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旭华英才班”到揭西五经富聿怀中学旧址 探寻“核潜艇之父”求学报国之旅

汕头日报 2018-12-11 07:54

在黄旭华故居激发探究精神。

近日,汕头市聿怀中学“黄旭华英才班”带着向往之情来到“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院士抗战时期在聿怀中学就读的揭西五经富聿怀中学旧址——如今的北山中学,还到揭东玉湖新寮村黄旭华故居,进行了一场“求学报国的探寻之旅”。

北山中学位于揭西龙江河畔,背靠逶迤的莲花山脉,面前是一条清澈的龙江,是1931年由爱国华侨曾兆出先生捐建的培英中学后几经易名而来。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翌年春,聿怀中学校长陈泽霖带领着几十位学生迁来此地,坚持办学8年。聿怀时期与黄旭华院士一同在此求学的学生有原上海复旦大学副校长邹剑秋、原广东省社科院副院长曾牧野、原汕头大学医学院党委书记何刚、泰中友协副主席李建南先生、旅泰糖业巨子汪澄波先生等优秀学子。当时师生爱国热情高涨,一面努力读书,一面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声誉极高。

隐姓埋名30年肩负着我国核潜艇科研重任的黄旭华,在聿怀校庆114周年之时,他满怀激情给母校寄来一封信。信中叙说着他与聿怀的因缘和对聿怀的感恩之情。

他在信中写道:“我读小学时就非常羡慕和向往到聿怀中学学习,盼望有一天能成为聿怀中学的学生。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汕头沦陷。翌年春,聿怀中学搬迁至揭阳五经富,继续坚持办学。怀着报读聿怀中学的迫切心愿,不顾因战争破坏,交通中断所造成的困难,从汕尾由小路步行,经海陆丰、揭阳来到五经富,走了三天,脚都走肿了,冒出了血泡。”当年,办学和生活条件都很困难。白天为了躲避日寇飞机的肆虐轰炸,师生们课本、笔随身带着,一有敌情,即采取"游击战术",到野外找个比较隐蔽的"天然课堂"甘蔗林坚持上课。晚间自修则是在墨水瓶做成的煤油灯下复习功课,认真做作业。暴敌当前,每个人心里都感受到生死荣辱的严重考验;由于学习条件来之不易,更加感到知识的难能可贵,如饥似渴地学习,希望有一天学成能为祖国雪耻。后来,黄旭华考上上海交通大学,又被祖国派遣参与我国核潜艇研制工作。他对少年求学的母校聿怀充满了感恩之情。

2018新学年,黄院士捐出20万元人民币作为启动资金设立“黄旭华育才奖”,聿怀中学成立了“黄旭华育才奖理事会”,奖金用于奖励每年考取“双一流”高校的聿怀学生。同时,设立“黄旭华英才班”,该班有机会获得大师兄黄旭华院士的亲自授课。今年九月聿怀中学新招的50名优秀学生成为“黄旭华英才班”首批学生,他们由“黄旭华育才理事会”出资承担全部学杂费,学校派出最优秀的教师三年全程精心培养,他们将努力向大师兄黄旭华院士学习,争取成为国家需要的科技人才。

这个周末,“黄旭华英才班”的同学在老师带领下来到创办于1931年的北山中学,与北山中学的师生一起收看了黄旭华院士当年在这里求学历程的视屏,参观了当年供给饮水的古井,还与学校一起成长起来的百年老芒果树和培育了众多人才的培英楼前留影,学生们还用书法书写了聿怀校训:“天行惟建”与“君子惟醇”赠送给北山中学共勉。之后,“黄旭华英才班”的同学们还驱车来到揭东玉湖新寮村,观瞻了“中国核潜艇之父故居”,对黄旭华爱国奉献、不忘初心、艰苦奋斗,为我国核潜艇事业“赫赫无名”的人生进行探寻,领悟大师兄所说的“学习要专、兴趣要广”的叮嘱,以科学家为榜样,树立刻苦学习、积极勤奋的探究精神。

本报记者 辛瑞玲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揭西组织开展处置 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演练

本报讯为切实推进创建广东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工作,提高食品安全应急处置能力,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安全,近日,揭西县...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