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初期潮汕地区传染病防控多措并举成效显著 迅速有效遏制多种烈性传染病

汕头日报 2020-03-21 02:48

新中国成立初期,南澳驻岛部队卫生员在驻地周边乡村开展医疗防疫工作

■ 朱文平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潮汕地区的传染病防控事业有了较大发展,救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得到了保障。

实施严格的传染病报告制度

新中国成立之初,广东省人民政府卫生厅即通令各专、市、县卫生机构按旬将当地疫情上报,应报告的传染病主要有黄热病、霍乱、天花、斑疹伤寒、鼠疫、赤痢、白喉、猩红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回归热、伤寒、疟疾、黑热病、日本住血吸虫病等17种。

1951年,《中南区疫情报告暂行办法》规定各县市卫生机构(无卫生机构者由防疫委员会负责)按旬报告本辖区内传染病。该办法规定将传染病分类报告,共20种。其中甲类为天花、霍乱、鼠疫共3种,乙类为伤寒及副伤寒等13种,丙类为疟疾等4种。

1952年,根据反细菌战需要,潮汕反细菌战办公室发布《疫情报告暂行办法》,规定潮汕各地疫情报告范围,共15种。甲类为鼠疫、霍乱共2种,乙类为天花等4种,丙类为伤寒及副伤寒等8种,临时规定类为炭疽1种。

1955年11月15日公布的《传染病管理办法广东省实施细则》规定,应报告并进行管理的传染病共24种,其中甲类为鼠疫、霍乱、天花共3种,乙类为流行性乙型脑炎等17种。

预防接种成传染病防控主要措施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预防接种列为控制传染病的主要措施之一,各种疫、菌苗均实行免费供应免费注射,一般由卫生防疫部门统一布置,县、区、乡层层发动,各医疗卫生单位抽派医务人员与基层卫生员一起施种。

1949年11月12日汕头市首次报告内马路有一天花病例,军管会卫生处随之进行调查,始知市区内已有天花流行(1949年7月已有病例),即采取紧急防疫措施,组织全市卫生人员和军警部队举办强制种痘运动(接种牛痘苗),至1950年4月计种痘196248人。1950至1952年春在潮汕地区开展有史以来首次全民普种牛痘,共种4943938人次。在此期间潮汕专署卫生科印刷种痘宣传资料10万份分发各县。

除针对天花接种牛痘苗外,上世纪50年代潮汕地区预防接种还重点针对霍乱以及伤寒病、白喉病,使用霍乱菌苗、霍乱伤寒混合菌苗、白喉类毒素等。霍乱菌苗在重点地区人群中使用(主要为沿海居民及渔船民),发生副霍乱病时在流行区全面普种。霍乱、伤寒混合菌苗也在重点地区使用。伤寒、副伤寒甲乙混合菌苗1950年在重点流行区普遍注射。

1952年反细菌战期间对重点人群开展了鼠疫菌苗接种,汕头市、揭阳、潮阳、澄海、惠来等县共注射312500人。潮汕局部地区还开展了痢疾噬菌体、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百日咳菌苗等疫苗接种。

新中国成立初期,潮汕地区的传染病防控工作效果显著,尤其是烈性传染病很快得到遏制。为害潮汕地区一百多年的霍乱病在1950年以后本地区已再无病例发生。1954年5月潮汕地区报告最后1例天花病人,此后本地区再无此病发生。新中国成立后潮汕各地已无鼠疫病例报告。

传染病学科的建立有效提高救治能力

传染病救治是传染病管理工作的主要环节之一。1950年潮汕区中心卫生院(汕头市中心医院前身)首建传染病区,汕头各所综合医院也在内科划出部分病床用于收治传染病人。澄海县卫生院则设立收治肺结核的病区。传染病学科的建立有效提高了传染病的救治能力。治疗手段方面,由于磺胺类药物、抗菌素广泛应用和输液、输血治疗的方便使用,以及外科技术的使用,有效提高了传染病治愈率,降低了死亡率。

上世纪50年代初期,伤寒和副伤寒仍是潮汕地区常见的传染病,而伤寒肠穿孔则是伤寒和副伤寒病一种严重而常见的并发症,死亡率很高。1954年至1956年,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郑迁适医生等使用肠造瘘手术治疗伤寒肠穿孔7例,病人全部得以生存。外科技术水平的提高在提高传染病救治水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50年汕头市伤寒和副伤寒的死亡率为5.37%,1954年已降至2.71%。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共同努力,人民群众积极配合,使潮汕地区传染病防控事业有了较大发展,救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得到保障,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新闻推荐

让文明成为学校闪亮的名片 访惠来县鳌江中学校长林丹雄

鳌江中学优雅的校园环境。通讯员摄□记者洪炯珊走进惠来县鳌江中学,浓浓的文明气息迎面而来——校园内文明标语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