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不能单靠免费培训
事件
学古筝、弹琵琶、唱山歌、画版画……今年暑假期间,梅县区、大埔县、兴宁市等地将面向中、小学生等群体,开办客家山歌、广东汉乐、广东汉剧、版画等免费培训班,旨在打造非遗特色文化品牌,为客家山歌、广东汉乐、广东汉剧、兴宁版画等非遗项目培养后继人才。
分析:
近年来,每逢暑期,梅州多个县(市、区)都会开展非遗项目免费培训班,有的甚至将培训课堂搬进校园,这不失为推广、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好举措。此举不仅提升了文化传承的动力,还能解决暑假“孩子无人照看”的难题,最重要的是能让青少年零距离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
传统与潮流的碰撞、新旧观念的交锋……这是这个时代“非遗”面临的尴尬局面,尽管已经花费很大的精力做好保护传承,仍有“非遗”的生命延续困难重重。非遗项目暑期免费培训在梅州各地已举办了多年,然而,据南方舆情观察,每年暑期参加培训班的学生仅占少数,这一点不能不说有些遗憾。
每年寒暑假,孩子们都会参加各式各样的社会培训班,有的培训班价格动辄几千元学费,不少家长仍积极报名。为何免费的非遗项目培训班不敌收费的“社会学堂”?大部分家长认为,培训班应以学习为主,在唯分数是从的时代,孩子多掌握需要的知识,能提高将来考大学的能力,另外,有些与考学辅导无关的社会兴趣班,相比非遗项目培训班,同样更受孩子追捧。
南方舆情认为,非遗传承的第一歩就是要培养青少年对于非遗的兴趣和感情,仅仅是目前的免费培训,形式和力度明显不够。不少非遗传承人就遇到这样的困扰,学生通常只是暑假学习,开学就断了,没有持续的学习,对于非遗项目的掌握很难达到传承人的要求和标准,想从中挑选传承人非常困难。
南方舆情分析,非遗项目免费培训是文化传承的积极作为,但比起免费培训,更重要的是提升非遗文化的吸引力。除了加大非遗文化的宣传外,还应该实现非遗文化与时代的对接,应该多做创新,而不是机械地传授。此外,必须提升非遗文化的经济价值。当非遗文化转化为经济价值之时,想要学习的人自然而然就会多起来。
以云南丽江市的纳西古乐为例,从文化产业的角度看,其影响力和经济价值取得巨大成功,“不听纳西古乐不算到丽江”让人感受其不同凡响。南方舆情认为,在推广宣传方面,梅州如果将非遗文化表演活动与当地旅游结合起来,制造话题,扩大影响力,加以深度开发,无疑能起到事半功倍效果。
此外,除了免费培训外,传承非遗文化还应从创新方面下功夫,改变大多数人“没有吸引力”“学了没用”“不能当饭吃”的观念。南方舆情认为,非遗项目可以通过市场化找到一条生存和发展的道路,当然,必须要把握市场化的“度”,在保留非遗文化原有的特点上加入时尚、现代化元素,提高吸引力,让传统文化转化为经济能力,这是政府、专家、非遗传承人等应该思考的事情。
南方日报记者马吉池
新闻推荐
薛鹭与狗狗在店里互动玩耍。调好水温后,薛鹭给狗狗淋浴。冲洗好以后,薛鹭把狗狗的毛吹干。对薛鹭来说,受伤是经常的事。薛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