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乌桥打工的日子

汕头日报 2018-12-01 08:18

● 纪明远

乌桥岛是汕头一处历史比较久远的老城区。上世纪5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我家曾在与乌桥岛相邻的福合埕一带居住。光阴荏苒,近半个世纪过去了,环绕着乌桥岛四周的建筑物绝大部分已被改造更新,渐渐散发着现代都市的气息。但始终不变的是我心中对乌桥岛的情愫,我在乌桥岛生活那些日子的斑驳记忆历历在目。

上世纪60年代初,我国接连三年遭遇严重自然灾害,国民经济出现暂时性困难,市场物资匮乏。1962年,我刚读小学五年级,父亲老家揭阳的一位亲戚腌制了一瓮瓮咸菜,通过水路运载至汕头,存放在乌桥岛北海旁路石篱尾一户人家,打算进乌桥市场销售。

元旦过后,学校放寒假,我自告奋勇帮亲戚卖咸菜。首先必须学会读秤星看秤子,至于算钱则难不倒我,毕竟我的算术还不错呢。每天拂晓,寒气逼人,我兴致勃勃地随亲戚直奔乌桥市场。市场平日从早到晚,熙来攘往,一派繁忙。逢年过节更是热闹非凡。来到市场先物色摊位,我备妥销售工具,运载货品的事则交由大人操办。起初我只负责收钱。后来,耳濡目染,我渐渐熟悉销售过程的要领,也上场当起“主角”,销售、收钱一手包。那时不像现在有橡胶手套护手,天气寒冷,手长时间浸泡咸菜水,常常冻僵皴裂。那时装咸菜通常用竹壳,稍不留意手会被划伤割伤,至于刀伤则更是司空见惯的事。一直干到春节前夕,在近一个月的日子里,我既见了世面,学了点小生意经,也积攒了一点钱供新学期缴纳学费。

1962年底,市区的同平、公园两行政区恢复建立劳力介绍所,将部分家境困难的劳动力组织成立劳动服务队伍,根据需要适时统筹安置他们临时就业。当时的乌桥岛集中了包括罐头厂、面粉厂等在内的不少国营工厂企业。上世纪60年代中期后,随着“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政策进一步落实,也为具有潮汕本土特色的农副产品出口带来了契机,出口量与日俱增。出口的农副产品有柑、菠萝、荔枝、刀豆、家禽等,这些农副产品除个别可外加工包装初级产品出口外,大量的需要把初级产品加工后制成罐头出口。加工出口任务集中交由罐头厂完成。因此,每年在这些农副产品收成旺季,罐头厂根据需要会吸收大量“季节工”进厂。1967和1968年,学校停课,我在家无事可做,成了闲散劳力,居委会先后安排我临时进罐头厂和面粉厂工作。在罐头厂,加工的农副产品因季节而异。青柑剥去皮后掰成片,再挑掉柑丝,秤定量装入罐;菠萝削掉皮挑净目,机控脱去芯,刀切成片,秤定量装入瓶;荔枝剥去皮挖掉核,秤定量装瓶;刀豆去两头撕边丝,再洗干净;家畜主要是光鸡和光鸭,钳夹拔毛,剖腔去脏腑及杂骨,刀切块状。在面粉厂,主要活儿是登上五肚木船,将船舱和甲板上的小麦装入大麻袋后捆缚紧,交由吊车吊上岸,卸到板车上。时而也被安排在岸上将装满小麦的板车拉进厂内仓库。那时做工基本以日计酬,根据工种或劳动强度定酬,每天收入一块钱左右。钱虽少却为家庭生活解了燃眉之急。

断断续续在此两个厂当“季节工”,合计一年有余。这些日子有欢笑也有泪水,有收获也有失落,更多的是快乐和幸福。这段生活经历让我了解了世态,懂得了人情世故,体味到生活的艰辛和乐趣,也得到了历练。

新闻推荐

龙尾镇妇联组织开展亲子志愿活动 营造“人人关爱家园”氛围

孩子们认真捡拾草丛中的垃圾。通讯员摄本报讯(记者林漫玲)为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的文明意识,营造人人参与环保,人人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