式通车并开始收取过桥通行费,2003年12月31日停止收费撤销收费站。
除了筹资方式属于“吃螃蟹”的尝试外,东山大桥建成后在选用收费人员方面也有新举措。东山大桥收费站招用收费人员的工作由梅县市劳动服务公司组织公开招考,经过笔试、面试择优录取了33名收费员。这种通过公开考试录取的形式,当时在梅县地区也是首开先河,为之后选人用人制度改革工作提供了借鉴。
通车当日一大早各种车辆排队等待过桥
前三日每天通行机动车超3000辆
回忆起东山大桥建成通车当天的情形,专门跑去摄影的市民曾万水印象深刻。
曾万水说,那天一大早就有各种车辆等着过桥,很多人也来现场见证历史性一刻。“当时耳边听到很多人说"好靓啊""十分好"这些话,我也骑自行车过桥体验了一番,感觉大桥真的很不错。”曾万水感慨,时隔50多年梅江两岸再添新桥,很多人尤其是老梅城人对此毕生难忘。
据本报前身《梅江报》报道,东山大桥正式向车辆和行人开放后,市民长期焦心的过桥难问题已一去不复返了。从1986年12月1日7时至12月4日7时,每天过桥的机动车都超过3000辆。12月3日,过桥的机动车一共3204辆,其中汽车1917辆,拖拉机428辆,摩托车533辆,其他车辆326辆。这么多车辆,如果在单向行驶的梅江桥过桥,常常要等十几二十分钟,碰上塞桥一两个小时甚至半天也不一定能过去。
东山大桥建成通车后,缓解了梅州城区人、车过江难题,改善了粤东山区的交通条件,为福建、江西前往汕头地区提供了便利通道,也促进了梅州的经济社会发展。
还看今朝
11座大桥便利交通提升城市形象
改革开放40年来,横跨梅城梅江河的大桥无论是建设数量还是外观造型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记者综合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梅江分局、市公路局、市大桥管理养护所的资料了解到,1978年梅州城区内横跨梅江的仅有1座梅江桥,发展至今已有11座大桥。
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随着东山大桥的建成通车,梅州城区人、车过江难题逐步得到缓解,再加上梅州大桥、剑英纪念大桥相继建成,连接江南、江北的主要“动脉”逐渐成型。进入新世纪后,随着城区面积和人口的增长、城市化的发展,梅城车流量越来越大,建成的桥梁已不能满足市民出行需求,梅城的桥梁建设也随之“更上一层楼”。秀兰大桥、广州大桥、罗乐大桥相继动工建设,不仅缓解了东山大桥、梅江桥等城区过江桥梁的交通压力,而且连接起芹洋半岛与江南片,带动了芹洋半岛的开发。此外,为进一步完善市区交通网络,客都大桥开工建设,它的通车将实现江南新城和梅县新城的直接连接,进一步拉开城区骨架,形成交通大循环,对推动城区扩容提质、促进城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建设数量的增加,近年来新建大桥技术较为复杂,设计和施工难度、现代化品位和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外观造型上也越来越美,这不仅改善了梅城人民的交通出行环境,而且提升了城市形象。
燃情故事
熊德龙两次共捐
20万美元“救急”
东山大桥建设之时,资金缺口是制约项目顺利推进的原因之一。“省政府首期仅投资20万元,连建桥的启动费用都远远不够。”市大桥管理养护所所长范林峰说,在建桥资金最紧缺时,是侨胞的捐资解决了燃眉之急。其中,熊德龙先生两次共捐资20万美元发挥了重要作用。
梅州市外事侨务局副局长邓锐回忆,为了更好地筹集建设资金,当时政府部门给海外侨胞们发出《倡议书》,号召大家捐资共建东山大桥。当时已旅居美国的熊德龙先生收到倡议书后,二话不说就答应捐款并把钱及时汇过来。熊德龙曾多次公开表示,梅州是养育他养父母的土地,也就是他的家乡,因此他对家乡建设非常上心。据悉,他分别于1984年5月和1985年3月两次各捐出10万美元。不仅如此,多年来,他还捐资修建了德龙桥、贤母桥等,并大力支持梅州教育、医疗卫生等事业,为梅州的社会发展做了重要贡献。
“当时我们一个月工资就几十元人民币,可以想象这20万美金起了多大作用。”在交通部门工作30多年的黄先生感慨道。除了熊德龙先生捐款20万美元外,侨胞张宽粦先生、李婉琴女士合捐15.5万美元,这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东山大桥建设资金紧缺的难题。据了解,不仅东山大桥,梅城的不少桥梁都有梅州旅外华人华侨及旅港澳台乡贤捐资的记录。据不完全统计,改革开放以来,梅州旅外华人华侨及旅港澳台乡贤共捐资人民币5亿多元用于修路修桥,为梅州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点评
城市规划高级工程师、原市城市规划设计院院长郭思东:改革开放以来,梅州城市快速发展,城市中心逐渐由北向南推进、向西拓展,由小城市逐步向中等城市迈进。然而,梅江河却将城区一分为二,改革开放之初梅江上只有一座梅江桥,两岸交通问题成了城市建设发展的瓶颈。改革开放解放了思想,扩宽了发展思路,梅县地委和行署、梅州市委市政府采用多种方式筹资建设桥梁。先后采用动员华侨港澳同胞捐款建桥,“贷款修桥、收费还贷”,争取发达地区帮扶等方式,解决了大桥建设资金短缺的问题。其中嘉应大桥利用华侨捐款筹建嘉应大学的基金建桥,然后通过收费返还给嘉应大学办学,一份资金两份用途,多方受益。广州大桥则由广州、梅州两地政府携手共建,是先进地区帮扶后发地区的成果。
改革开放40年,梅城新建了十多座桥梁。这些桥梁改善了两岸交通,扩展了城市发展空间,方便了市民工作生活,推进了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梅州城区桥梁在满足交通功能同时,还注重塑造桥梁的景观功能,其中剑英纪念大桥、东山人行浮桥、广州大桥、客都大桥成为诗画梅江的标志性建筑,成为景点或休闲好去处。
梅城横跨梅江河的大桥和通车时间
统筹:王伟金
采写:严海苑
编辑:严海苑 版式:叶颖聪
校对:申世和
曾思琪、俞金梅对本专题亦有贡献
新闻推荐
近日,梅县区不少乡贤企业家为激励优秀师生,圆家乡贫困学子上学梦捐款捐物。爱心企业家黄志平、黄飞绮伉俪为梅西镇中小学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