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闽赣25村协作联防 两年助警方破案22起 梅州市平远县探索建设省际边界村级治安协作防控网
开展省际联防以来,湖洋村治安状况有了较大改善。南方农村报记者李能忠肖江
实习生樊雅馨张豫湘蓝海健
南方法治报记者林镇佳
通讯员李桂川陈芳
统筹胡念飞李喆
“一步跨两省,二步越三县。”地处粤闽赣三省结合部的梅州市平远县,因地理环境特殊,容易被犯罪分子利用,“甲省村作案、邻省村窝赃躲藏,成为当地治安的隐患。”近年来,平远县公安机关主动适应省际边界地区社会治安发展的新形势,从发挥基层自治、强化基层协作、提升基层防控能力的角度出发,在省际边界地区探索构建村级治安协作防控网,对当地农村的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据介绍,目前平远县共有11个行政村,与江西省寻乌县、福建省武平县14个相邻的行政村建立了协作关系,搭建起省际村级治安联防协作防控网,自2016年5月以来,共调处各类纠纷、案件22起,当地治安刑事警情与成立前一年同期相比普遍下降66.6%以上,成效显著。
问题◥>
边界村“三不管”
治安防控力量弱
据了解,省际边界村一般都有“山、边、远、散”的共同特点,远离城市、乡镇的中心,治安防控力量比较薄弱。平远县共有12个镇,其中差干、仁居、八尺、中行、石正、上举、泗水7个镇的28个村处于省际边界地区。
“以前治安案件多,尤其是盗窃和赌博的。”差干镇湖洋村与江西省寻乌县聪坑村接壤,山高林密。村委会主任谢国浩称,2014年他从佛山返乡担任村干部,半个多月内就发生了多起盗窃案,此外村里赌博风气盛行,为新农村建设带来极大破坏。从那时起,他就开始与边界地区各村商量成立村级治安联防队伍事宜,并不断寻求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
石正镇安南村总面积达32.26平方公里,北邻江西省寻乌县清溪村、金村,过去因为山林砍伐、矿产资源等问题,几村之间多有矛盾。近年来,随着边界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交通日益发达,经贸往来日益频繁,社会治安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平远县公安局副局长谢县奎坦言,省际边界地区曾经是“三不管”地带,由于地理环境特殊,治安“盲点”“盲区”较多,这些地区产生的跨区域盗窃、赌博、涉毒、制假造假等问题一直得不到很好处理,尤其是近年来情况更加复杂。
警力不足也边界地区面临的问题之一。平远县公安局下辖12个派出所,其中10个派出所的民警都在5人左右,一般都是驻守在人口聚集的中心村。当边界地区的村出现警情时,派出所往往是鞭长莫及,出警路程耗费的时间长,民警赶到现场时往往错过了最佳处置时间。
“治安联防需要基层的支撑,基层没有发动起来,就难以形成有效的防控效果,两地公安之间要联动,村与村之间同样也需要联动。”谢县奎表示。
探索◥>
整合村级治安力量
建立跨省联防网
针对省际边界的治安状况,从2016年5月开始,平远县公安机关在与江西省寻乌县、福建省武平县接壤的11个行政村,探索建立了一个立足自身、加强外联、共建共防共享的省际村级治安联防协作防控网,主要采取联控、联调、联查、联网四方面协作。
具体来说,就是面对侵财案件时有发生、边民在省际交汇处聚赌增多的治安形势,省际结合部村级治安联防队将区域划为“必巡区”“必巡店”“必巡山”,有针对性地开展联合巡逻;针对边缘地区山林土地、矿产资源纠纷增多的情况,整合边缘村的调解力量,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制度,对涉及边缘地之间的矛盾纠纷实行集中梳理、联合调处、共同办结。同时,省际协作村治安联防队加强对可疑人员、线索的盘查力度,坚持“见疑不放、逢疑必查”,加强对辖区内的废弃工厂、易制毒场所、赌博窝点等重点部位的检查力度,全力挤压违法犯罪空间。
此外,省际协作村之间建立联系制度,定期召开联系会议,并建立信息共享制度,通过微信、电话等,及时通报结合部地区的治安情况,共同研究联合管控措施。
