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已近百岁的“双寿星”汪贤群、王娇梅夫妇,对从各地赶回家乡过年团聚的几代子孙说:亲情浓的“团圆饭”才有“年味”

揭阳日报 2019-02-12 10:23

□记者 林春晓 实习生 黄悦蓉

2月4日是除夕,旧岁的日历已然飘尽,新春的气息扑面而来。当天傍晚,正值夕阳西坠、百鸟归巢之际,家住揭西县京溪园镇美德村的汪贤群、王娇梅夫妇,一起站在马头山下的家门口,不时朝前面一条狭窄的山路望去,任凭阵阵寒风撩起满头银丝。刚携手迈入98岁高龄门槛的2位老寿星,等待着平时天各一方、过年时才会从四面八方赶来这里共吃“团圆饭”的子孙们。

“来啦!”不多时,一辆蓝色小汽车驶入汪贤群的视野,拄着拐杖的他轻声告诉老伴。汽车停稳后,外孙高伟朋从车里走了出来。今年40多岁的他在400多公里外的佛山市工作,这次带着爱人和正在读高中的儿子,一起回家乡揭西给外公外婆拜年,是路途最远的一家。看着一年未见、身材又长高了的曾孙,2位老寿星开怀大笑,争着嘘寒问暖。

随后,汪贤群夫妇的60多名子孙从各地陆续赶来,其中还有20多人因故未能前来,尤其是第5代的3岁玄孙,因随父母到外地过年而缺席,让汪贤群夫妇深感遗憾。

为了这顿能让几代人相会的“团圆饭”,他俩已苦等了一年。除夕当天一早,比往常提前起床的汪贤群就催促着小儿子汪福卿上市场,买来海参、芋头、肉类等年货,加上自家山林产出的鱼、鹅、鸡等食品,准备办上几桌丰盛家宴。当晚,4代人围坐在一起吃着“团圆饭”,聊着开心事,举杯庆祝合家团聚。看着满堂儿孙,汪贤群和王娇梅激动得热泪盈眶。

从21岁结婚起,他俩由满头青丝走到银发飘飘,共同经历了70多年的人生。这期间,贫困、疾病等风风雨雨不断袭击整个家族,但他们总能彼此守望相助,齐心抵御,一次次渡过难关。

汪贤群告诉记者,当年,他的大女儿嫁到外乡,家境贫苦,生活拮据,弟妹们知道后纷纷伸出援手,为她竖起坚强后盾,战胜一个个困难。20多年前,长子病重没钱医治,同样也是家里人全心全意互相帮助,才让他得到及时救治,活到今天。如今,该家族已有五代人,共有80多名子孙,相亲相爱,孝顺长辈。这都得益于汪贤群夫妇历来注重在家族中培养亲情,并形成一种代代相传的良好家风。

几年前,汪贤群患上气喘病。小儿子汪福卿为了方便照顾老人,给老人提供良好健康的生活环境,他从县自来水公司退休后,特意把家从县城搬回美德村,在家乡承包山林,专门开辟出一片山地,和媳妇李燕娜一起开荒种茶和加工,并把父母从村子里接到空气好、水质好的山里住。居住环境改善,加上儿子的悉心照料,亲人们的关注陪伴,让汪贤群夫妇的身体强壮了许多,也越发健康长寿。

聊起家人们的感情,汪贤群总情不自禁挂起笑容,一家人能互敬相守,是让他最为欣慰的事。他对记者说:“现在社会上物欲日趋强化,部分人只注重自身的经济利益,亲情被物质稀释、淡化,甚至为了钱,兄弟反目成仇,父母与子女同上法庭,亲戚之间相互辱骂,让亲情荡然无存。这样的家族没亲情可言,更不会有相约吃"团圆饭"的念头。即使偶尔聚餐,也吃不出应有的味道,失去了"团圆饭"的意义!”

为此,汪贤群在除夕的家宴上也语重心长地告诫子孙:“今晚,我们一家四代人能再次相逢,靠的是平时亲情的积累。有它牵引,大家才不论路途多远,不管手头多忙,都会在除夕日赶到这里。众人亲情浓,气氛好,有说有笑,这样吃起"团圆饭"多香啊!我已经98岁了,能与大家团聚的机会越来越少,希望你们把咱家族重亲情的好家风延续下去,不可失传。亲情比金钱更珍贵,也更使人长寿!”

新闻推荐

揭西上砂大学生联合会举办新春联欢晚会 丰富山区群众 节日文化生活

本报讯(记者林伟初杨浩杰通讯员庄钧涵)大年初三晚上,由上砂大学生联合会主办的2019年“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春节联欢晚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