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贤荣光励后人 《郑氏德业公祠宗谱》序
广东通志馆总纂、广东通志馆主任兼专纂修温廷敬曾说:“谱也者所以修,族也。率族念祖,同归亲受。无谱以联,属之族也,途人矣。”历代先贤重视修谱,其意义由此可见一斑。邹堂郑氏自明初南庄公首编族谱,以后屡有续修,惜均佚亡;现仅个别分派保留有本房族牒传抄本。1997年,揭阳市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席郑智勇教授会同族贤郑子澄、郑卫邦编修了《邹堂郑氏族谱》,在网罗现残存史料的基础上,征集了各族系族耆口述资料,综成大观,可谓功德无量。在此前后,邹堂郑氏各派系也先后编修各自族谱,《郑氏德业公祠宗谱》便是其中之一种。
余与邹堂郑氏可算很有缘分。前些年,在汕头卖旧书朋友手中购得《郑氏本仁堂族谱》残本。该本是潮州府城西马路与义安路交界处“郑氏本仁堂”宗祠的族谱。“本仁堂”是潮州府海(阳)、澄(海)、揭(阳)等七邑郑氏的合族祠。现该祠已被拆除,建成邮电局大楼。《郑氏本仁堂族谱》残本为写本印刷,16开本,线装,骑缝有“郑氏本仁堂族谱”7字。主要内容:一是“买地盖建及入祠造置祭器及谢司事各费”;二是载有郑氏祖先部分牌位及所收捐款总额;三是有关题入神主的规定;四是记载买杉料、石料、砖、瓦、瓷等建材所花工料细目;五是祭祀、交际、应酬话费细目。史料十分宝贵。余据残本写成《<郑氏本仁堂族谱>残本研究——兼论中国传统家族治理的历史启示》一文,对潮州府七邑郑氏(包括邹堂郑氏)的概貌进行初步研究。值得注意的是,郑氏“一本堂”祖先牌位中的“东七位”,为“清士宽公”、孙氏妈,揭邑邹堂乡祖(乾隆乙亥年生,岁进士)。更有意思的是,潮州府城“郑氏本仁堂”大宗祠原址还与邹堂郑氏的产业有瓜葛。该地原为“邹堂屋地”,故当时在建祠堂时郑氏一本堂筹建处“买邹堂屋地一契”,因地太狭,还把“邹堂前”翁、郑、鲁三姓之屋地也赎买了。“邹堂前”典与邦健秀地也赎价。除此,还买了翁姓大街铺一间,与陈氏换祠旁东畔三间等。这里特别出现了“邹堂前”地名,由此可见明清时期邹堂郑氏在潮州府城内的声望。此皆因邹堂出了一位进士郑旻。郑旻是明嘉靖三十五年丙辰(1556)二甲八十一名进士,官历兵部主事、兵部武选司员外、东驾郎中、职方司郎中、大名府知府、贵州提学副使、山西提学副使、湖广参政、四川按察使、广西右布政使、贵州左布政使等,有“三司运使两省文宗”之誉。万历十年(1582)卒于官。早年著作已佚,今人彭妙艳君收录郑旻零星诗文,辑有《郑旻诗文辑存》。
郑旻是邹堂郑氏的骄傲,潮州府城牌坊街立有“大方伯”坊,便是纪念郑旻的牌坊。郑旻在潮汕府城也有宅第。余在翻阅清光绪三十年的《岭东日报》时,还见载有郑旻宅第失窃的新闻。由上观之,郑氏确是潮州府望族。
邹堂郑氏后人珍惜族内先贤荣光,重视以先贤事迹激励后人。《郑氏德业公祠宗谱》记述的邹堂郑氏德业公,是其先祖寅若公派系第八代孙。为纪念先祖,由寅若公裔孙永龙先生率众房亲,先后修建“寅若公祠”,兴建“德业公祠”和“熙发公厅”,以便“率族念祖,同归亲爱”。
祠堂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一些数百年的祠堂,其建筑艺术、楹联、书法艺术,都承载着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潮州的“从熙公祠”是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揭阳的“古溪祠堂”也有望成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祠堂的教育功能,是传承着忠、孝、仁、义等传统道德;祠堂中敬奉的神主牌,维系着亿万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问祖的火热的心,也激励着人们鼓起共同建设美好家园、共圆中国梦的伟大民族情怀。
新闻推荐
塘厦一“90后”小伙捐献造血干细胞 为白血病患儿延续“生命火种”
昨日,23岁的潘轩锐收到了两份珍贵的礼物——东莞市红十字会颁发的捐献造血干细胞荣誉证书、塘厦镇赠送的纪念品。上周,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