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有你们,我们才无后顾之忧 揭阳市驰援湖北医护人员的战“疫”日记之二十八

揭阳日报 2020-03-20 09:59

林根发(市人民医院护士,市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

这两天有空坐下来翻翻手机相册,看到一些在方舱医院里面和患者的合照,突然想起上最后一个咽拭子采集班时,帮一位患者采完标本后,他对我说一声“谢谢”,还有一句:“谢谢你们为了我们不远千里,冒着生命的危险来支援我们,想必家里的亲人、好友、领导都担心坏了吧。”

当时,这句话一下子触碰到了我时刻紧绷的情绪线,眼泪已经悄然在眼眶里打转,但那一刻脑海中的理性思维告诉我:不能哭,不能让眼泪流下,不然脸颊双侧的压痕会刺痛、会暴露的,这样便不能再上班了,更重要的是不能有任何悲伤的情绪,因为这种情绪会影响患者。我头往上仰,稍稍调整了一下情绪,笑着对他说:“全国人民也担心你们,希望你们早日康复,希望我们早日战胜这场疫情,取得最终的胜利。”患者眼角弯成了月牙,转身便离开了。我面向窗边,迎着寒风,眺望着远方的天空,沉思了一会。

我想:其实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出发前,为了让我们没有任何后顾之忧,医院的领导、科室同事以及后勤部门,把他们所能想到的一切都准备好了,防护物资一样不缺、生活物资充足。

“伟明,我把他们都交给你了,一定都要安全地回来。”出发前,翁院长对着蔡伟明队长下达了这样的“命令”。作为医院的大家长,他时刻牵挂着我们的安全。生怕我们在前线饿着,他自己特地为我们准备了红烧牛肉罐头、金枪鱼罐头、压缩饼干等方便食品,而这些物资也成了我们凌晨上班前的早餐。一块压缩饼干能让我支撑接近10个小时的工作时间。每次需要物资,院长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一定要把最好的给他们送过去。”临行前他给我们的那个拥抱饱含着深深的不舍,但在这场战“疫”面前,只能割舍掉这些情感。没有国就没有家,舍小家为大家,救死扶伤的真理,不是简单的说说而已,一定要落到实处。

“这个必须带,那个也不能少。够不够?不行,我还得去多拿一些。对咯!我叫杨瑜他们再出去买多一些。”这是人事科王科长对于我们援鄂队员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像是一位老母亲,怕我们的生活物资不够,每一样生活物资在她眼里,都是我们必须带过去的。最近一次寄过来的物资,我看到了潮汕的特色小吃,询问一番才知道那是王科长为我们准备的。而这一切物资的采购离不开两位姐姐的身影——杨瑜姐和郑妍姐。所有一切需要外出购买的物资都是他们亲自去采购的。超市、服装店,走过一家又一家,只为找寻最好的给我们。当时是过年期间,很多东西在当地没能买到,他们便开着车前往汕头,一家一家地去找寻所缺的物资,回来已是傍晚时分。

偌大的行李箱被防护物资塞得满满的,拎起来有点吃力。而为我们准备这些装备的是医务科、护理部、物资仓库以及药学部的人员。

防护服、隔离衣、护目镜、面屏、鞋套、靴套、医用帽子、N95口罩、医用外科口罩等防护物资以及胃肠药物、中药冲剂、外用软膏等药品一应俱全。这些防护物资是后勤司机大哥开了3天3夜的高速路从河南拉回来的,医务科林科长拍着胸脯自豪地说:“这是揭阳目前最好的物资。”这句话的背后凝聚着多少人共同的努力。

作为主管我们护士的部门,护理部主任陈梦云、副主任杨朝蓉不断向他们认识的已在武汉支援的医疗队同行了解准备事项,不论大小,每次都将整理好的信息发送给我们,怕我们心理压力大,不停地疏导我们。在帮忙准备生活物资、防护物资的同时,生怕我们由于工作时间长,脸部长期受压导致压疮,特地为我们准备了水胶体、赛肤润、爱立敷等预防压疮的物品。每一次下班后,总能收到她们关爱的信息。

“家里有什么困难我们来解决”,这是妇科主任江少如在出征仪式上对着我们5位出征队员说的。队里有两位女生,江主任毫不吝啬地将在援鄂期间可能出现的关于女性健康的问题告诉她们。有一天下班后,老爸给我发来信息,说江少如主任给了他两个口罩。后来我才明白在那天,江主任、王科长带领的慰问团队去我们家里,当得知我家没有口罩时,将身上仅有的两个口罩送给了我爸,回去后还联系后勤部门,再次将口罩送到我家。

因为有你们,我们才能坚定地投身到这场战“疫”中,是你们牵挂着我们的牵挂,替我们守护了小家,你们也是这场战“疫”中的英雄。

因为有你们,我们才能勇往向前;因为有你们,我们才能无所畏惧;因为有你们,我们才无后顾之忧。

林宝凤 黄晓纯 整理

新闻推荐

志愿者送关爱 慰问群众显真情

本报讯(记者潘彬彬)三月是“学雷锋月”,为弘扬雷锋精神,形成“人人学雷锋、时时学雷锋、处处有雷锋”的良好氛围,3月12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