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养鸡“孵”出脱贫新思路以党建为引领,杜塘村从“要我脱贫”转向“我要脱贫”

羊城晚报 2020-07-02 12:16

胡须鸡为杜塘村带来经济效益。驻村第一书记陈海涛(左)带领村民将养殖规模扩大了50%

羊城晚报记者程行欢汪海晏

2018年年底,到广东揭阳揭西县金和镇杜塘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时,陈海涛还是一个农村养殖业门外汉。此前,作为羊城晚报报业集团集团办公室副主任,他只对办公室行政工作游刃有余。

不过,拿他的话来说,“从不懂到懂,是一个用心去做的过程。”而他所在的杜塘村,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也从“要我脱贫”转向“我要脱贫”。

用党建凝聚脱贫战斗力

来到杜塘村,陈海涛第一时间给村全体党员上了一堂“如何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党课,希望党员发挥作用,帮助引导广大贫困户从被动的“要我脱贫”转变为主动的“我要脱贫”。

“领头羊的作用很重要,对村民有很大影响力。”通过观察和实践,陈海涛认为,无论是扶贫项目还是日常工作,只要有人起了头,而且效果好,村民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杜塘村共有2180人,其中党员63名。陈海涛建起了支部党员的学习微信群和外出党员微信联系群,创新党员日常学习方法和活动形式,鼓励支部党员用好“学习强国”客户端上的知识。

党建工作的带头作用很快就有了成效。村党员陈绿有之前在“三清三拆”过程中有抵触情绪,通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后,主动配合工作,清拆了自家违建地方并向其他群众做思想工作,为“三清三拆”工作顺利开展做出了表率。

整合资源发展特色产业

思想统一了,行动就有力量。陈海涛在调研中发现,杜塘村集体经济产业比较薄弱。如何壮大集体经济,鼓励外来企业投资,吸引青壮劳力留在自己的家乡呢?

早在陈海涛来之前,上一任的驻村书记也来自羊晚报业集团的。当时,为了帮助更多的贫困户稳步脱贫,增强村集体的“造血”功能,羊城晚报报业集团通过自筹资金打造了光伏发电项目和百香果示范种植园。那么,如何在此基础上实施“一村一品”产业推进行动,陈海涛与队员开始了苦苦思索。

他最终决定在百香果园的空地进行土鸡养殖,既不占用空间,也可以形成立体生态养殖业。但所有的农村都养鸡,杜塘村的鸡凭什么就更受人欢迎呢?

陈海涛想到了进行资源整合,做中高端品质的肉鸡产品。随后,他马上联系了农科院胡须鸡鸡苗有关负责人,找到村养鸡专业户黄彦武请教养鸡技术细节,去鸡饲料门店请教物资供应,发动贫困户进行养殖……经过多方努力,第一批1000多只胡须鸡鸡苗终于投放到了杜塘村百香果园里。

不负5个多月的努力,胡须鸡出栏后,质量受到一致好评。这个投入11万元的项目最后为村集体经济实际增收4.4万元,利润率非常高。试点成功给了陈海涛信心,今年在去年的基础上,杜塘村胡须鸡养殖规模扩大了50%。

努力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通过两任驻村书记以及全村人的不断努力,2019年杜塘村58户贫困户人均年收益14672元,村农民人均年收益17447元,全部达到省贫困村、贫困户脱贫摘帽考核指标。

此时,陈海涛又思考起了新的问题,脱贫的乡村如何实现真正的振兴。

人多地少,劳力外流,特色产业缺乏,产业附加值低,这也是相当部分贫困村徘徊在脱贫边缘的一些客观因素。如何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产业,又能提升产业附加值,让农民的辛苦劳动有更多的效益呢?陈海涛把目光投向了金和镇的特产——麻叶种植。在他刚刚完成的甜麻叶种植及深加工项目的可行性报告中显示,杜塘村的土地非常适合种植麻叶,同时又可进行深加工,打造特色产业,吸收本地就业。在销路上,这一产品在潮汕地区广受欢迎,因此有着广阔的前景。

村里的产业兴起来了,大家才愿意回到家门口就业。这一项目拟计划总投资约3000万元,投产后每年可生产加工甜麻叶2.4万吨。“虽然村子已经脱贫,但我们还是要扶上马送一程,完善各种保障机制。”陈海涛说,接下来还将加强村两委班子和致富带头人的领头作用,“脱贫致富不仅是靠资金、技术,也要靠熟悉热爱当地、能带领当地脱贫致富的带头人”。

新闻推荐

从“问津”的往事说起

□吴构松二十多年前我初到凤城时,单位附近的韩江西岸有个村落叫做东津,行政上划为分上津村、中津村、下津社区。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