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热映引反思,理财师剖析常见理财误区 保险配置要先大人后小孩
□ 本报记者陈文兰 通讯员 林佩纯
《我不是药神》火了,首周末票房突破13亿。而跟随《我不是药神》火的是民生话题“重疾险”。那么,家庭商业保险应该如何配置?记者为此走访相关理财师。
科学进行家庭资产配置,有计划地理财,能给生活多一份保障。除了收益以外,风险防范也是我们在理财时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采访民生银行揭阳分行营业部理财经理黄玉云时,她第一句话就问,“前阵子特别火的《我不是药神》您看了吗?”记者立马知道,黄玉云是想借此分享有关医疗保障的故事。
“风险面前人人平等,为什么我们一定要让自己处于被动的局面?”黄玉云说,在很多人印象中,商业保险是高收入人群的专利,中低收入家庭没有能力拥有,这是误区!黄玉云表示,在中、低收家庭的理财配置中重疾保险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配置。高收入家庭一般能承受大额的医疗费用,中低收入家庭风险承受能力低,更容易陷入困境。与高收入人群相比,中低收入者面临更大的教育、养老、医疗、购房等现实压力,注重财富增长的同时更要做好风险的防范与对冲,保险就是对冲风险的最优金融工具。更何况,保险规划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是个动态的过程,可以在能承受的经济范围内合理规划,之后再慢慢增加。
在营业厅内,记者遇见正在办理保险业务的肖先生。“一直以来,总觉得小孩是重点保护对象,才需要买保险”,肖先生说,看完《我不是药神》后没几天就给自己系上了“安全带”。“我小孩才8岁,夫妻二人上有老下有小又要供车供楼,真是病不起啊!也不得不防范某些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说起买保险,肖先生感慨颇多。
像肖先生这种看了电影后,引发人生长远思考和规划的人不在少数。“家庭的保险规划一定要以家庭作为整体来规划”,黄玉云指出,有些家庭在小孩的保险支出非常高,这其实也是误区。保险配置“要做到先大人后小孩,先顶梁柱后其他人”,黄玉云说,家长才是孩子最根本的保障,如果孩子生病了还有父母来照顾,但父母的身体状况亮“红灯”时,不仅是孩子,整个家庭都要承担巨大的损失。
保险作为一种风险转移的工具,用低保费撬动高保障,让一个家庭拥有抵御风险的能力。然而,一些人在购买保险时,更倾向于年金、分红等储蓄理财型保险,保障型保险占比较低。“每个人家庭背景不同,有不同的选择”,黄玉云建议,家庭保险规划中应首先考虑保障型保险,夫妻双方可以选择期交的重疾险,搭配消费型的医疗险,孩子也可如此搭配,通过保障型保险的配置对冲家庭成员因疾病和医疗产生的财务风险,在此基础上再开展储蓄和理财计划,是比较健康科学的理财方式。
新闻推荐
□林伟光近期,汕头市各界正在学习、贯彻省委书记李希莅汕调研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把汕头建设成省域副中心城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