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卓永宁:“病人就是 我的朋友”
从医近30年,卓永宁牢记母亲叮嘱的“病人心急”,总是耐心与病人沟通。
虽然母亲是一位医生,亲戚中也有不少人从医,但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卓永宁小时候却对医生这个职业十分抵触。不承想,母亲在他的高考志愿上“动了手脚”,让他“被迫”走上了医学路。
从抵触到接触再到投入,卓永宁在医生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近30年。如今,他理解了母亲的苦心,更传承了母亲的大爱与善良。对他来说,能够尽自己所能帮助精神疾病患者解除病痛,从医“无怨无悔”。
●文/图南方日报记者宋芾
从立志不学医到走上医学路
说起自己跟医生这个职业的缘分,卓永宁给记者讲起他儿时的故事。念初中那会儿,他是不折不扣的“坏学生”,经常迟到。他的迟到可不一般,经常在同学都上完两节课做课间操时,他才赶到学校。班主任非常气恼,让他在后门罚站,他就站着,既不辩驳也不解释。久而久之,班主任也觉得纳闷,这个学生到底怎么回事?便到卓永宁家中进行家访。
听到儿子在班上的表现,卓永宁的母亲表示自己要为此负全责。卓永宁的母亲是位医生,相当于现在的“全科医生”。街坊邻居但凡有了头疼脑热、感冒发烧,甚至怀孕生产都会找她看诊,半夜三来敲门都是常有的事情。她早上出门看诊着急,经常顾不上给儿子做早餐。晚上休息不好,早上又吃不好,正在长身体的卓永宁对医生这个职业毫无好感,从小立志不学医。
可不想,1986年高考的时候,母亲偷偷给卓永宁改了志愿,卓永宁被汕头大学医学院录取,一学就是五年。起初,被迫学习临床医学的卓永宁情绪非常抵触,后来逐渐对课程产生了兴趣,便认真起来,一边念书,闲暇时母亲出诊就跟着一起去,学习母亲如何给人诊病。
当时精神科医生非常稀少,毕业后,卓永宁被分到精神科,虽不情愿,但也先安心做下来了。有一天,母亲问他还习惯吗,卓永宁随口答道“习惯”。母亲说:“既然做得习惯就一直做下去吧,精神科也是一门临床医学。”
母亲这一句话,让他坚定地走了下来,至今已在这个岗位上服务近30年。
“病人好转是我的心愿”
碰上重性精神障碍患者,医生常需上门。一次到乌桥岛内一处破败漏雨的平房内看病,一走进门,卓永宁就看到一名女患者躲在床底下瑟瑟发抖。原来,她总是疑心丈夫出轨,起初,丈夫还耐心解释,可女患者就是不信,多次之后,其丈夫烦了,就动手打了她,她吓得躲到了床下。
当时卓永宁除了给女患者开药,还需做通家属的思想工作,“女患者的表现正是精神障碍疾病的症状之一,并非本心所愿,应多加关心,叮嘱其按时吃药,才可好转,切不可再动手打人了。”
后来第二次上门问诊,女患者站在家门口迎接,看得出精神状况有明显改善。待到第三次时,女患者已经能自行前往医院复诊开药了。看到病人的变化,卓永宁觉得很欣慰。
卓永宁还曾协助警察强制救治过病人。他记得很清楚,那名病人的家坐落在一处山上的独栋三层小楼里。医生赶到时,当时患者把大门反锁,一手拿一把刀,一手揽着煤气罐拧开,正跟警察对峙,准备“同归于尽”。
“我就听到"轰"一声,小楼一侧的整面墙塌下来,患者从里面艰难地走出来,全身可见大面积烧伤,血肉模糊。”患者见到卓永宁时说了一句“医生,救救我”,卓永宁立即进行施救,随后将病人抬上医院救护车,一路从揭西狂奔,送至汕大附二院治疗烧伤,同时请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的同事前往附二院进行支援。后来这名患者活了下来。
对于这样危险的事,卓永宁心有余悸,但他说,当时顾不得许多,脑子里只知道要先救人。这一路近30年坚持走下来,卓永宁表示,前行的动力源于对病人的同情心和职业敬畏心,以及能够帮到病人解除病痛的喜悦感,“病人好转是我的心愿”。
随着我国精神卫生法的颁布实施,精神障碍患者的权益得到更多的保障。后来,重性精神障碍的治疗被纳入医保,患者的就诊率大大提高,类似的故事就仅存于卓永宁与同龄医生的记忆中了。
希望精神障碍患者甩掉病耻感
人们通常所说的“精神病”是过去对于重性精神障碍的概括性定义,目前在临床上,重性精神障碍主要有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偏执性精神障碍、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严重的精神发育迟滞。而轻性精神障碍包括神经衰弱、癔症、焦虑症、恐怖症、强迫症、抑郁症、疑病症、厌食症和贪食症等等。
生活中出现焦虑、抑郁、失眠等问题,都是轻性精神障碍的表现,但患者思维的认知、逻辑推理能力及其自知力都基本完好,并不会影响其社会功能。而重性精神障碍,如精神分裂症的初期患者也可出现焦虑、强迫观念等表现,但此类患者的认知、逻辑推理能力将会变差,自知力也将丧失。
同时,精神疾病属于慢性病,需长期服药来控制症状。在临床上,即使有关症状消失,也只代表“临床治愈”,一两年内,仍可能复发,因此,长期服药、定期复诊对于精神疾病患者来说是一种常态。
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无法接受此种状况,可卓永宁表示,唯有及时就诊、遵从医嘱坚持服药,并定期复查,才能有效控制病情,最终回归正常生活,患者更应积极面对这一事实,甩掉病耻感,早期介入治疗的效果相对更好。
“病人就是我的朋友”。从医近30年,卓永宁牢记母亲叮嘱的“病人心急”。在跟病人沟通时,他总是很耐心,加上医术精湛,他的“病人缘”非常好,跟许多患者都成了朋友。“最老”的朋友已经认识快30年了。
近些年来,愈来愈多的患者从周边城市慕名前来找他看诊,这也是让他觉得欣慰的地方。卓永宁表示,希望未来能为改善精神疾病患者的就医环境做些事情,让更多人认识、理解、不恐惧这类疾病。
简介
卓永宁
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从事精神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30年,长期工作在临床第一线,熟悉临床精神医学及医学心理学,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负责大量门诊病人的诊疗工作,组织病房开展疑难病人查房;负责下级医师、研究生及学生的带教工作;擅长心理咨询、失眠、焦虑症、心境障碍(躁狂、忧郁症)、精神分裂症、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等疾病的诊断治疗;主持省市级科研立项4项,发表精神科专业论文20多篇。
新闻推荐
标本兼治,抓好巡察反馈问题整改 访市政协副主席、揭西县委书记陈群峰
□记者张秀川杨浩杰“揭西县委对市委专项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高度重视,我们正视问题、悉心接受、照单全收,坚决落实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