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携妻驻村齐扶贫 广州天河区冼村街驻兴宁叶塘镇群星村干部赖祖豪曾获乡亲资助完成学业
|扶贫一线|
南方农村报记者李思敏
“村委办公楼变好看了,公共服务设施完善了,卫生站和公厕也建起来了。”对比初来驻村时的景象,与如今发生的变化,赖祖豪感慨中带了些许自豪。
2016年5月,广州天河区冼村街派驻村干部赖祖豪,与兴宁市叶塘镇群星村干部联合组建驻村工作队。如今,群星村在保留贫困户原有家庭种养项目的基础上,实施了“分布式光伏发电”及“共建蔬菜基地”两大产业扶贫项目,形成了“短期与长期结合,分散与集中结合,扶贫与扶能结合”的发展模式,助力贫困户及村集体脱贫增收。
昔日受助完成学业
二十年后返乡扶贫
“朱坑断桥,打路四条,公厕要建,卫生站冇。”这是赖祖豪到群星村扶贫后写的一首打油诗,完善基础设施是他面临的一道大难题。
朱坑河流经群星村,一岸是村民聚居地,一岸是近半丢荒的400亩耕地。经了解,扶贫工作队发现朱坑桥的坍塌正是耕地丢荒的重要原因之一,“村民要去到河对岸,需绕行6公里”。帮扶单位冼村街出资60万,镇村及协助帮扶单位出资30多万,筹资筹劳修好了朱坑桥,“村民再也不用淌水过河了。”
对于赖祖豪而言,扶贫也如同一座桥,多年后重新将他和家乡兴宁县连接起来。
“20年前,靠各方资助,我才得以完成学业。现在既有能力、有机会,当然义不容辞。”2016年4月底,广州市天河区新塘小学教师赖祖豪接到通知,学校要派人到梅州兴宁扶贫三年。既是家乡,又是扶贫,他决心已定。
2016年5月9日,短短十余天的准备,赖祖豪便匆忙赶到群星村,开始为期三年的扶贫工作,及周末往返广州兴宁的双城生活。
“一去三年,两地分居,聚少离多。”妻子陈宇起初很犹豫。但“丈夫是兴宁人,我是兴宁媳妇”,陈宇想,这样的困难可以克服。如今,为了支持丈夫的扶贫工作,陈宇从原公司辞职,成为冼村街临聘人员,来到群星村协助财务工作。
社会力量捐资帮扶
爱心在朋友圈接力
“孩子懂事了。”张雄在朋友圈发了张自己孩子在水池边垫着凳子洗碗的照片。张雄是群星村去年2月新纳入的贫困户,因妻子患有恶性肿瘤,治病耗光所有积蓄而致贫。上有老下有小,妻子有疾,他却未怨天尤人。在广州陪妻子治疗时,他利用空闲时间去空调安装公司打临工,常常一进行高空作业就几个小时。但张雄表现得很积极,“只要妻子恢复健康,付出再多也值得。”
赖祖豪的一位朋友得知张雄的故事后深受感动,决定资助这个家庭。
无独有偶,另一贫困户张伟雄也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获得了社会资助。十年前,退伍军人张伟雄的小儿子因交通意外去世,儿媳也组建了新家庭,留下小孙女给二老抚养。赖祖豪记得第一次遇见张伟雄时,他正穿着打鱼服去打鱼虾,“(他)已70多岁了,但为了贴补家用,不得不继续干活。”
赖祖豪朋友听说张伟雄的故事后,决定每学期资助2000元,作为其孙女的教育金。如今,张伟雄一家每年不仅有来自社会力量的教育资助金4000元,还有帮扶单位提供的教育生活补助金2000元和村里产业的分红。压在张伟雄肩上的担子,总算是轻了许多。
“希望有更多社会力量加入,帮助这些家庭重展笑颜。”向朋友叙述贫困户故事时,赖祖豪并未想过会有如此效果。身边朋友伸出的援手,于他而言,如天降惊喜一般。
产业发展初有成效
盼人才回流谋发展
“前三个月很痛苦,要做的都做不了。”扶贫初期,找项目发展产业这道坎拦在了赖祖豪面前。作为一名从业十年的语文教师,他实在不知该如何下手,“像无头苍蝇一样”。
自原支柱产业采矿业消失,梅州市属石膏矿于2006年关停以来,群星村产业凋零,村集体收入薄弱,仅有旧村委楼租金每年1000元。村内种植业以农户自给自足的水稻种植为主,近四分之一的耕地被闲置。面对这百废待兴的产业,扶贫工作队不停走访学习,联系合作对象,寻找合适的产业项目。
群星村有耕地面积2812亩,其中水田面积1749亩,土质肥沃,水源充足,灌溉方便,规模化种植优势突出。扶贫工作队设想过大规模种植水稻、甘蔗等作物,也联系过三位乡贤,但计划都因故未能实施。多番辗转,最终引进了乡贤林道明的农业公司,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发展蔬菜种植。
据了解,目前一期项目投资约600万元,其中村集体已投入60万元(天河区财政引导资金),农业公司已投入自筹资金80万元,项目后续投入的资金由农业公司牵头多方筹集。截至2018年3月,该基地种植各类蔬菜共创造产值超140万元。去年12月26日,贫困户都获得了该年度人均575元的分红款,村集体也获得了2.6万元收入。
产业发展,人才是关键。赖祖豪意识到,传统种植无法发家致富,必须有技术力量的投放及人才回流。赖祖豪透露,今年3月广东省农科院曾到此考察,现已与蔬菜基地对接。他希望,有更多人才返乡创业,带回好技术,助推家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