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情墨韵画出真意人生

揭阳日报 2020-04-19 09:39

母爱

瓜棚下

欢聚一堂

清清小河边

画家简介

徐少东,1950年生,现为揭阳榕城中国书画院院长,揭阳潮汕书画研究会理事,广东省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手指画研究会会员,岭东书画院理事。

□记者 林锐磊

与艺术结缘是一件幸福的事,和书画家结缘畅谈人生,同样是人生幸事。在揭阳书画界,很多人对徐少东印象深刻,他对很多年轻书画家来说亦师亦友,年已古稀的他至今不辍画笔,在花鸟画、手指画等画种创作中让人观之叹服。采访的过程,不外乎就是亲近艺术的过程。

忆往昔,痴迷画艺情趣浓

徐少东回忆起幼时,笑称自己课外喜绘事。他说:“我觉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放在我学绘画这件事上,是很好的注脚。”在徐少东的印象中,他从小对线条、色彩等绘画元素十分上心,课余时间总喜欢拿着画笔涂涂抹抹,后来年岁渐长,不仅花心思钻研书本的学问,更喜欢和同道好友研讨画道技艺,遇到优秀画家更是悉心讨教。苦功之下有成效,在不断砥砺画艺的过程中,他受益良多,识见日深,画艺不断进步。

多年来,徐少东不仅举办过花鸟个人展,其优秀画作《虾趣》还入选全国首届法院干警书画展。他的学生林蔚说:“徐少东老师擅长画游虾、雄鸡、小鸡,比如《虾趣》《三雄图》等都是获誉甚丰的国画作品。可以说,他的写意花鸟画很有特色,让人觉得画作能焕发出生机蓬勃的生命意境,对我的画艺学习很有启发。”据了解,徐少东还喜欢在画作上以刚劲秀挺的书法题上自作诗句,使作品增添书卷气,更能激发观赏者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学无涯,老夫聊发少年狂

近两年来,徐少东的个人作品从风格、用笔、用墨、构图等方面,跟以往相比有较大的变化,这是他习画多年后的一次“自我革命”。在坚持不懈的不断摸索下,他形成新的画风:敢于尝试采用浓重墨色,更注重墨色厚、重、拙的艺术效果,在运笔过程中注意墨色的层次变化,使墨色更加丰富。此外,在作品的构图方面,他的新画风更倾向于“以简代繁”,力求用较少的笔墨来表现“简而不简”的丰富内涵。

是什么原因让他敢于放下“旧我”、锐意革新的呢?面对这样的提问,徐少东这样回答:“再不进步,我就老了,就再也"革不动"了。人得活到老学到老,这样才能对得起自己数十年研磨一艺的初心。”在徐少东看来,绘画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因此,他在动笔之前往往需要一番严肃的思考,几乎达到“成画在胸”时再进入创作,力求使画面生动感人又不落俗套。

众乐乐,人生何须问西东

“要画好一件形神兼备、富有情趣的作品,需要画家具备相当的绘画功力、审美境界,需要画家在生活中多对具体景物细心观察,且在创作过程中苦心经营。”这是徐少东对很多年轻书画家说过的一句话。

对年轻一代的书画爱好者,徐少东从不吝惜自己的创作经验,在他看来,“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让更多人享受绘画艺术的快乐,是他喜闻乐见的事情。黄晓庆、林杰、黄成志、林蔚、黄启明等在不同岗位工作的年轻人,在他的帮助和指导下学习国画,都取得了让人欣喜的成绩。

古人说“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徐少东在长期的习画中将心灵感受到的情感,悉数融入在自己的丹青水墨之中,从而使笔下之花鸟虫鱼充满着生命活力。老骥伏枥志不老,在画艺精益求精的道路上,徐少东还在不断攀登,从未停歇。

新闻推荐

●“行走绿廊,感受水城文化”系列报道(8) 牛屠巷在池何在?莲角池有池亦无

1946年揭阳县城西门一带地图(图上英文为旧式音译地名)。牛屠巷和莲角池位置图。阿龙制图牛屠巷现状(左上角有巷名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