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 路在何方 梅州305项非遗项目保护传承持续升温, 亟需破解四大难题焕发新活力

南方日报 2018-08-08 07:49

非遗传承人表演国家级非遗项目客家山歌。资料图片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丰顺埔寨烧火龙。南方日报记者何森垚摄

国家级非遗项目广东汉乐走进校园。南方日报记者何森垚摄

省级非遗项目采茶戏《月照城乡》。袁群华摄

编者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活化石”“生活中的古典”。梅州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历代客家人的坎坷与荣耀,踟蹰与奋进,是梅州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梅州打造文化名城的瑰宝。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梅州拥有305项非遗项目,形成了完整的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在非遗保护传承中,梅州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也面临诸多传承难题。在当今多元文化的冲击下,不少非遗项目日渐式微,甚至面临消亡的困境。非遗项目如何才能进一步发扬光大,找到一条正确的出路?《南方日报·梅州观察》即日起推出“探寻非遗出路”系列报道,派出记者深入梅州非遗传承一线,了解非遗传承人、从业者的现状,聚焦梅州非遗面临的问题,邀请专家探讨、解答,敬请垂注。

中洲古乐琴瑟弦、汉剧风韵客家情、杯花声声动人心……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梅州素有“文物由来第一流”的美誉,客家人长期的生产和生活积累,创造出丰富深厚的非遗资源。

近年来,梅州越来越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并将其列为全市文化工作的重要内容,将非遗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相结合,许多非遗项目得到了更好传承和保护,渐渐焕发新活力。

然而,在保护传承过程中,不少非遗项目仍面临挑战,虽然申报工作开展得火热,但不少项目进入“名录”后,因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或缺少资金扶助,非遗项目和传承人举步维艰,非遗传承保护任重道远。

现状

现有各级非遗305项8项濒危

广东汉剧“周五有戏”、客家山歌“周六有歌”已成为梅州市民喜闻乐见的日常非遗大餐,每周五六定时定点为群众献上免费的非遗演出,市民约上三两好友前往看戏听歌,全民乐享精神文化大餐。

近年来,梅州市不断推出非遗项目演出活动,让非遗项目进一步贴近群众,实现非遗项目定时、定点演出。仅去年,梅州市就组织开展了上千场非遗“送戏下乡”演出活动,“周五有戏”“周六有歌”等惠民演出品牌至今坚持了五年,借用这些平台,梅州一批传统、经典的非遗剧目得以盘活。

作为文化之乡,梅州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度密集和富有代表性的地域,是客家文化的荟萃之地。其中盛行的客家山歌、汉剧汉乐、道具歌舞是客家文化的重要标志。

目前,梅州全市共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305项、代表性传承人305人,涵盖非遗项目10类,形成了完整的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大部分项目传承状况较为良好,部分项目受现代化机械工艺影响无法得到有效传承,濒危项目有8项。

“梅州在挖掘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梅州市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梅州认真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挖掘、整理等工作,开展非遗大普查,走访民间艺人,摸清非遗“家底”,收集了大量文字、录音、录像、照片等资料,不断完善非遗资料数据库。

“梅州目前的非遗传承保护大环境是不错的,各级传承人一代接一代,但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这样才能把非遗传承和保护工作做得更好。”国家级非遗项目客家山歌代表性传承人、梅州山歌大师汤明哲说,自己一生都在传承客家山歌,深知传承人是非遗发展的关键。“有人才能传承,没人只能断层。”汤明哲说,人才要留得住,鼓励机制必不可少。

据了解,今年梅州的市级传承人也获得了喜讯。“国家和省级传承人均得到省级以上部门的补助,今年我们力争增加市级传承人补助,已得到市财政部门的支持。”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鼓励和支持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补助经费35.5万元(每人每年5000元),已列入2018年财政年度预算。

