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坑米果条,记忆中的“古早味” 坚守传统采用陈米、山泉水、柴火手工制作
□本报记者陈文兰文 摄
泥土砌的柴火灶、单层抽屉式蒸箱……对不少汕头人来说,手工炊粿条的场景一直留在脑海里,那浓郁的米香,柔韧带弹性的口感,是一种挥之不去的童年记忆。
漫步市区,不时可见大大小小的桐坑粿条店。一碗热气腾腾的汤粿、一盘香气四溢的炒粿,既是街头巷尾最熟悉的生活气息,也饱含了浓浓的乡情。
制作粿条 每道工序都有讲究
在潮汕地区,粿条一直备受青睐。饭点时分,记者走进市区一家桐坑牛肉粿店,里面人声鼎沸,粿条散发出的浓郁米香弥漫着空间。“中午好,您要炒粿还是粿条汤?”店主林钢龙正热情地招呼着顾客。今年41岁的林钢龙是揭阳桐坑人,话不多的他一说起如何炊粿条,便活跃起来。林钢龙说,粿条的品质高低和口味的好坏,除了对大米精挑细选,米和水的搭配比例尤为关键。米浆的浓稠度,决定了粿条蒸熟的质地。在桐坑,1斤米可以炊制2.2斤粿条。
洗米、浸米、淘洗、晾干、磨浆、炊熟,看似工序简单,但各个环节的技巧相当重要。说起粿条制作,林钢龙如数家珍,他说,做粿条关键是选材和手艺。桐坑粿条从选米开始就很讲究,要选质量好的冬米,然后存放上一两年,这样的大米水分少、粘度低,炊出来的粿条才爽滑又柔韧。浸米的时间根据气候温度而定。一般来说,夏天要浸泡两三个钟头;寒冷的冬天,则需要四五个钟头。浸泡过程中,还得重复淘洗、晾干、浸泡的程序三次以上,才能进入磨米阶段。
“做这一行很辛苦,凌晨3点就要开始浸米。”林钢龙说,除了磨米的工序是电动的,其他工序仍坚持老传统。原先磨米是个苦活,要将浸泡好的大米磨成米浆,靠人手动推着石磨不停地磨,一推就是一两个小时。在林钢龙看来,任何一道工序上有纰漏,做出来的粿条就不是那个味儿。桐坑粿条至今还是坚持用山泉水和柴火制作,因为品质好,每天大量粿条销往汕头、潮州、广州、深圳、东莞等地。
坚守传统 烧柴火一笼笼蒸熟
或许是应了“花开墙外”那句老话,林钢龙极少接受本地媒体采访,却无意中成了“网红”,经常有外地媒体来找他拍摄炊粿条。“在桐坑,手艺人还是固执地烧着原始柴火,一笼一笼蒸。”林钢龙用手机翻看不久前他制作粿条的花絮照片和视频,侃侃而谈。
视频中,记者看到,刚炊好的粿条散发着蒸汽,袅袅烟气中,有人蹲在柴火旁,不需任何蘸料就直接用手撕着吃。煮桐坑粿条也很有特色:先摆好碗,撒上葱花,然后舀上一勺浓汤,再舀上一勺淡汤,搅匀,把切得如细面的粿条煮开后捞起放到碗里,最后用小汤勺加上蒜头油。独特的美食记忆,令很多潮汕人心心念念,一吃就是几十年,更吸引了不少慕名而来的顾客。
虽然隔着屏幕,记者还是感受到桐坑粿条的魅力。“香喷喷的粿条汤十分诱人,极鲜的肉汤配上爽口韧滑的粿条,实在是回味无穷”“这才是小时候的味道,鲜嫩可口,令人两颊留香”……在屏幕上的留言页面,来自吃货们的留言,好评多多。
传承技艺 用美食唤醒记忆
记得,小时候村里有很多人家在“炊粿条”。“我爷爷就是经营粿条生意的。”林钢龙自小耳濡目染,对制作工艺更是耳熟能详。当年,林钢龙的爷爷林春河在乡里开了家炊粿条的小作坊,自己制作,然后拿到集市上卖。林氏以此为业,几代传承。
人总是念旧的,旧时的味道很容易把人们带回过去。“对于粿条,很多汕头人都是从小吃到大,我们不会让这种旧时的味道消失。”林钢龙告诉记者,如今,家乡从事这一行的人越来越少,但他们一家依然坚守着。林钢龙的堂哥林锐涛在乡里开了一间牛肉粿店。2015年,林钢龙在汕头注册“合意桐坑”,专营桐坑牛肉粿条,目前已发展到3家门店。理由很简单,不想让祖辈的手艺失传,更不想让正宗“桐坑粿条”销声匿迹。
记者看到,店里一口大鼎装着满满的牛骨。“因为是清水熬煮,所以对火候的把控要求特别高。”林钢龙说,炉火不能太猛,但是又要保持这锅汤一直处于沸腾状态,这样煮出来的汤才好看又好吃。
牛肉粿条汤、炒牛肉粿、牛肉火锅……浓香的牛肉粿条是很多身处异乡的潮汕人魂牵梦绕的美食,那是家乡的味道。如今,粿条、牛肉丸等潮汕传统美食,搭上网络快车,销往深圳、广州、东莞甚至省外。林钢龙表示,希望用美食唤醒记忆,一代代传承下去,潮汕的美食名片才会更闪亮。
新闻推荐
南方日报讯4月25日下午,省长马兴瑞赴揭阳练江青洋山桥国考断面调研,强调要坚决有力落实污染防治攻坚措施,实现练江流域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