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护航 中海油LNG接收站对外开放“第一船”到岸
本报记者綦宇惠来报道
10月24日,进口LNG窗口期交易首期试点——中海油粤东LNG接收站,迎来了中国LNG接收站公平开放后的第一条运输船。
这艘名为GaslogSingapore的LNG船,在24号上午10时缓缓驶入接收站。船上载有振华石油和龙口胜通能源海外购买的澳大利亚LNG,在中海油运营的接收站进行卸货。
在中国管网设施的开放历史上,此前所有的动作,基本都停留于政策的储备和信息的公开上,即便有部分开放,也远未达到“商业模式”的探索阶段。这条船的到来,不仅意味着持续数年基础设施公开真正进入实质操作层面,也为未来的继续开放提供了可借鉴的先例。
当天上午,来自中海油气电集团、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和相关公司人士,在粤东LNG接收站举行了LNG接收站公平开放研讨会。
会上,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监事会主席郭旭就评价称,今天到岸的这艘船,可以被认为是真正的“破冰之船”。“开放的先例有很多,但是通过公平竞价出现的基础设施开放,这是第一例,所以说,可以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公平开放。”他说。
中海油气电集团副总经理金淑萍则表示,中海油气电随着近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排名前三的LNG进口公司。而在对于行业的思考上,她认为通过资源的共享,才可以帮助中国LNG行业越做越大。
“未来,中海油还将投资近2000亿元,用于LNG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她说,“开放共享共赢就是我们的理念,会让我们持续去创新。”
商业模式创新
此次,中海油所使用的商业模式,是其和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合作探索出的全新模式。
作为首例拍得窗口期的公司之一——振华石油总经理王粤涛表示,进口LNG窗口一站通产品的推出,使得LNG国内外联动的现货贸易成为可能,由此带来的价格发现作用将帮助国际供应商更理性地制定价格策略。
这一模式推出后,也得到相关监管部门肯定,也为下一步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提供了借鉴。
为了使窗口期拍卖更为顺畅,中海油气电集团贸易分公司,从今年四月开始就进行了相关工作的筹备,创新性地推出了进口LNG窗口一站通商务模式。
具体来说,在上游采购合同方面,竞价窗口期成功的客户,可以从国际市场自采或委托中海油进行资源采购,并由中海油完成报关、报检的工作。
在中间环节方面,利用还有窗口期以及生产运行团队,协调各接收站的使用和资源调配优势,同时还可以由中海油委托接收站代加工。
市场销售方面,中海油销售给指定客户整船的货物,而客户可以在提货期期间,按照提气计划在中海油旗下全部接收站皆可完成提货。
同时,调整经营模式,搭建共享平台,利用中海油LNG接收站沿海整体布局优势,统一向第三方提供窗口及中间环节的线管服务,搭建接收站共享、公用平台。
中海油气电集团贸易分公司副总经理武洪昆24日告诉记者,目前中海油可以实现一地卸货,多地提货,未来将会逐步开放,形成多地卸货、多地提货的服务。
从此次窗口期交易来说,上述GaslogSingapore将把全部货物在粤东接收站卸下,而振华石油和龙口胜通则可以自主选择在提货期内的其他LNG接收站,进行等热值提货。
政策护航“保供”
对于基础设施的公平开放政策,从2014年开始就已经陆续出台。近两年,随着国内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持续推进,天然气供需关系出现紧张局面,国家密集出台关于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平开放等有利于提高天然气保供的相关政策。
其中,比较关键的政策,一个是去年多部委联合发布的《加快推进天然气利用的意见》,要求推进LNG接收站开放试点;一个是今年《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监管办法》,目前已经结束公开征求意见阶段。
据悉,该监管办法的细则目前正在紧锣密鼓的敲定当中,预计在今年底将会有更进一步的消息。包括此前盛传的国家管网公司的组建等,政策的保驾护航让LNG接收站开放趋势愈加明朗。
而从行业角度看,LNG接收站开放已经初步具备实施条件。今年上半年,进口LNG32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58%;全国天然气供应同比增加202亿立方米,进口LNG占增量的57%。
目前,全国在运行的LNG接收站有19座,其中绝大部分都在三桶油手中。在长期的接收站建设中,三桶油不仅承担了大量建设费用,也承担了早期较高价的“照付不议”长期LNG贸易协议。
“因为之前市场规模相对较小,三桶油自己无法完全消化这些协议量,但是随着市场不断扩张,目前已经具备了把这些协议量消化的基础。”24日,一位业内专家告诉记者。
他认为,通过市场机制分摊这些协议量,为接收站未来真正公平公开公正开放创造了条件。而对于中海油来说,目前已经形成了东部沿海LNG接收站串联式布局,各接收站之间将实现无缝连接,快速跨区域的资源整合调配成为可能。
新闻推荐
惠来县文广新局联合华湖镇举办专题文艺晚会 以文艺形式揭毒品危害
本报讯为营造浓厚的禁毒宣传氛围,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禁毒意识,近日,惠来县文广新局、华湖镇联合在该镇东福村举办主题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