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璇秋在文昌

潮州日报 2020-07-19 09:35

江龙光

今年夏季是海南解放70周年,我与84岁的琼剧泰斗陈育明在一次颁奖会上见面。出于他与潮剧泰斗姚璇秋同是梨园知名人物,他向我滔滔不绝谈起43年前姚璇秋率潮剧团来海南农场慰问演出,他则率琼剧团下海南农村慰问演出,人生第二次途中相遇的情景,勾起我对姚璇秋那次率团来琼演出深深的回忆。

1977年,在海南岛东北部文昌县境内的国营东路农场,那是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双重匮乏的年代。在农场说广州话的珠三角青年,与说潮汕话的来自潮汕地区青年,平时偶有闲暇,那些喜爱家乡剧种者,双方都会拉出粤剧、潮剧彼此的一代宗师邝健廉(红线女)、姚璇秋互相比拼一番。但不同剧种的精英,争论总是有始没终,结果总是不分高下。海南时属广东管辖,讲广州话和潮汕话人数也是全省最多两个语种,因此粤剧、潮剧观众也占全省前两位。对海南居民来说,观众特别喜欢潮剧,因为海南话与潮汕话很接近,同属闽南语系。

终于有了让同属闽南语系观众欢呼雀跃的日子,当时的汕头地委是年派出慰问团,专程赴海南农场慰问,并带来了经精心准备的汕头青年实验潮剧团,团长和主角均由姚璇秋领衔。时间一个月。海南当时的两大主流媒体,《海南日报》和海南广播电台,全程跟踪报道。

到文昌县慰问演出属中段时间,文昌境内共有4个国营农场,按分配全岛每个市县原则安排演出一场,当时文昌县所定一场的地点正好落在东路农场。消息一经确定下来,我这个当时在“社教办”工作的,接到的电话真不少,其中印象较深的是时任南阳农场党委副书记江奕深,早早就打来电话,电话内容自然是要给南阳的观众分个好地段。他是潮剧迷,老家在“小戏之乡”揭阳。没问题,文昌县境内这4个国有场,东路和南阳农场潮汕职工占多,那天用白石灰给南阳划出了很理想的一大块地方。

演出开始,潮剧《小刀会》男主角刘丽川扮演者气场爆棚,真想不到这个当天晚饭前还到我工作队宿舍聊天,谈话彬彬有礼的他,时下舞台上挥舞大刀,嚎叫如雷贯耳的健将,又给人另一番全新的感觉。

姚璇秋太累了。连日来环海南岛演出舟车劳顿,又担任剧团团长,还是潮剧《江姐》的女主角,再加上她是著名潮剧表演艺术家,全琼各地慰问演出时,过海潮汕游子,尤其演出农场有潮汕人任要职的,非请她加演加唱不可。她也盛情难却,几乎是有求必应。她谈感受,看到热血的潮汕职工在农场披星戴月割橡胶,披荆斩棘种橡胶,我能怠慢吗?当到达东路农场时,她是吃着感冒药和清爽药上台献艺的。

在演出现场,我观察到,潮剧不但潮汕人爱看,海南人也很喜欢看,特别喜欢潮剧的武场。

姚璇秋献唱的是《江姐》系列选段,用潮曲引吭。唱腔高昂激越,字清声坚,节奏收张有序,潮味纯正,音韵双展,情感飞扬,酣畅淋漓。系列选段中也有表白之处,念白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字字珠玑,句句铿锵,直抒江姐凛然正气,热血激荡视死如归的大无畏气概。农场宽阔的大戏台,对着戏台渐渐升高的坡地,席地而坐的大批过海潮汕游子,吸吮着第二故乡大氧吧的清新空气,如痴如醉,每个人都烙下了人生永世不忘的美好记忆。因为大家知道,时下要在潮汕大地看姚璇秋演出已经不易,况且在异地他乡,况且就在此时此刻。

第二天送别汕头慰问团及随行的潮剧团,我们与姚璇秋还有一起吃早餐的一次聚会。大家边用餐边畅谈,这次谈话也出现戏剧性变化,姚璇秋竟像小学生般听得十分入神专注。讲到“将军之乡”在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以张云逸大将为首,文昌县籍有好几十位将军指挥千军万马酣战抗日沙场,甚至将军人数比大陆某县的“将军之乡”人数还要多时,姚璇秋感叹得直点头。讲到“国母之乡”有孙中山夫人宋庆龄、刘少奇在红军时期的夫人谢飞……姚璇秋出于女名人特有的心理,凝视仰叹回响而发出了惊赞声。

握手告别了,挥手再见了,我握着姚璇秋这潮剧泰斗的“兰花手”,盼望她能有机会再来文昌献艺。

新闻推荐

训练不足难救人、设备不足难救火,黄江镇专职消防队队员蔡育新:十余年钻研各类消防器材装备

蔡育新在维修消防车零部件。受访者供图“训练不足难救人,设备不足难救火。”从揭阳市公安消防支队揭阳中队退役至今,十余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