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摄影有段情

汕头日报 2020-12-13 01:07

有一次回老家,翻看旧物时,看到昔日在报刊发表的一些老照片,不禁勾起对那些美好影事的回忆。

我第一次在报上发表摄影作品是在上世纪90年代。有了第一次的“初战告捷”,更激发我去尝试第二次、第三次……

想当年,我骑着笨重的自行车,背着廉价的照相机,闯地都跑龙尾走玉湖……几乎走遍揭阳县的每个乡镇。单车从广州产26吋的“五羊”牌换成了上海产24吋的“国徽凤”;照相机也从刚开始的傻瓜机逐渐换成“凤凰”“珠江”“海鸥”以至“理光”“佳能”“尼康”等。在那些骑着自行车采风的日子里,一幅幅凝聚着心血和汗水的照片刊登在报纸上,出现在读者面前,令我兴奋不已彻夜难眠的并不是邮递员送来的稿费单,而是欣喜自己能够成为报社的编外记者、乡村里的土秀才。

上世纪90年代初期,胶卷摄影方兴未艾。有一次,我们几个好友相约春游,在一处水池旁边嬉戏时,大家非常投入,表情十分自然,我赶紧拿出相机按下快门,及时留下那青春靓丽的镜头。照片很快作为“社会与家庭”版刊头照在1992年1月18日的《汕头日报》刊登(见图)。

1992年,揭阳撤县建市,《汕头日报》的“潮汕大地”“乡音”等版面的稿件需求量越来越多,我拍摄的《风拂蔗林甜万家》《儿童相见不相识》等作品陆续见报。后来,我买了摩托车,换了质量较好的照相机,依然坚持不懈地拍照片。随着报业的迅猛发展,我投稿的热情更高了,再次“鸟枪换炮”,不仅把交通工具换成性能较好的“太子”摩托车,一段时间后又换成国产“夏利”小汽车;而且买了“富士”“三星”等数码相机,并配备了手提电脑。这样一来,如果有突发事件发生,我就能够以最快的时间赶到现场进行拍摄。2005年,当航天英雄杨利伟到揭阳市出席航天展时,我便在第一时间把照片和文稿通过电子邮件传送给报社,当天的《汕头特区晚报》便在一版刊登了。

进入新世纪,数码摄影一发不可收,我也成了“发烧友”。2009年,《羊城晚报》开展“红段子·灵机一动”摄影比赛,作为摄影爱好者我自然踊跃参与。我每天奔跑在街头巷尾,捕捉生活中闪光的瞬间,在镜头中,既有突出事件,也有街头趣闻;既有街头小商小贩外来工,也有新潮青年男女,更不乏天真孩童,题材广泛,包罗万象。我的作品《行街》荣获这次摄影比赛二等奖;《“我的地盘”》《好威》两幅作品获三等奖;另有9幅作品入选后在《羊城晚报》该栏目刊登。这些都是对我业余摄影创作的无声鼓励。

回眸往事,已记不清在报刊上发表了多少幅摄影作品,但我却从来没有忘记第一次发稿的激动心情。时至今日,我仍喜欢用手机摄影,乐此不疲。

新闻推荐

粤65万“河小青”齐护河 护河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 累计服务时长190万小时

中山市的“河小青”志愿者们进行河道清理。车陂女子凤船队、皮划艇护河志愿服务队、大学生河道志愿者巡河队、“治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