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城藩相第石鼓里

揭阳日报 2018-07-25 13:48

藩相第石鼓里。林筱屏 摄

□孙锐卿

沿着榕城北环城路一直走,内外护城河并列流淌,河两边植满的绿树成阴。到了八社双灰埕的河段对面有一个“踏头”,这里的内城河边有一块湿地。站在湿地边往东看,在湿地前面的大池东面有一座气宇轩昂的大屋,这就是石鼓里。

据《浅谈潮汕李姓源流》一文介绍,李姓早期入潮的揭阳城石鼓里先祖李仲昌,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带领族人从福建莆田(今梅林、石俊二村)迁至今揭阳之渔湖和美村,务农为业。第六世祖李勤于元末北上从军,投朱元璋麾下,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李勤被视为明朝开国之臣,更因沙场上护送马氏皇后秀英之功,敕封为藩相之职,建相府于金陵(今南京)南门。后李勤又得赐揭阳城北门土地一块。

又根据元顺林氏族人与李氏族人介绍,当时李勤的赐地应该是北从廊下孙起南到元长,中间两座祜记祠堂与破门楼郑的土地应该在封地之内,这只是猜想。东到内护城河,西到韩祠。这是城里一块黄金宝地。李勤在家乡得到这块地皮,很是高兴。请名师规划设计,决心在这建一座较高规格的大屋,以福荫子孙。

经过一段时间准备,李勤于洪武元年(1368)开始建藩相府即今石鼓里。在1986年申报揭阳为历史文化名城的资料中,可以看到当时石鼓里的平面图。石鼓里占地面积4.73亩(313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914平方米。面阔九间,整个建设结构应该是仿潮汕古建筑的“百鸟朝凤”的建设布局。鎏金门匾书写“藩相第”。藩相第因其主人姓李,又属朝廷官员,其府第建筑大门两侧可以享受摆放石鼓而非石狮的待遇,故而世人俗称该第为石鼓里(李)。此石鼓与其他不同,石鼓与大门柱子、门斗相连。让整个大门坚固无比。大门前有落马石一块,显示府邸的尊贵。踏进大门,原在门楼里有二度门,此门有左、中、右三门,平常族人出入走左右门,有贵重客人开中门,现已拆除。二度门门楼进去有一个好大的灰埕,龙虎边各建有两小座房子,每座有房6间,天井一个,天井种树植花。石鼓里(李)的建筑特点还在于其中厅特别宽敞,共有21条钩缝瓦脊,总宽6.5米,中厅下檐石也比普通的祠堂建筑长得多,共有8.48米。难能可贵的是大厅、中厅的梁柱,是当时从泰国运来的盐木,如今坚实的盐木承载600多年的大屋,依然风姿绰约,可惜火巷16间从厝历经岁月洗礼已经危在旦夕,破损的房间盼望维修。石鼓里的后阴与主座相隔有一个大天井,火巷从厝与后阴房间相连,后阴有五个小天井、两个厅面、24间房间,是潮汕古建筑少有的大屋后阴。

石鼓里积淀的历史人文从大屋的联匾中可窥见一斑。大门写着“父子藩相”的牌匾,这是因为石鼓里创建者李勤为明朝开国功臣之一,被封为藩相之职,后其子李近川在朝为官,颇有政绩,也被封为藩相之职,因而石鼓里牌匾能写“父子藩相”。与“父子藩相”牌匾相呼应的是中厅一副对联,写着:“父藩相,子藩相,父子藩相;祖敕封,孙敕封,祖孙敕封”的联语。牌匾与对联昭示石鼓里先人的荣耀。石鼓里有门联云:“莆田古居迁揭岭,和美衍派分榕埠。”此对联揭示石鼓里的根源,祖是福建莆田,移居渔湖和美村,让李氏子孙不忘出身,铭记历史,发扬光大。

新闻推荐

榕城一青年几年前高考失利与军校失之交臂,大学毕业后应征入伍,在部队中考上军校终圆梦想 军旅之路 收获之路

吴伟鑫在军校中积极参加训练。图片由受访者提供□全媒体记者林宝凤通讯员张有军对于吴伟鑫来说,他的军旅之路...

 
相关新闻