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庆国:莫道翡翠乾坤小 我是三联琢玉人
吴庆国的作品,线条优美,形神兼备。
龙岗融媒首席记者 聂朦 文/图
灯盏亮起,光线倾泻而出,位于吉华街道三联水晶玉石文化村的庆宝斋翡翠店里,43岁的吴庆国俯首而坐、脊背微曲,沉思片刻后,脑海中倏忽间浮现出一尊观音的轮廓。而后,他眉眼微蹙,一手持刀,一手捧玉,一点点勾勒出观音的容颜。每雕刻几刀,他会轻轻吹拂去玉身上所累积起的粉尘,这观音的一道眉、一双耳也便随之跃然而出……
逐梦深圳 从雕胡萝卜到雕翡翠
吴庆国是“半路出家”的。1996年,当改革开放的浪潮正在深圳浩浩荡荡时,20岁出头的他还在老家浙江衢州一家餐馆里当厨师。多年后回忆起这段经历,吴庆国直言:“我当厨师纯粹是因为家里穷,迫于生计。我从小就喜欢画画,想在这方面有所作为。”
穿上白大褂,掌起大铁勺,吴庆国的美术天赋依旧肉眼可见。不忙的时候,他独自一人待在厨房,用废弃的胡萝卜雕着各种图案;他用胡萝卜、芋头雕成龙凤拼盘,因为栩栩如生屡屡赢得食客青睐,渐渐声名远扬。有一天,在深圳布吉打工的亲戚告诉他,有一位玉雕师正在招学徒。“我们给你寄几张图稿,你对着临摹一下,然后寄回来给我们看看。”亲戚说。
“我一定要抓住机会,走出衢州!”吴庆国二话不说,当即接下了这门“考试”。他凭着从小打下的美术功底绘就的图稿,让玉雕师看了颇为满意。不久后,他收拾行囊,拜别父母,从衢州老家来到深圳拜师学艺。
在玉雕工厂,吴庆国的学徒生活清苦而枯燥。工厂只管吃住、没有工资,从早雕到晚,时不时还要挨师父们的骂,能够坚持下来的人寥寥无几。年轻的吴庆国凭着一腔热爱,从不牢骚和抱怨,每日只是默默钻研雕工。“我刚去的头两年,只能雕一些小挂件,带我的师父却是以做摆件见长的。所以,他不怎么管我,全凭我自己钻研或者向其他师父请教。”在那两年,每当夜深人静时,他便点起一盏孤灯,自己找来《芥子园图谱》《古玉参考》等经典教材,一看就是一晚上。
辗转多地 玉雕技艺日渐纯熟
1998年,经人介绍,技艺初成的吴庆国去了揭阳。“我刚去没多久,老板便让我尝试浮雕这一全新门类。”吴庆国介绍,相较于挂件,浮雕对画图的要求更高:小小一块玉面上,山水、人物等均需逼真呈现,任何细节都不容出错。“我从老板那里要来了许多图稿,晚上别人出去玩,我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画图。”吴庆国说,彼时一画就到凌晨两三点,两眼疼痛不已,眼泪直流。
渐渐,吴庆国发现自己对浮雕的兴趣愈发浓厚,技艺也日渐纯熟,浮雕作品也逐渐赢得了市场认可。四年之后,带着对玉雕行业更为深刻的理解,他又来到了云南瑞丽。在那里,一种叫“墨翠”的翡翠正等待着这位伯乐到来。
墨翠是翡翠中的稀缺品种:黑不溜秋,打光一照,却有喜人的浓绿。吴庆国提起钻头,上下凝望,一眼便窥见了墨翠的“奥秘”:它够细够硬,能雕出很精细的图案,容易显轮廓,方寸之间风情无限;不便之处是,墨线画在墨翠上,被滴水濡湿就无法显示,这便需要玉雕师意境先行、成竹在胸。
悟性极高的吴庆国雕起墨翠来得心应手。一两年后,他创作的“大展宏图”和“马上封侯”,线条精准、调水巧妙,抛光与砂面组合得体,成品畅销一时。“创作"马上封侯"时我突然想到,传统的雕法都是在奔驰的骏马上雕一只猴子,抓住缰绳;如果我在猴子的脑袋上再雕一顶官帽,是不是寓意会更好呢?”吴庆国说。就这样,这只头顶官帽的猴子因为憨态可掬的形象和“升官发财”的寓意,很快便受到了众多藏家的青睐。
扎根三联 一鸣惊人捧回大奖
2013年,在揭阳、瑞丽、佛山等地辗转学艺十多年后,即将迈入不惑之年的吴庆国,受时任三联水晶玉石文化协会会长江增祥之邀,又回到了玉雕生涯起步的地方——深圳。
“在三联,水晶玉石产业集聚效应强、资源丰富,再加上有协会的组织领导,从业者会更得心应手些。”吴庆国说,以赛事平台为例,一年一度的“三联工”精英雕刻大赛和玉雕创客大赛就为广大三联玉雕师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和展示平台,让三联玉雕的金字招牌擦得更亮,“凭借着在首届"三联工"精英雕刻大赛上夺冠,很多顾客慕名而来,主动送料上门让我雕刻”。
今年11月,经过一路选拔、层层突围,吴庆国和其他29位三联玉雕师一起入围2019中国技能大赛——全国工艺品雕刻工职业技能大赛的总决赛。
“众所周知,三联的玉雕师多以雕翡翠见长,但在总决赛上,主办方却要求参赛选手统一雕和田玉。”吴庆国说,和田玉以圆润饱满为美,宜浅雕,刀工不可过力,该雕什么好呢?他略作思考,一尊“自在观音”的轮廓便浮现于脑海中。绘图、勾勒、动刀……四天的比赛期间,吴庆国屏气凝神,全神贯注,一尊形神兼备、线条优美的自在观音最终呈现在评委眼前。
最终,吴庆国凭借着一尊《自在观音》技惊四座,夺得银奖,并获颁“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谈起玉雕,这门从事了20多年的行当,醉心其间的吴庆国说:“莫道翡翠乾坤小,方寸之间天地宽。”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