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如何让孩子从心底爱上作文”

潮州日报 2019-08-24 09:49

南山浪人

语文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和获取知识的必需技能,而且是表情达意、与社会广泛交往的迫切需要。世界著名的数学家苏步青深谙此中奥秘,他在任复旦大学校长时曾提出:复旦招生时先考语文,语文不及格,一个都不录取。他不但以此要求别人,而且身体力行。他是数学界权威,数学研究工作十分繁忙,还经常抽空写诗磨练自己。在西南联大时,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他还组织“诗社”,定期与诗友研究切磋,其精神的确令人敬佩。然而,当今社会却普遍有一种误解,认为语文学不好“无所谓”,只要数理化“硬”就行。此种“误解”,也逐渐“污染”莘莘学子,使不少人始于“轻”语文,继而“厌”作文、“怕”作文,贻害无穷。

8月14日《潮州日报·教育版》刊发了《如何让孩子从心底爱上作文》的文章,可谓切中时弊,引发笔者的极大兴趣。《如何……》一文的作者提出:作文有其“特殊性”,追求的是“灵性”;“作文也是创造”,创造需要“自由”“自主”;作文是学生“表达的需要”,应该得到“尊重”。这些看法都是很有见地的。这些见解,异于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对作文的“误解”,令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不必讳言,社会上普遍存在轻视“作文”的风气。所以“轻视”,不完全是认为它不重要;而是认为花力气去“学作文”,往往“吃力不讨好、费力多而收效微”,不合算。倒不如多花精力在数理化方面,见效更快。这种认识,其实是知难而退,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在作怪。多数人都有从众心理,“三人成虎”便成了共识。由于有了这种错误认识,遂使众多学子慢慢滋生了“怕作文”的心态。笔者早年在海南岛工作时,就听到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学生怕作文,种田怕"窝伦"。”“窝伦”其实是在田间构筑育秧苗的“苗床”,十分讲究,费工费力,颇有难度。以之喻“作文”,足见学子们对作文的“惧怕”程度。多少年过去了,情况虽有了某些变化,但“怕”的情绪依然存在,这就极不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极不符合国家建设事业发展的需求了,这种现状必须改变。

笔者以为,要改变此现状,令学子对作文从“怕”到“爱”,必须面对现实,施教有术。首先,要树立“作文可以写好”的信心。“信心”从何而来?它来自于对客观事实的正确认识。什么是“客观事实”呢?一个正常的孩子,出生之后,到了一定的年龄,就会使用口语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感触和诉求;入学后,也会按不同年级的要求,使用书面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意思。这些看来都是很自然的事情。所不同的是,在说话阶段,是我口表我心;在入学阶段,是我笔写我口,我口叙我心。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有何可怕呢?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最需要的是要“激励”他们“大胆”发抒己见,不要前怕狼后怕虎,畏缩不前。而最不应该的是,人为设置各种条条框框限制他们,过多的批评、指摘、甚至打击他们的积极性。要让孩子们确立这样一个信念:只要“用心”写作,多读多写,一定能写出“好”作文来。

其次,要教给一定的作文方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通过课本“例文”,让孩子们掌握记叙、议论、说明等文体的若干方法以及谋篇布局的技巧是必要的。但要力避枯燥乏味的“满堂灌”讲解,以免令人生厌。同时,不要忘了:文虽有法,但“文无定法”。要善于发现、鼓励勇于变通的“创造”精神,这样,才能使作文焕发出朝气蓬勃的生机,令学子弃“厌”而生“爱”。

再次,创设“平台”,珍视“表现”欲望。“表现”欲望,人人有之,多数孩子犹为强烈,正确引导,能激人奋进。记得早年在普宁二中读书时,每个星期六下午,校门口两旁,就会挂出由六个大黑板组成的“报栏”,里面登载的全部是从学生自由投稿选来的“优秀”诗文。黑板报挂出时,校门口总密密麻麻聚集了众多的热心读者,一批走了,又来一批。那时的学生,走读的占多数,有的同学家远十几里路,也要看完黑板报才回家。有稿子被选登的同学更是激动不已,受到莫大的鼓舞;其中若干人的诗文领域,便一步步从“黑板报”走向县、市、省、国(报刊)。在当时的条件下,学校尽其所能,创设了这个“平台”,满足了莘莘学子的“表现”欲望,促进了不少孩子作文能力的提高,实在是良策。几十年过去了,而今尚记忆犹新。也许由此得到启示,多年后,我常在我负责的班级,发动学生自由组合出版纸媒“小报”,并定期张挂供大家欣赏、评议。有些毕业多年的学生告诉我,他们是在“出小报”的过程中,不断意识到写好作文的方方面面,从而不断提高了写作能力的。由于有了当日这点“小积累”,当今要写点东西,笔头就感觉不会那么“重”了。

再其次,挖掘“闪光点”,发扬光大之。孩子在练写作文的过程中,起始完美者,毕竟是凤毛麟角,更多的是平庸之作,存在这样那样的毛病。真懂教育之师,不是纠缠在“毛病”里难以自拔,而是善于沙里淘金,瞪大眼睛去发现埋藏在“平庸”里的“闪光点”,并催化它,使之在来日开放出灿烂之花。夏承焘是我国著名的词学家。他十四岁时,曾填过一首《如梦令》的词,词中有:“鹦鹉,鹦鹉,知否梦中言语”之句,教国文的张先生读后便在旁加了几个红圈。夏承焘看了兴奋异常,填词的兴趣更浓,终于走上了词学研究的道路。对此,夏老很有感慨地说:“先生的几个圈,竟然影响了我一辈子。”“儿个圈”竟然影响了学生“一辈子”,这在张先生来说,是始料未及的。这件事启示我们,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善于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这对培养人才,促进人才成长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又再其次,要养成“勤”于写作的习惯。现在,学生“怕”作文的原因之一,就是平时作文写得少所致,一个学期写那么寥寥4、5次,是很难养成勤写多练“爱”作文的习惯的。

韩愈说:“业精于勤荒于嬉”,俗话也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勤奋是事业成功的基石,要引导孩子们逐渐养成勤读勤写的好习惯,有了这个好习惯,文章写多了,写作水平必然会步步提高,作文自然就会成为心中的喜事乐事了。俄罗斯著名作家果戈里向青年作家谈写作经验时就指出:要多写,经常写。曾经成为全国年龄最小的报纸专栏作家的蒋方舟,11岁开始就已经给《南方都市报》写专栏文章,成为该报最受欢迎的专栏作家之一,已出版了多本书。她的母亲尚爱兰女士曾出版了一本《蒋方舟的作文革命》,介绍她如何培养女儿爱写作、勤写作的并成为作家的具体做法,概括起来就是三点:“第一,自由的字数。”“第二,自主的命题。”“第三,自发的阅读。”这些做法,破除了平时作文要求的条条框框,不使写作成为沉重负担,使孩子“宽松”享受自由作文的乐趣,从而养成爱写作、勤写作的良好习惯。这是很值得借鉴的。

新闻推荐

走进彭湃故居

岭南七月,红日似火。在这火红的季节里,我们从广州增城开发区出发,坐上红色文化之旅的小型客车,来到汕尾市海丰县风景秀丽的龙...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