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非遗项目广东汉剧代表性传承人梁素珍也说,传承人不能光说不练,必须身体力行。她还表示,非遗的创新是必要的,但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能丢了传统的东西、精髓的东西。”梁素珍说,将传统的非遗展示出来,让大家看得见摸得着,这样才能传承得更远、更久。

据了解,为了更好地培养非遗人才、保护传承非遗,梅州实施客家山歌手培养战略工程、客家山歌创作战略工程“双工程”项目,开展非遗进课堂、进校园、进农村等活动,积极发现和培养非遗项目传承人。同时,开展“师带徒”以老带新培养人才活动,各级各类非遗传承人通过带徒授艺,培养后继人才。

意义

创建广东文化名城的一张“好牌”

梅州不遗余力挖掘、整理了305项非遗项目,遍布在梅州全市各镇街,它们各自带有鲜明的个性和地域特色。随着保护传承力度的加大,不少非遗项目渐渐“满血复活”。丰富多样、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越来越被人熟知。

“梅州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已经慢慢步入正轨,这是一个极好的现象,对弘扬客家文化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梅州市文化馆馆长廖武说,非遗是梅州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好非遗,能提升客家文化的影响力。目前,梅州正在努力创建广东文化名城,而非遗就是一个重要的抓手。

“一座城市的文化建设,最根本的是要凸显地域文化特色,梅州要创建广东文化名城,离不开非遗的保护传承。”广东省文化馆副馆长、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蓝海红表示,梅州非遗底蕴深厚,内容丰富多彩,包含了衣食住行方方面面,很多非遗项目给大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非遗是客家先民世代相传的劳动结晶,可以说,非遗浓缩了客家传统文化的精华,其丰富性、生动性与多样性展现了客家文化的绚丽多姿。

“非遗的生命力在于传承。”梁素珍说,梅州非遗包罗万象,不仅仅是艺术瑰宝,更是值得梅州人民骄傲的事情。近年来,梅州对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创新与发展的重视前所未有。

广东汉剧被誉为“南国牡丹”,埔寨火龙吸引全国各地数万名群众前来观赏,北京天安门广场的石建工程、广州越秀山五羊石雕出自梅州五华的省级非遗石雕工艺……这些非遗项目无一不体现了博大精深的客家文化,以及客家劳动人民的智慧。

“保护传承的形式有很多,有的需要抢救,有的要讲究传承,有的得创新,有的要进入生活,有的还要和它周边环境结合起来保护。”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梅州不断探索、鼓励用不同的方法来传承和保护非遗,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活化传承”。

“梅州非遗中的活态文化比较突出,对此的保护利用和传承创新要深入思考。”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副院长肖文评说,国家级非遗项目客家山歌、广东汉剧等传统活态文化相对较多,“活”就要动起来,梅州历年举办了非遗展演、艺术文化周、惠民演出等,不断做好传承和创新。

为了让更多非遗项目“活”起来,梅州努力创作了一批精品剧目,吸收和培养了一批优秀非遗项目传承人,弘扬和盘活了传统优秀文化遗产,形成你追我赶、百花齐放的良好态势,有效推动了非遗项目的活态传承。

探索

找准支点破解

非遗保护传承难题

作为全国第五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梅州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是梅州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有些文化遗产已淹没在时间的长河,再难寻觅踪迹。梅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迫在眉睫。

自2010年梅州被文化部批准设立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以来,当地对包括以活态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整体性保护。去年,《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获文化部批准实施。规划提出,建立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传承体系与保护机制,对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进行全面保护。

然而,一路走来,与其它地方一样,梅州的非遗风雨飘摇,保护传承依然面临着诸多困境。在现实中,非遗的传承保护有不少课题值得探讨。

●市场化是非遗发展的出路吗?

