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能吃到一个锅里吗(二)
□陈树培
说起喝粥,想起20世纪70年代中期,我们刚结婚不久,还住在新华社红楼集体宿舍。有几位潮州老乡来京公干,吃不惯北方菜,跑到我宿舍想喝粥,尤其想吃猪肉粥。
当时,北京的猪肉还凭票供应,每人定量多少不记得了,应该不会很多,肯定是紧俏商品。我拿出家里仅剩的一点肉票,买来五花肉。
煮粥由潮州老乡操刀。他们把五花肉切成小块,还弄了点肥肉放锅里炸油,滋滋作响,香味肆意飘散。等粥熬得差不多了,他们直接就把切好的生肉往里扔。我老婆一看,吓了一跳,说哪有这样做的,多腥啊!她说,起码也得用葱姜蒜先把肉煸炒一下吧。
可是,潮州老乡吃惯了直接用生肉煮的粥,说那样鲜,保持原味。他们往粥里放上刚炸好的猪油,再洒上葱末姜末芫荽,还放了鱼露。顿时,小小宿舍,满屋飘香,强烈地刺激着味蕾。我让老婆尝一尝。她先尝了一口,觉得还行,就吃了起来,吃得很惊喜。我问她,味道怎么样,她说,“还不错,米粥中和了五花肉的肥腻,肉香和粥香融合在一起了。”
世上的幸福,看似可望不可及,却往往借由不经意间一碗小小的肉粥就能直接抵达,幸福感就这么来了。
从那以后,我们家就开始吃肉粥鱼粥了,当然,主要还是吃鱼粥,因为老婆怕血压高,肥肉吃得少。不过,她吃鱼粥比我还来劲。这该算是她被我同化的一个成功案例吧。
我们吃的鱼粥是经过改良的,不像我们潮州人直接就把生鱼片往粥里扔。我们爱吃三文鱼粥。我常去附近的岳各庄海鲜批发市场买三文鱼。卖鱼老板把一条十来斤的三文鱼切成两半扇,我一般买半扇四五斤回来,切成三四两一块放冰箱里冻。
每次要吃鱼粥时,老婆就拿出一块,化冻后切成薄薄的小片,放上葱姜蒜,加上酱油,先腌一下,然后放锅里先煸炒一下,再放进快煮好的粥里。
在北京,我们很少用鱼露,老婆总嫌味道不好,怀疑是用臭鱼烂虾弄成的,只好放盐和酱油。
北京人一般用酱油,不用鱼露,这恐怕是南北饮食习惯的一大差异吧。还有猪油,我没见过北京人炒菜用猪油的,但潮州人就好这一口。过去在老家,母亲用猪油炒芥蓝,真香!
汪曾祺先生在谈到袁枚的《随园食单》时指出,“荤菜素油炒,素菜荤油炒”乃至理名言。如今,健康理念似乎也越来越接受用猪油炒素菜了。
我们不光在家里喝鱼粥,到外面北京的潮州菜馆,老婆也喜欢点鱼粥。儿媳是客家人,跟我儿子喜欢上潮州菜馆。在那里,我们全家各点所好,算是吃到一块了。
我们家吃鱼多。北京人吃鱼没问题,但老婆像我这个南方人一样这么爱吃鱼,不能不说是受我影响的结果。
老婆爱吃到什么程度,连我们潮州有人都嫌腥的鱼饭也能接受,甚至比我吃得还过瘾,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我接受了北方的饺子馅饼炸酱面,老婆习惯了南方的肉粥鱼粥跟鱼饭。吃在一个锅里,总是这样彼此适应,互相影响,慢慢包容,口味宽一点,杂一点,久而久之,自然就从心生胆怯到欲罢不能了。
鱼饭就是鱼,能把鱼当饭吃,可见我们潮州人爱吃鱼到了何等地步。潮州鱼饭是用新鲜海鱼水煮而成,不开膛,不去鳞,不除鳃,北方人都觉得不可思议。然而,这就是我们潮州饮食文化“鲜”的精粹,讲究原汁原味。
潮州鱼饭一般冻着吃,可是,我们老年人怕胃凉受不了,常常从冰箱拿出来后蒸热吃。好家伙,这一蒸,腥飘满屋,久久不散,但老婆早已习以为常,见腥不腥,还很享受。
我们回潮州小住时,每天早晨,在池湖市场内,看到一小筐一小筐的巴浪、黄墙、红鱼、秋刀、白鲳、沙尖,老婆好高兴哦!我们买了好几样,回家蘸蘸普宁黄豆酱就粥,别提有多爽了!
潮州的早餐,就是从一碗白粥加鱼饭开始的。记得潮州工艺美术大师郑鹏曾经发过一个朋友圈,说的是潮州开元寺“用一碗粥,暖一座城”的告示:“冬日清晨,寒风习习,韩水古刹,暖意缓缓,小城古寺门口,有一碗温热的粥,可驱散清晨的寒冷,唤醒美好的一天。用一碗粥,暖一座城……”。
如今,老婆被我同化了,跟我吃到一块了,连这种典型的潮州早餐也吃得很开心。“天命难知须率性,人生易老要开心”。吃得开心就能活得健康。
在北京,我们的早餐一般就是煮点麦片,喝杯牛奶,吃个鸡蛋,再来点面包山药什么的,跟潮州稀粥配鱼饭的早餐相去甚远。
南北差别更大的还有小吃呢!
我是1971年8月进京的。如今,快半个世纪过去了。可是,到北京来的潮州老乡有的问我,京城有什么小吃?有什么特产?我常常答不上来。
不是说真的不知道北京有什么小吃,而是说,对北京小吃实在不敢恭维,就连老婆常常挂在嘴边的北京名小吃——豆汁儿,快五十年了,我大概就尝过那么一两回。
汪曾祺先生说,“没有喝过豆汁儿,不算到过北京。”好得我总算还是尝过了,不然,在这里生活了五十年了还是没来过。
什么玩意儿,豆汁儿不过是制作绿豆粉时剩下的汁经发酵而成,味道酸酸的,怪怪的,跟发霉似的。爱喝地说它酸香,讨厌地说它酸臭,就像对臭豆腐一样,好恶各执一词。
老北京小吃有所谓的十三绝,包括豆面糕、艾窝窝、炒肝、糖卷果、焦圈、姜丝排叉、豌豆黄、糖耳朵、馓子麻花、面茶、蛤蟆吐蜜、糖火烧、奶油炸糕。
这些小吃多半不是太甜,就是太咸,要不就是油大,大多是宫廷遗留下来的。北京人要吃北京小吃,一般都上护国寺。那里任何一个小吃店,北京小吃可全了。
北京王府井也有所谓小吃一条街,不过,那是专给外地游客看热闹的。街内融汇了古都北京传统的建筑特色和市井文化,雕梁画栋,飞檐琉瓦,给人以“街中楼百态,景中情万端”之感。
至于北京有什么特产,说实话,每次回老家,我都发愁,真不晓得带什么好,慢慢再说吧。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黄燕丹通讯员陈文庆)凌晨潜入商店顺走名烟名酒,先后两次街头盗走电动车,起贪念竟将挖斗占为己有……4月1日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