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防结合战疟疾
■ 朱文平 温文川
新中国成立前,疟疾在潮汕地区广泛流行,上世纪50年代初仍是潮汕地区发病最多、发病率最高的传染病。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多措并举进行防治,并广泛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严防输入性病源引起流行,成效显著。
今年4月26日是第13个“全国疟疾日”,疟疾是经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潮汕俗称“打疟”“北寒病”“咸寒病”。新中国成立前疟疾在潮汕地区广泛流行。上世纪50年代初,疟疾仍是潮汕地区发病最多、发病率最高的传染病。1954年潮汕各县、市报告共发生疟疾197896例,发病率高达426.45/万。同年粤东区报告发病共746116例,占同年疫情报告传染病总例数的89.14%。
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医防结合成效显著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把疟疾列为主要传染病进行防治,1952年就把该病列为应报告和管理传染病,建立疫情报告制度。1951至1956年,采取了一系列防治措施:组织医疗队或卫生人员到高疟区开展疟疾流行病学调查和防治;向防疟重点县下达任务;培训各县市抗疟人才;对疟疾患者进行免费正规治疗;对疟史者进行抗复发治疗;健康人群预防性服药;大力开展灭蚊和预防疟疾宣传,在重点疟区人房畜舍喷洒杀虫剂灭蚊。
1958至1960年,在全专区范围内开展疟史普查和抗复发治疗及灭蚊防疟工作。
1961至1964年,为控制局部地区的疟疾暴发流行,开展了疟史者抗复发治疗并加强门诊现症病人的管理;重点地区进行人群预防性服药。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大力灭蚊防蚊。另外,加强流行病学及防治情况调查。1970至1974年,多次组织疟疾流行病学调查队,到海丰、饶平、普宁、陆丰、南澳、潮安等县开展疟史普查和根治工作。1974至1980年,各级卫生防疫机构不断落实综合性灭疟措施,把疟疾发病率控制在低水平。
1981年起,汕头地区疟疾防治工作转入巩固灭疟成果阶段,加强发热病人血检以搜索传染源,采取综合性措施肃清病灶点。管理流动人口,防止输入性病源引起流行也被列入重点措施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潮汕地区的疟疾防治工作效果显著,1959年全专区疟疾发病首次降至万分之一以下。1960年全专区报告发病仅45例,发病率下降至0.067/万。1992至2012年汕头市疟疾年均发病率下降至0.056/万。2011年汕头市启动消除疟疾工作。至2017年,汕头市已连续9年没有发生本地感染的疟疾病例。2017年9月,广东省卫生计生委组织省级专家组对汕头市消除疟疾工作进行了考核评估(见图),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疟疾控制和消除标准》要求,已达到消除疟疾的标准。
保持警惕筑牢防线,严防输入性病源
1976年后,南澳县部分知青陆续回岛,集散于该县西部沿海的长山尾、大潭等临时居民点,其中在外地感染疟疾者成为传染源,造成间日疟局部流行。1980年疫源扩散,流行波及全县,1981至1982年发病率上升到50/万左右。经采取综合防治措施,至1985年才被控制到万分之一以下。
据1987年统计,全市发病477人,其中本地病人124人,外地输入病人353人。近30年来,汕头市没有发现本地自然感染恶性疟疾病例,但仍有输入性病例,呈散发状态。
2013年1月,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感染科收治一位反复寒战、高热、头痛病人。经过详细询问流行病学史后发现,该病人两周前从非洲喀麦隆回国,回国10天后即出现以上症状,经治医师警惕有疟疾可能。经报告汕头市疾控中心后即予采血检查,在病人住院第二天便确诊为境外输入性恶性疟疾。经使用蒿甲醚(青蒿素衍生物)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联合用药,病人的病情很快好转,用药第四天已退热,无寒战,并逐步康复。这是医防结合救治输入性传染病病人的成功案例。该案例也提示,保持对输入性传染病的警惕性是及时、正确对病人做出诊断的关键,而医防密切合作为及时救治病人提供了有力保障。
联系当前新冠肺炎防控形势,经过一段时间艰苦努力,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境内本轮疫情流行高峰已经过去,但境外疫情正在蔓延,我国面临境外疫情输入风险大幅增加。近期汕头、揭阳等地也相继出现输入性或输入相关性病人,我们必须牢牢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始终保持警惕、严密防范。要把严防境外疫情输入作为当前乃至较长一段时间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增强防控措施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筑起应对境外疫情输入风险的坚固防线。
新闻推荐
普宁市部署第二季度防范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暨2020年消防工作,提出 坚决把好企业复工复产安全关
本报讯(记者高浩钦陈启何通讯员杨雪斐)近日,普宁市召开第二季度防范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暨2020年消防工作会议,提出要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