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馆藏应该“活”起来

揭阳日报 2020-03-31 10:29

林锐磊

揭阳是粤东古邑,见诸史载已有2200余年,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笔者春节前曾和外地来的友人同游市博物馆,馆内丰富的文物让友人印象极为深刻。友人认为,博物馆应该主动开展更多丰富多彩的展览和教育活动,让馆藏文物“活起来”,使博物馆的收藏、研究、教育等功能能够得到全方位发挥。对此,笔者十分赞同。

笔者认为,让博物馆的馆藏“活起来”,应该弄清博物馆“收藏什么”“展示什么”和“怎么传播”的问题。在笔者看来,博物馆收藏、展示的“物”只有和人建立关联,“物”的内涵才会丰富,展品才会生动起来。要摒弃“见物不见人”的思路,不要孤立地展示文物,要把“以物为主”转向“以人为主”,多挖掘文物背后的信息,尤其是展品所蕴含的潮汕民俗、传说和故事,尽可能立体展示出藏品和藏品、藏品和人、藏品和环境、藏品和社会的关系,才能让博物馆的展览变得更加“亲民”,更有“黏性”。

在笔者看来,策划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尤其是公益讲座、夏令营、动手做、小手拉大手等活动,能够有效拓宽公众对博物馆功能的认知,让博物馆的馆藏“活”在人心。揭阳的文物有着鲜明的潮汕文明特点,笔者建议利用好“固定展陈、文化体验、活态展陈”等手段,通过“博物、传习、文创、设计、阅读、互动”的多维度运营,利用好这些资源优势,开发独具特色和品牌的教育项目,一定能够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笔者认为,文创产品的研发,能够让博物馆的馆藏更加“鲜活”。故宫在文创产品方面很值得借鉴,比如“雍正御批”胶带、“朕生平不负人”字样的手机壳等,就很有特色也很受欢迎。笔者觉得,揭阳的竹林众多,制作竹简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如果和揭阳学宫丰厚的文化底蕴相结合,不妨推出这样的文创产品:当家长带着小孩到学宫参观时,发现现场可以刻一小段《论语》的书简,并且在书简的第一支可以刻上小孩的名字,我相信很多家长会乐意购买这种富有文化的书简给小孩留作纪念。笔者认为,博物馆应该平衡好“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利用馆藏文物开发丰富的文创产品,使藏品文化借助“商品”力量被“带回家”,在创造社会效益的同时创造经济效益,打响博物馆经济这张牌,让文物蕴含的文化更加“活力四射”。

新闻推荐

揭阳百分玉器广场:“天光墟”复市 线下营销复苏

百分“天光墟”复市,吸引消费者光顾。李丹妍摄□记者郭琼瑜一凳一桌,集展示与存放于一体的便携货盒子,类似农贸集市...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