“三省十村联防群”是省际结合部村级治安联防队建立的微信群,目前已有33名成员。身为湖洋村联防队队长的谢国浩正是该群成员之一。他介绍说,治安联防队员在日常巡查过程中如果发现了相关情况,会及时上报派出所,并配合警方行动,“各村遇到人手不足时,则会通过微信群发出协助巡查邀请。”
据悉,湖洋村现有10名义务联防队员,其中4人是共产党员,发挥带头作用。“村委会为联防队员统一提供制服和巡逻用具,一般在晚上八点到凌晨一点之间两人一组开展巡逻。”实现跨省村级治安联防后,流动赌博几乎绝迹,湖洋村已经实现两年刑事零发案,今年以来仅发生了一起盗窃案件,并在治安联防队的协助下迅速抓获嫌疑人。
石正镇派出所所长曾泉表示,派出所处理纠纷往往周期长成本高,而且基层派出所警力不足,一些问题无法及时处理,因此各村的治安联防队起到了很大作用,“由他们出面协调纠纷,有时候比民警还有效。”
意义◥>
“三治结合”典型
推动基层法治建设
总结两年来的省际联防实践经验,平远县副县长、公安局局长张善波撰写的《省际边界地区村级治安协作防控网建设的实践与探索》论文在2017年获得了闽粤赣龙岩梅州赣州警务协作优秀调研文章一等奖。
张善波认为,加强省际边界地区村级治安协作防控网建设,是一条适应当前社会治安发展新形势,符合省际边界地区治安防控实际的有效路径。在实行“网格化”治理的基础上,省际边界村将治安防控力量进行整合,健全治安防控体系,能够解决边界地区村级防控力量薄弱问题,使防控协作向最基层延伸,避免治安防控出现“死角”“盲区”,提高社会防控覆盖面和灵敏度。“省际边界地区村级治安协作防控网的建立,可以有效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化解各类纠纷矛盾,提升村级服务,确保省际边界地区村的社会和谐稳定,从而推动整个省际边界地区的平安稳定。”
对此,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教授刘义强认为,协作联防机制克服了传统上省际交界地带由于行政管理和治安管理体制不衔接造成的管理盲区问题和跨省流窜作案问题。相邻行政村之间的协作联防,发挥了乡村治理中德治和自治机制的联动作用,有效补充了基层政府的法治建设,是因地制宜的“三治结合”典型做法,值得长期坚持和推广应用。
■典型案例
家禽屡遭盗窃联防协助破案
今年上半年,广东省公安机关进行破小案专项行动统一部署,依托“智慧新警务”信息化手段,组织全省公安机关先后开展打击涉盗抢犯罪、黄赌犯罪等领域犯罪专案收网行动,打掉了近百个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2300余名,成功打响了今年广东集中破小案专项行动的第一枪。平远公安则结合省际交界的实际情况,以破小案专项行动为契机,充分发挥省际村级治安联防“五联”机制的作用,主动作为,破获8宗盗窃家禽案件,涉案金额约16000元,有效地净化了社会治安环境。
今年6月,平远公安局差干派出所连续接到多名群众报警称,家中饲养的鸡被盗。接报后,该所民警迅速深入案发现场,走访周围群众,调阅监控视频;同时,联合治安联防队员,发动群众提供线索,采取加强乡村夜间巡逻密度,压缩犯罪分子作案空间等防范措施。通过监控视频,差干所民警及湖洋村治安联防队员发现一名驾驶女装摩托车的男子有重大作案嫌疑,遂立即将该线索向县局刑侦大队及网监大队反映,请求协助。
平远公安局相关部门通过海量查阅视频,认真分析嫌疑人作案路线及轨迹后,最终确定了嫌疑人身份。6月20日,嫌疑人张某军被警方抓获。
经审讯,张某军如实供述了其在平远县河头、仁居、差干等镇盗窃鸡、鸭等家禽案件的违法犯罪事实。目前,公安机关对盗窃嫌疑人张某军依法进行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新闻推荐
平远河头镇因地制宜创建新农村示范村 巧用拆卸旧物 留住美丽乡愁
“真没想到,只是利用"三清三拆"拆下来的旧石磨、竹篱笆、旧砖头,就能打造成风景。”丰顺县潘田镇党委副书记朱杭洲带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