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青春年华献给石人嶂钨矿的“轮换工”
广东石人嶂钨矿的矿区都是急倾斜矿脉,采矿方法全部采用浅眼留矿法。采场高40米左右,长度在50米—100米之间。采矿作业是最费体力、最辛苦的岗位,在粮食定量时期,风钻工的口粮定量在所有工种里是最高的,每月28公斤。因此,只有青壮劳动力,才能胜任。
1966年起,石人嶂钨矿开始部分实行“轮换工”的用工制度。轮换工,即在农村招收青壮劳力到矿山当工人。这些工人,在四年的轮换期间,在矿山工作中享受职工待遇,但仍保留原有社员身份;轮换期满后,可根据需要,转为矿山固定员工,若返回农村,则恢复社员身份,转换为农民。这一年,招收了第一批轮换工共250人。
最先进入矿山的轮换工是湖南益阳地区的农家子弟,他们有“吃得苦、霸得蛮、不要命”的湘籍风尚,很快就适应了井下作业,赢得矿区领导的信任和重用。其中,一批轮换工轮换期满后,如愿转为固定工,后来还成了基层的工区长、指导员,或者坑长、总支书记或副矿长。
之后,矿里分别在梅州的兴宁、大浦,揭阳的揭西和粤西的电白、信宜、廉江等市县,招收了好几批轮换工。其中,兴宁和梅县的轮换工由于文化程度比较高,见识也广,很快就掌握了井下的生产技术。
这些轮换工,带着家人的希望和能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奉献的豪情,来到了矿山。进矿后,大多在矿山井下,从事最繁重和最危险的工作,他们把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融入了热火朝天的矿山建设浪潮中。
多年井下的艰苦且超强度的作业,许多人有不同程度的职业病(受伤残疾、皮肤病、风湿等),但他们无愧于矿山建设,无愧于自己的青春岁月!
新闻推荐
粤农村承包地逾半实现流转 力争今年每个地市至少新增1个县(市、区)出台奖补政策
■广东改革速递近日,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听取了省委农办关于广东省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情况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