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鸶的歌儿

揭阳日报 2019-11-13 14:39

▲▲陈程竑

今年国庆期间,我没事就在网上淘宝,无意间看到一个盘子。这个盘子产自20世纪80年代的梅州大埔,直径四十公分。上面画了一只鸟,长长的腿,长长的脖子,头上两根翎毛,一身白羽。鸟的身边还画了鲜花,花团锦簇非常喜庆。我看了这个手绘盘的落款,写着“一路荣华”。于是,我猜这画的应该是一只鹭鸶,外加一簇芙蓉花。

为何会这样说呢?因为鹭鸶的“鹭”跟“路”字同音,而芙蓉的“蓉”和“荣”字也同音。相同的例子咱榕城孔庙的照壁上也有,那也画着一只长脖子长腿的水鸟,旁边则点缀着莲花。这次不是寓意一路荣华了,而是“一路连科”。“莲”通“连”字,一路连科有点像“连中三元”的意思。这样的画面,出现在孔庙再合适不过。孔庙是古代揭阳的县学,那时的学员挑灯夜读、皓首穷经,无非为了能高中科举、封妻荫子,也算不枉活一生。于是“万般为下品,唯有读书高”。可中举不易,所谓“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古代的士子,30岁才考上明经科(秀才)已经有点老了,而50岁就能中进士已经算早的。因为即使是学运顺利,从秀才到进士也得足足考12年的时间。这也说明了为何《儒林外史》里的范进年老中举,会一度发疯,确实是不易。因此,人们才会在孔庙的墙上绘上鹭鸶跟莲花,目的就是祝愿考生一路顺利。

不过,即使一路连科,学运极佳,当上了朝廷的官员,还是和“鹭鸶”摆脱不了关系。清代官服的样式里,六品文官的官补画的就是一只鹭鸶。那时的官员分“九品十八级”,就算是正六品,在官僚体系里也才排到11级左右,属于中下的位置。这样级别的官员,通常有中州长史、京兆县令、太学博士等等,如此说来在古代想穿一件“鹭鸶”官补的朝服,也未必那么容易。

以上总总,不过是想说说鹭鸶在咱传统文化中的特殊寓意。其实现实生活中,鹭鸶并不稀罕。它样子有点像丹顶鹤,却不像丹顶鹤那样少见,在各处湿地都可栖居,特别咱东南沿海,鹭鸶的身影很是常见。曾到乡下一位远房亲戚的农庄游玩。亲戚在老家包了一片地种植绿化木,地里还有一小片水塘,他就放些草鱼什么的进行养殖。一天傍晚,我正在池边散步,只见一个白色的身影从天而降,一下子就站在池对面的水中。远远望去,那是一只白羽的鸟儿,长而细的腿,长而细的脖子,还有长而细的啄。只见它也不跟我客气,一嘴朝水中插去,就像中靶的利箭一样,衔起了一条鱼苗。那翩翩的样子,好似一位古代的公子。

我正瞧得入迷,远亲却带着其他的人,从岸上直扑过去,准备包抄那白鸟。只见那白鸟不慌不忙,他似乎轻蔑地朝我甩了一个眼神,然后一个腾空,“噗啦啦”展翅而去,犹如一位练就了轻功的少侠,丢下一堆人在岸边目瞪口呆。而在这时,又有一只样子相仿的白鸟,落到另一处水中,照样叼走了一条鱼苗。于是,远亲一伙人在傍晚的夕阳下,来回奔波,被几只白鸟耍得团团转。晚饭时,亲戚们告诉我,这白鸟就是鹭鸶,特别喜欢吃鱼。一个池塘要是被几只鹭鸶盯上,那基本就别想丰收了。一位大叔叼着烟卷,说:“可惜这鸟没什么味道,要不然就把它给煮了。算了,还是把它们赶跑就好!”

在那以后,我很长时间没有见过鹭鸶的身影。直到有一天,我在榕江边的绿化带散步,远远瞧见那白色的身影又从天边滑翔而来,悄悄落在湿地公园的水边。我看不清它抓鱼的样子,只见它不一会便又腾空而起,看来已经有收获。潇洒的鹭鸶,我还是喜欢看你在江边游弋,虽然没有瓷盘里那么庄重和神气,却有着一股纵横天地的骄傲与自由,你应该也更喜欢你抓鱼时的样子吧?

新闻推荐

榕城区举行第52期《榕城论坛》报告会 分析研判经济形势 把握机遇推动发展

本报讯(记者陈星星郑乔慧通讯员谢琳)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进一步深化对中央经济工作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