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未”及其他
现在是渐渐少了,在过去,则邻居见面,几乎不看钟点,开口问候必定是“食未(吃饭了没有)?”
这甚至是一个民俗,而且源远而流长。何以见得?有书为证:二百七八十年前清乾隆十年(1745)编修的《普宁县志》,其《风俗》一门中记到,“居常里巷相遇,必问曰"食未"”。白纸黑字,至今可查。
为什么问候必“食未”,固然因为“民以食为天”,“食”至关重要,而很长的一段历史时间内,普通民众却往往受其困扰,食不果腹,有上顿找不到下顿的情况在许多家庭存在着。所以询问对方吃饭了没有,正是最贴地气的关心,反映出人与人关系的密切融洽。
经过70年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绝大多数的民众,已经衣食无忧、丰衣足食。但是农村厝边头尾相遇,问以“食未”仍普遍。大家当然明白对方已不愁食、不愁穿,而仍以“食”为问题,对这应当怎样看?其实也不复杂,无非:一、习惯成自然,一时也不知改问别的什么更好;二包含着问候者以为这最能体现对他人关心的内涵。
这也就反映了,民俗一经形成,总会以其巨大的惯性与时俱行,尽管社会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但作为血液般流行于体内的记忆,却不容易淡忘。尤其是其性质被人认可、欣赏的,系之民情的,愈是如此。
所以,对于民俗,只要它并不包含太多的落后元素,对于民性的纯洁、纯朴并无负面作用,对于民风、世风的良化不会成为冲击、挑战,就无妨继续传承与发扬。
只有那些俗却已表现出“陋”的,才必须改变、必须移易。譬如奢华浪费、盲目迷信,或者有碍卫生、有碍团结、有碍环境保护等等,那才需要改造、革新。
这也就是说,对于民俗,首先要认知它的性质,而后决定看待的态度,这样,才不会出现忽“左”忽“右”的操弄,让人无所适从。才有益于世风的优良与保持,也才有益于民性的不断驯化与提升,使优秀的传统价值观得到维护与坚持。
这非但关系个人素质,也关系世情。说到头来,还不是小事。
于是,“食未”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才值得研究,值得做篇文章以期引起重视。
彭妙艳
新闻推荐
普宁市持续发力掀起扫黑除恶强大攻势 以新的战果推动扫黑除恶向纵深发展
本报讯(记者高浩钦陈启何特约记者罗凯瀚)阶段来,普宁市突出重点问题、重点案件、重点领域攻坚战,持续发力,掀起扫黑除恶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