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八角楼、骑楼街 感受民国贵屿商贸风情
在贵屿山上远眺振华祠,八角楼是这座“上山虎”的虎尾。
▲华美八角楼
▲宋街上的民国骑楼
苏州名师设计振华祠
在潮汕地区,很多八角形的建筑,例如,1934年建成的汕头地标“小公园亭”是一座八角亭,澄城八角楼在澄海人心目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潮安铁铺镇有一个村落因其八角形古寨而得名“八角楼村”。而在潮阳贵屿华美社区,也有一座建于乾隆年间的八角楼,特别之处在于它出自一位外来人才——苏州设计名师张帆飞之手。
贵屿八角楼始建于1770年,1986年、2003年重新修葺,是华美陈氏家庙“振华祠”的构成部分。振华祠占地960平方米,是潮汕地区少见的“上山虎”布局。上山虎的平面格局与下山虎一样,“一厅两房两伸手”。两进格局的第一进为大门,门楼肚左右两边各开一窗为虎目;第二进为大厅,是虎腰,正中悬挂乾隆三十五年(1770)所立的堂号匾额“承志”。天井两侧的伸手房与主房,分别对应虎的前爪与后爪。
上山虎与下山虎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将虎腰垫高了1.25米,人在厅中,犹如登台,视线高远。眺望对面的贵屿山,山至眼前平齐,巧妙地化解了贵屿山高耸面前的压迫感。
振华祠的设计者张帆飞,是苏州建筑名师。他还为陈氏主选了“横梁吊钟”“倒戴纱帽”等几处墓地,都是成祖大地。据振华祠理事长陈钟汉介绍,他的十九世祖清溪公经福建茶叶商人牵线,聘请张帆飞前来勘测与设计。这段缘分,须从贵屿的商贸发展史讲起。
从贵屿墟到商业名镇
贵屿地处练江上游北岸、潮阳区西部,海拔48米的贵屿山是百里平原中一座珍贵的小屿,故得名贵屿。贵屿最早的村落是唐文宗开成年间(828-840)湄洲村始祖苏琳(赐金紫光禄大夫)所创的彭州园。宋元时期,贵屿属潮阳县兴仁乡,明清时期属潮阳县贵山都(练江西岸部分村落曾隶属普宁县)。
北宋大观二年(1108),贵屿人吴惠成建成贵屿桥,改变了练江两岸的阻隔状态,商贸与人口流动孕育了贵屿墟市的形成。明代中叶以后,地处潮阳、普宁两县交界处的贵屿,水路直通潮阳县城,陆路连接普宁、棉湖,是商品贸易得天独厚的集散地。到明代后期,潮汕乡村共有大市集49个,贵屿是其中之一。
至康乾盛世,普宁全境、揭阳西部和潮阳部分都邑的漕贡物品,都在贵屿桥边下水,沿练江运往州府。外来客商也沿着陆路、水路来到贵屿,这其中就包括了牵线陈氏与张帆飞合作的福建茶叶商人。贵屿桥以西的一条始建于宋代的500米狭长街道,逐渐发展为商业街,摊档、店铺、作坊齐全。至晚清,普宁及潮阳峡山、陈店、和平等地到贵屿开店定居者有50多家,墟市有猪市、米市、农副产业集市(水果、柴草、蔬菜、三鸟)和盐市等,贵屿已经是一座颇具规模的粤东商业名镇。
贵屿独一无二的民俗“街路棚”,地点就在宋街。每年农历二月,宋街上搭起亭式棚架,商铺门前展出书画作品,并装饰灯饰,灯光不夜天。有商号不惜重金购买唐寅、祝枝山等名人墨宝,甚至是故宫流出的国宝真迹,装点门面吸睛。为了看“闹热”、见世面,外地赶集者与贸易成交额同步激增,街路棚堪称商业与艺术的高度结合。
宋街上的翻版骑楼
民国十五年(1926),贵屿警察所长陈镜衢主持整修宋街,截街铺路,修建楼房。这条大街,现在名为“贵屿大街”,俗称“老街”,街上的骑楼建筑,再现了民国贵屿商埠的风情。贵屿人提起这些骑楼,会说:“和汕头西堤码头的骑楼一样。”
的确,贵屿骑楼在外观上犹如复制了汕头西堤路上的骑楼,最显著的特征是正立面有连续拱券外廊,拱券数量为三道,比例修长;侧立面有双层晒坪,上层面积小于下层,与风鼓斗构成三层阶梯式,无论横看、侧看,都富有韵律感。
作为一种城镇街道模式,骑楼表现为连续的有顶廊道空间和建筑底层的连续柱廊。这种建筑适应亚热带的湿热气候,以通廊挡雨避日,营造通风凉爽的环境;同时又是一种便利的商业空间模式,上铺下居、前铺后居,满足了近代商埠城市对商业与住房的双重需求。
骑楼最先出现在东南亚英属殖民地,与英国人将欧式建筑改造为适应本地气候的“殖民式”,即廊房有关。通过新加坡《建筑法令》(“五脚基”的出处)与香港《骑楼规则》的推广,至20世纪初,骑楼已经成为东南亚华人商埠的主要商业街道形式,并传入华南沿海与台湾等地。
贵屿是潮阳著名侨乡,在东南亚谋生、经商的贵屿华侨,最早接触到骑楼模式。民国以来,广州骑楼经验在全省的推广,岭南城乡出现“泛骑楼化”,为商业活动而生的骑楼,是商贸名镇贵屿在进行旧城与道路改造时的不二之选。贵屿骑楼直接借鉴的模板“西堤骑楼”,毗邻西堤码头。这里是汕头至揭阳、潮阳、磊口、达濠等电船航线的停泊站点,骑楼建筑随着悠长的水路传入潮汕腹地的乡村,伴随着喧闹繁华的市声,留下了与小公园骑楼媲美的专称:西堤样式。
新闻推荐
南方农村报讯家住普宁的9岁女童菱菱(化名)自2015年以来多次癫痫发作,奶奶竟听信偏方,通过“往鼻腔里灌米酒”来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