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田安民围徜徉录
▲▲彭妙艳专栏
由七八个自然村组成的梅田村,是船埔镇其实也是南阳山区算得上“规模”的乡村,村内有若干客家围式传统民居,以寨顶的安民围最大,是普宁市现存唯一“围龙屋”,但其实已是一片废墟。
在南阳山区,这类围屋的本名是“笼衣屋”,除了梅田寨顶这一处安民围外,陆河城郊甚至还有直接以笼衣屋为村名的。把它称为围龙屋,是套用时行的叫法。
关于这座安民围笼衣屋的创建时间,当地居民以为是明末。但从族谱所载围中祠堂供奉神主为当地吴氏第二世,特别是从其规模,现存的砖、石质地、造型、工艺等考察,真正的建设年代,应是清朝中期。因为明末其始祖从福建西部来此以打铁为生,充其量就是一家人。就是两三代后,也用不着那么多单间房舍来安顿儿子,何况,围中祠堂供奉的是二世祖某公,也就反映它是某公的后代家族所营建。以当时的社会生产力、经济能力,家族建屋,除了祠堂、书斋这类公共建筑外,每户人家有一屋可以栖身就已不错,不可能建些作为闲置用的。加上那些青砖、红砖,色泽明亮、棱角分明,造型规整,都是清朝中期距今二百来年才能保持的“模样”。稍向前移,就不是带着这些历史迹象了。
作为清代中期客家民居组群,安民围明显带着借鉴、活剥客家原乡此类建筑物特点、特征。其外围因地势呈椭圆形,是对方形、圆形围屋的传承与活用。围有两圈,中央为祠堂,也源于原乡此类建筑的设计思想。符合客家聚族而居,环崇祠以安生的理念。两圈围屋,外圆内方,外高内低,仿若一个聚宝盆,是对防护、采光、藏风聚气的实用、心理诉求的综合利用。其构墙方法,采取下层以条石、块石垒砌,上部以红土、河沙混合的生土夯筑,或青砖、红砖构建,出于方便就地取材,也具有坚固耐用的考虑与实施,适合暴雨区的长存久安的需要。尤其是条石与青砖的大量使用,明显表现出是对地理条件充分掌握基础上,“适者生存”的主观努力。也表现了与当地通常采用红土角砌墙,以歇山式造顶以抵御雨水侵蚀的不同,反映这个组群的质量档次在当时、当地的“鹤立鸡群”。而排水体系的发达通畅,也成了这处古建筑的建筑特征之一。
外圈和内圈的各个联排房间,进深都比较大,一式地分为两截,类乎今天“一房一”的建筑单元。其前部呈平房式,系厨房、食厅、浴室、猪圈,乃至粮食储藏功能的所在。后截为卧室,都有阁楼,以适合家庭成员的起居。最有特色之处,在于每个“单元”门前都有个小院,是居民休憩、种菜、养鸡,乃至安设茅厕之所。这个部分,是“原乡”福建、梅州同类建筑所缺乏的。好像大埔大东镇的花萼楼,算得上是高档次的围屋了,其联排单间也有前后两截,但屋前小院则未有。更多的围屋单间,进深有限,就连要做成两截也办不到,充其量只是弄了个阁楼。与之对比,安民围可以被认定为现存围龙屋中最宜居的一处。也是山区围屋改革发展,以提高生活质量的范例,虽谈不上可以“诗意的栖居”,但把“诗”字改作“惬”字,却好像恰如其分。
回到这类“厝型”的当地叫法上来。如附近的陆河笼衣屋、梅田一带的当地人也都把安民围称为“笼衣屋”的,这与其称为“安民围”的用意同出一辙。所谓“笼衣”,即披挂于鸟笼上的外套。建筑组群使用这种叫法,首见其具封闭的性质。这由高耸而下层无窗的外围构成的组群,把内外的空间隔断起来。鸟笼利用此障,在于让笼内的鸟儿,看不见变化无穷的外部世界,因而得以在安静的环境中,保持一份恬然。从而有益于在“腾笼”时,因为具有安全感而容易适应。为了让族人安心生活,而不受外界的不断干扰而构建的梅田安民围,其“立意”与笼衣的设置无异。因之在很长一段时间,当地人都把它称作笼衣屋的缘故。而现在叫做围龙屋,也是外边的人的套用而已。
非但要创造一个安定、安静的环境,梅田安民围的建设者也崇奉儒家道德观,把孝义置于重要的坚守道德范畴,因此要在重要的位置建设纪念祖先、敦睦族人的祠堂,而且如同客家的传统,农耕文明时代的客区人也秉持诗礼传家的风尚。大门匾额下“诗礼传家”的门簪,就表达了他们的这一诉求与愿望。可以想见,当年这个农人“惬意的栖居”里面,应该还有培养族人的书斋、私塾之类的建筑。而安民围里,也曾有一批批在各个方面有着建树的人才,从这里走出去,成就于不同的工作岗位上。
由于与现代生活的不相适应,安民围已渐渐沦为废墟。
在全面振兴传统文化,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的背景下,安民围的复起,而与周围的盘古桥、下营村等最能代表传统山区农业文明的历史建筑的修复,构成南阳山大旅游的一部分重要资源与景点,非但可以让人记得乡愁,而且还有利于引发经济开发与转型。因此或者有可能被人关注到。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黄松城陈启何特约记者高壮波)近日,普宁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会召开,对普宁市深化机构改革工作进行动员部署、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