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字赋形皆成妙境 许集厚书法艺术特点浅谈

揭阳日报 2020-02-16 08:56

宋·卢梅坡《雪梅·其二》许集厚 书

如意 许集厚 书

品酒 许集厚 书

宋·朱熹《春日》 许集厚 书

个人简介

许集厚,广东揭阳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央书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揭阳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揭阳市青年书法协会名誉会长。

□李志宏

许集厚先生笃志勤学,学古人而不拘泥,勇于创新。他把行草书当作主攻对象,这是因为行草接地气,深受大众喜爱,加上他善于从古人碑帖中汲取营养,化为己用,因此他的作品极具个人艺术语言。

许集厚先生学习书法不局限于某家门室,也不厚古薄今,凭借个人的努力,先生的书法在长年累月的临帖实践中走出一条迥异于他人的道路。他认为书法最难之处不在于完美的技法,而是书家在神闲意适、纸墨精良之时,能否做到心手双畅、神采活现。他在艺术的园地用心耕耘,营造一座理想的家园。在我看来,“秀逸俊迈,雍容端庄”正是许集厚先生书法的重要特点。

书卷气浓厚,注重巧拙相生。许集厚先生书法以二王为基,参学孙过庭和米芾诸家,法度严谨而气韵生动,极具书卷气息。他特别重视作品线条的稳实和变化,不管是“细若游丝”还是“聚墨成形”,皆能因字赋形,意趣盎然,这一切都来源于他娴熟的用笔技巧,著名书法家、篆刻家李刚田先生曾这样评论先生的书法:“行笔自然有骨力,起止转折处变化也很丰富”,用笔之道,要注重“巧拙关系”和“中侧关系”,许集厚先生的书法在巧方面可谓是得心应手,最难能可贵的是,他没有将“巧”当作终极的追求,而是借助一些拙厚的用笔相形对照,使巧更巧。在用笔上,他敢于中锋和侧锋并用,使其书作骨气洞达,更为沉稳活泼。

纵横取势而不碍于避让映带。先生的书法在纵向取势和横向取势都能因字制宜,先生的书法注重阴阳辩证的关系,在字的大小,轻重,方圆等对立中,总能找到平衡点。除此之外,他更注重字里之间,字与字之间的避让、映带和穿插,强化了字的对比,制造矛盾并解决矛盾,从单字的多变到总体布局的生动,皆能做到筋强墨润,酣畅淋漓,极具感染力。

用墨多变而不伤于儒雅风度。中国书法属于单色的表现艺术形式,当墨色出现干湿浓淡等丰富变化之后,便会使其美感大为增强,古代书法大家,都善于用墨,所谓浓见活泼,淡得华滋,许集厚先生的用墨,多年的创作经验,使他深谙各种纸墨特点,他大胆运用渴笔和枯墨,丰富了行草书线条之表现力,儒雅清新,有深谷幽兰一般的气息。

章法布局的巧妙安排,令人耳目一新。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曰:“古人论书,以章法为一大事”,笔者从章法的形式感和题款钤印两方面来谈论许集厚先生的书法。先生平时创作的常规作品,章法安排以不满为佳,通常到了最后一行,会留下几行半的空白,落款的字也因为所存留的空白而布置,或两行,或三行四行,甚至在作品的中间部分,也会留下有情之白,“当白计黑”,给人无限遐想的空间,但也有一些作品又能出奇制胜,比如借助小字题跋,或者在作品中间增添一些文字说明,以《龙腾四海》四字吉语为例,在第三个字“四”字的上方盖上一枚方印,下方加上一些说明文字,原来是因为“四”字过于小,通过题跋和盖章,使作品更为平衡和谐。至于钤印,除了斋号印和名字印之外,还有一些动物肖形印、佛印、贤士印、吉语印等,印章形状不一,这些印章和作品相互衬托,使得作品在形式构图上更有独特的味道。

一位书法家除了功夫、才情和思想之外,能够形成个人艺术风格的客观因素还有年龄、阅历和环境。先生居于城市而怀山林之志,自号研璞斋,又喜栽培盆景,他认为书法结构和盆景造型有某些相似之处,奇而不怪,才能优雅。对于创作环境,他十分注重,明窗净几,纸墨精良,挥毫作书,乐以忘忧,在自我的世界中默默耕耘,相信他的书法创作,也会达到“通会之际,人书俱老”的妙境。

新闻推荐

揭阳建行支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之一:全力支持疫情防控企业生产

建设银行揭阳市分行在疫情防控中为企业提供高效率金融服务,积极通过绿色审批通道、特殊利率优惠等措施,服务疫情防控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