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如画吴中景 读丘逢甲《春暮游揭阳作》

揭阳日报 2020-04-20 11:59

揭阳画家林登美的画作《揭阳祖地》再现了旧时揭阳的春景。

□杨史辉

丘逢甲(1864~1912),字仙根,号蛰仙,又号仲阏,常署仓海君,诗文又别署南武山人,近代爱国诗人。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清军溃败,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把台湾割让给日本。丘逢甲怀着“孤臣无力可回天”(《离台诗》)的遗恨,于1895年“痛哭辞故国”内渡,当年夏秋间回到祖籍镇平(今梅州蕉岭),第二年冬“奉旨归籍海阳(今潮州市潮安县)”至1903年秋他一直寓居潮州。在潮期间先后主讲韩书院、潮阳县东山书院、澄海景韩书院,在汕头创办岭东同文学堂,为潮汕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是近代历史上卓越的教育家、诗人。

潮汕的山山水水留下了丘逢甲的足迹,他创作了大量关于潮汕历史文化、风物人情的诗篇,留下数首和揭阳有关诗歌,反映诗人和揭阳的深厚感情。

丘逢甲在潮期间,曾游揭阳,写下《春暮游揭阳》诗二首,丘逢甲诗集《岭云海日楼诗钞》中编入“己亥稿”可知此诗写于己亥年(1899),是年丘逢甲在潮阳任潮阳东山书院山长(校长)。诗作如下:

《春暮游揭阳》

其一

三月春江放棹行,水田漠漠万车声。

空山废堠秦人戍,落日平芜汉代城。

印铸彻侯封粤令,帆回海道阻闽兵。

古怀赢纵东风目,散尽闲愁看野耕。

其二

玉滘潮生打桨忙,绿阴夹道水松凉。

北来岭势连山越,南徼民风故陆梁。

乔木村居名将冷,落花坟上美人香。

江城如画吴中景,愁入昏昏海气黄。

第一首诗的首联作者用轻快的笔调,诗的语言描绘揭阳之行,三月春江水涨,诗人泛舟而来,广阔的田野中,农民在田中用水车输水到备耕,诗人看到的是一幅揭阳的农村春耕图。诗的颔联、颈联写了古揭阳县的历史和地理环境,古揭阳从“秦人戍”“汉代城”历史一路走来。诗人极目处是农人耕种的场景,田园风光,古城美丽的风景让诗人“散尽闲愁”,心胸为之开阔。

第二首的首联“玉滘潮生打桨忙,绿阴夹道水松凉”,玉滘指揭阳县城的玉滘溪,玉滘溪是揭阳古城第一溪,这条贯穿城中,连通南、北溪的河流,是过去榕城人民生活与经济发展的重要河流,首联二句写出了榕城水乡的特色。

诗的颔联写了揭阳的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民居,诗中的“南徼”指南方边陲,南部边界。陆梁:秦时,称五岭以南之地为陆梁,《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颈联怀古写人,“乔木村居”写县城风景,“乔木”是榕城的榕树,先贤郭之奇咏榕城榕树有“乔木森森望郁苍”之句。“落花坟上美人香”写黄月容故事,诗人在揭阳应该听说过黄月容这个美丽凄婉的传说。

诗的尾联,诗人极力赞扬揭阳县城美丽的自然环境和秀美的水城特色,“江城如画吴中景”将榕城形容为苏州地区的吴中美景,吴中不但美,文化内涵也很丰富,是吴文化的发祥地。榕城也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诗人写下的优美诗句,可说是推广宣传揭阳的一张名片。但诗人写此诗时正逢国家动荡,故诗中发出了“愁入昏昏海气黄”的感叹,这正是丘逢甲忧国忧民精神的体现。

这二首诗写揭阳之游的见闻,由近及远,由古及今,发思古之情,道眼前之景,写历史故事,吊古抒怀,忧时感叹,其中包含了诗人丰富的思想感情。

新闻推荐

农行揭阳分行全面上线社保卡即时发卡机

为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普惠金融政策要求,农行揭阳分行率先推出了社保卡即时办卡、补卡服务,并实现全市各县、区社保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