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救亡巾帼不让须眉 烽火岁月,揭西南侨中学妇女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许多女学生积极投身抗战,甚至献出宝贵生命

汕头日报 2020-03-21 03:04

“妇女呼声社”全体社员合影

■ 欧创皋

抗日战争时期,揭西南侨中学是在中共潮汕地下党领导下建立起来的一所抗日革命学校,借鉴解放区抗日军政大学和陕北公学的模式和经验,以“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为校训,对学生进行抗战教育和马列主义基础知识教育,引导学生参加实践,使每个学生树立为革命而学抗敌本领的思想。又根据当时中共闽粤赣边省委和潮汕中心县委的战略部署,开辟农村抗日基地,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很快成为潮汕地区实施抗战教育的一面旗帜,有力地吸引着各地革命青年,成为党唤醒民众抗日救亡的战斗集体。

当时来到南侨中学的女学生很多是进步青年,其中有部分是由潮汕各县地下党介绍进来的进步分子,如欧阳韵玉,原是潮阳上练公学特修班的党员学生;杜兰、李学声、杜仪等同学是由汕头“青抗会”介绍,同其他男青抗会员一起来南侨的;有来自海外,瞒着家长,舍弃优裕的生活,志愿回祖国找寻革命真理的女侨胞,如吴秀远、杜兰兄妹三人等;还有来自日寇沦陷区不愿当亡国奴的女青年及其他各地来的进步女青年。

深入农村开展教育宣传

随着抗日救亡运动的深入开展,学校根据形势需要和学生的特点专长,成立许多社团组织,如“青年熔炉社”“妇女呼声社”“南侨剧社”“大刀队”“文艺研究组”等。

“妇女呼声社”是在学校党总支领导下,以党员骨干马克辛、吴秀远、欧阳韵玉、赖健、许韵松、郑爱辛、张伯英等女生为核心,吸收全校进步女同学参加的女性组织。她们深入农村发动群众,为抗日救亡做了许多工作。

1938年10月,武汉、广州相继失陷,潮汕形势越来越危急。为适应潮汕抗日斗争形势,在党组织领导下,“妇女呼声社”女生深入农村,走与工农结合之路,在农村办民众夜校。在党员带动下,女同学分成小组,分片负责,深入学校周围农村,开展妇女工作,先后在石牛埔附近办起了28所民众夜校。还利用课余假日,深入农家农户,帮农民姐妹劳动和料理家务,如舂米、挑水、做饭、看小孩、代写书信、求医送药等等,晚上分头到附近的乡村教唱革命歌曲,办妇女识字班,讲解抗日斗争形势,宣传抗日救国道理,有力地推动了抗日救亡工作的开展,和农民建立深厚的感情。同学们还捐钱出力,为夜校买灯买油买纸,编印教材课本,送给上夜校的家庭妇女。通过细致的思想工作,在群众中播下革命种子,然后发展在夜校活动中表现积极、政治可靠、有群众威信的妇女入党。在学校周围的村寨,如上栅、新塘、沙犁潭等5个村先后建立了党支部,还在章厝寨建立了妇女支部。

响应号召走上抗战前线

1939年6月,潮汕的抗日斗争形势日趋严峻,日寇的进攻已经迫在眉睫。国难当前,在学校党组织领导下,组织学生下乡宣传抗日救亡,动员学生到抗日前线,学校成立“南中战时工作队”若干队,深入到揭阳登岗、桃山、炮台、洋棋等地开展宣传,“妇女呼声社”社员纷纷报名参加。她们通过演剧、歌咏、漫画等文艺宣传形式揭露日寇的丑恶凶残暴行,鼓舞人民的抗日斗志。6月7日,南侨中学黄声校长选送吴秀远、欧阳韵玉、许韵松等6名学生参加“汕头南洋华侨战地服务团”,并在汕头市郊蓬州接受军事训练。战地服务团随后归潮汕警备司令部直接指挥,随军参与对日军的战斗。

1939年汕头沦陷时,全校师生纷纷捐款救济沦陷区难民,侨生杜兰等把从海外带回的金饰纪念品献出,家无余钱的同学则尽量节约,省下生活费捐献,“妇女呼声社”全体社员共捐大洋二百余元。汕头沦陷后不久,由袁琼老师带领的包括李学声、杜仪等女同学参加的二十余人的抗日宣传队到揭阳地都一带宣传抗日救国,后来宣传队转调到保安团战工队工作。时任潮汕中心县委领导人马士纯同志也带领学校一批骨干包括女学生杜兰等走上前线,参加独九旅抗战部队随军工作队,与先期到达的欧阳韵玉、吴秀远等女同学一起,他们的足迹走遍登塘、白水、黄沙田、白茫洲等地,发动群众支前抗敌,救护伤员,拿起枪杆,在炮火中锻炼成长。

巾帼英雄为国捐躯

1939年8月初,战工队各中队集中在潮安田中墟开展军事训练。8月19日下午3时左右,两架日寇水上飞机在黄沙田上空反复盘旋侦察,寻找目标。当时战工队就驻扎在村子里,战友们择机转移,吴秀远留在村子里为战友郑文楚煎药,最后才离开村子。刚离开村子走到石桥中间,敌机投弹轰炸,吴秀远不幸中弹,身上多处受伤,一块弹片穿进腹部,经抢救无效,年仅19岁。

南侨中学于1940年8月被迫解散前后,学校党总支有计划地组织革命师生和党员分批转移离校,分散隐蔽撤退,奔赴新的征程。归侨教师余天选是创办南侨中学唯一的女党员老师,她先是转到福建永定侨育中学任教,由于该校也属于“陕公”型学校,国民党当局虎视眈眈,又被紧急调离,后辗转迁徙大埔、江西瑞金、桂林等地,历尽艰辛,最后按组织指示南撤安南(越南),转移途中所乘船只被炸沉没,余天选老师母子三人不幸殉难。

南侨中学虽被迫停办了,但其优良校风和革命精神却被师生们带至全国乃至海外各地,继续扩大影响。不少人成为党的革命骨干,特别在潮汕地区的武装斗争中起了良好的作用。

新闻推荐

揭西县委常委会会议提出 加快推进“五本台账”落细落实

本报讯(记者张秀川)近日,揭西县委十一届第113次常委会会议召开,传达中央、省委、市委有关会议精神,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