近日,广东省第七届群众音乐舞蹈花会决赛在珠海大剧院举行,由梅县区文广新局选送、梅县区文化馆表演的群舞《封箱》获得舞蹈类金奖。梅县区木偶剧团团长赖瑜明说,排这个节目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重新赢得观众对提线木偶的喜爱,呼吁大家重视对这个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为了推动木偶剧走向群众、走向市场,梅县区文广新局积极开展送戏下乡文化惠民活动,组织梅县区木偶剧团演艺公司送戏下基层,并引导木偶剧团创作符合时代气息、“接地气”的剧目,培养木偶剧的粉丝,同时还积极参加各类比赛,提高木偶剧的知名度。

“相对于梅州其它非遗项目,提线木偶通过市场化运作,赢得了众多观众口碑,走出一条活态传承之路。”梅州市委宣传部文艺科科长吴朝晖认为,当前梅州以展览、展演等形式对非遗进行“实体化”保护已成为固有模式,在其它非遗项目的传承发展中,是否也能寻求与市场对接,让市场化成为非遗发展的出路。

●非遗传承人才缺口如何补?

“后继乏人,青黄不接。梅州大多数非遗项目都存在这个危机,相较于如何更好发展,更令人忧心的是传承这项技艺的人。人不在了,谈何传承发展。”吴朝晖说,目前,梅州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传承人普遍高龄化,如何守护非遗的“活化石”——非遗传承人,成为了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

●创新是不是对非遗最好的传承?

据记者对梅州众多非遗项目的了解,发现有些非遗项目实现了良好的传承发展,但也有一些项目因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生产生活等原因而徘徊在濒危的边缘,尤其是农耕文明形成的诸多民风民俗,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淡化,逐渐成了无根之水、无本之木,失去了传承的源泉与动力。

梅州市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说:“如何让这部分非遗恢复往日荣光,让传统艺术走向观众、赢得市场,传承中创新是必然路径,这也对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提出了严峻的课题。”

●地方立法能否给力非遗传承?

非遗保护和传承如何可持续发展?纵观全国,已有20多个省(市、区)通过了本地区的非遗保护条例,非遗保护成了一种制度化、常态化、有法可依的行为,使它有延续性和稳定性。展望梅州非遗发展,梅州市非遗保护专家委员会成员、客家文化研究学者胡希张认为,“将非遗保护的有效经验上升为法律制度,将各级政府部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职责上升为法律责任,有利于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保护体系,为非遗保护政策的长期实施和有效运行提供坚实保障。”

声音

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全社会一起来关注、关心,营造出一种全民参与的氛围,让大家都参与到非遗传承中来。

——广东省文化馆副馆长、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蓝海红

非遗要发展,必须要在传承中创新,不能一味地注重创新内容、形式而丢掉传统、精髓的文化,一定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非遗项目广东汉剧代表性传承人梁素珍

非遗保护首先要重视传承人的队伍建设,给予非遗传承人扶持奖励,用来开展展演展示、资料整理、带徒授艺等传承活动,其次要加强非遗传承人的管理,建立具体评定机构,考核检查传承人对非遗传承的职责。

——梅州市非遗保护专家委员会成员、客家文化研究学者胡希张

非遗是劳动人民的智慧,要一代代地传承,才不会失传。申报了传承人并非挂名,要做实事真传承。如今我的传承人到第四代有近百人,大部分是90后,作为传承人的我,天天都在传承,一生都会传承。

——国家级非遗项目客家山歌代表性传承人、梅州山歌大师汤明哲

非遗传承必须创新打造深受观众喜爱的精品节目,并深入学校、社区、农村、企业,为更多年轻人所熟知,才有更多人喜欢,愿意学习这项技艺。

——五华县采茶戏传承保护中心主任陈翠媚

南方日报记者汪思婷马吉池

通讯员曾苑慈

新闻推荐

普及校园足球 擦亮“足球之乡”品牌 深圳市强民青少年足球培训中心揭牌,将为梅州和深圳两地培养足球人才

深圳市强民青少年足球培训中心揭牌仪式现场。曾环捷摄日前,梅县强民体育会在深圳龙华举行“深圳市强民青少年足球培训中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