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湖社学,一方子民的文化梦
亭子存放五块碑石、石匾。
棉湖书院石匾。
新建棉湖社学碑记(杨世达书)。
□林毓宾
1730年11月22日,对棉湖子民来说,是值得庆贺的日子。榕江畔、棉湖寨安定门外,揭阳知县陈树芝、湖口司巡检王秀及绅士、乡民代表等,共同见证那个历史性的时刻——棉湖社学动土开工。这是棉湖史料记载的第一所乡立“小学”。次年3月16日,棉湖社学竣工,从此,一颗承载着文化梦想的种子,撒播于这片热土,扎根吐芽,茁壮成长,棉湖学子的朗朗读书声在明亮的学堂回荡。
雍正、乾隆年间,《揭阳县志》都记载了兴建棉湖社学事情。雍正七年(1729),朝廷发文要求各地“设立社学,训以官音”。于是,地方学堂相继成立。
1991年,棉湖镇文祠小学拆除重建,发现了“新建棉湖社学碑记”等四块碑石和一块“棉湖书院”石匾,可见昔年棉湖社学的旧址即在文祠小学一带。其中,“新建棉湖社学碑记”有两块,一块为王秀所撰写,另一块为河南汤阴县知县杨世达(棉湖亭脚杨氏乡贤)所撰写。这两块碑石所记述的兴建棉湖社学内容,与县志的记述有一些差异,结合其他历史资料,对于棉湖社学的兴建过程,可知其主要节点。
揭阳知县陈树芝、湖口司巡检王秀向棉湖寨绅士发出倡议,筹资建立社学,在安定门外左侧买了“九丈”地。王秀捐出自己的俸禄,棉湖绅士、百姓也捐资,总共200多两银子,由孝廉陈元才、秀才王略负责事务,选择吉日开工建造棉湖社学。
古代教育设立大学与小学,大学属于高等教育,小学属于基础教育。学童先在小学进行启蒙教育,学习成绩优秀者,地方官员推荐到大学深造。当时,这种教育制度称为“造士”。因此,棉湖社学的校舍中建有“造士堂”。棉湖社学建成后,向社会公开招生,不管家庭贫富,所有学童都可以入学读书。
棉湖人重视文化教育的好学风尚,由此可见一斑。
棉湖社学由于办学有方,“士气蒸蒸”。当然,社学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陈元才的儿子陈子承在《鸿溪书院记》中记述,由于棉湖社学附近是集市和巡检衙署,地方官员及工作人员经常到社学借宿,渐渐地,社学变成“旅社”。这显然影响了教学。为了改变这种情况,陈元才决定另外找一处比较僻静的地方建造学堂。1742年,鸿溪书院建成,陈元才将办了12年的棉湖社学搬迁过去。
此后,棉湖社学旧址几经沉浮,于清代道光四年(1824)重建,改名“棉湖书院”,光绪三年(1877)还进行重修。解放前,该地开办小学,后来改办文祠小学。1991年文祠小学旧校舍拆除,1993年新校舍建成。
一个地方的文风是否兴盛,与地方执政者是否重视息息相关。比如,唐代韩愈被贬谪到潮州,虽然任职只是8个月,但是他兴资办学,对潮汕的影响延续至今。陈树芝为揭阳知县,由他倡议兴建棉湖社学,理所当然;王秀是巡检,相当于现在的派出所长,他也为棉湖的教育事业倾情尽力,令人钦敬。
在清代,巡检的职责是维护地方安全,王秀作为江苏无锡人,棉湖只是任职的地方,他乡非故里,从个人感情来说,他只要做好巡检本职工作也就无可厚非,但是他为了“宣扬圣天子之德化”,辅助县令执政,对建造社学亲力亲为,还撰写碑文,实在难能可贵。
有陈知县、王巡检倡议,有绅士、民众捐资支持,棉湖社学得以建成,使原本就是“民物殷饶,衣冠之族,弦诵之家,甲于通邑”的棉湖寨,文风更加兴盛。这是棉湖子民的福气与幸运!
“新建棉湖社学碑记”等五块碑石、石匾的出土,几经曲折。文祠小学原有大礼堂,左侧开有后门。据当时的校长陈合娟和教务主任陈曼赐回忆,1991年拆除旧校舍时,在靠近后门的地下发现这五块碑石、石匾,施工队不懂得它们的历史文化意义,当作建筑废料,要搬上工程车运走处理掉,陈曼赐主任发现后立即制止。考虑到当时尚未有条件保护好碑石、石匾,便将其在原地重新回埋。直到2001年,在棉湖镇文化站站长黄凡和陈曼赐校长的努力下,这五块碑石、石匾重见天日,并得到棉湖企业家刘武钦、亭脚杨氏理事会等爱心人士的捐助,在文祠小学后门建起一座亭子,将碑石、石匾存放其中保护。
这五块碑石、石匾,对研究棉湖的历史、文化、教育等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如果不是上述诸多有远见者和爱心人士的倾力倾情保护,或许它们湮没于尘埃中……
据陈合娟校长回忆,文祠小学旧校舍重建,在筹集资金时,棉湖镇政府与第四居委、第六居委想尽办法,向海外棉湖籍华侨募捐,得到热心家乡教育的华侨鼎力支持,总共捐献爱心善款50多万元,使新校建设得以顺利进行,崭新的校舍拔地而起。
如今,文祠小学停办,原校舍改办棉湖镇中心幼儿园,校园里响起了天真、可爱学童稚嫩的诵读声。
从1730年陈树芝、王秀、绅士子民在安定门外播种下文化种子,到当代政府领导陈合娟、陈曼赐、棉湖籍华侨、黄凡、刘武钦等各界人士,为棉湖的教育、文化建设奉献力量,两百多年来,“棉湖社学”的文化辐射力薪火相传。清代同治十一年(1872),广东水师提督方耀在棉湖建兴道书院,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先后在棉湖建揭阳县第二中学、揭西棉湖中学、揭西农业技术学校等,“棉湖社学”犹如夜空中的星辰,焕发出熠熠生辉的星光,照亮一代代学生前进的道路,给予他们丰富的学识、成长的温暖与力量。这盏文化的火把,至今仍然焕发出亮光与热能……
新闻推荐
揭阳市妇联、市女企业家联谊会组织到揭西开展活动 提高农村妇女身心健康
本报讯(记者杨浩杰通讯员蔡晓萍)为助推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提高农村妇女的应变能力、心理素质,促进身心健康,以饱满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